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房屋買賣糾紛找誰

房屋買賣糾紛找誰

發布時間:2020-12-23 23:35:04

① 房屋買賣合同屬於什麼糾紛

屬於經濟糾紛。經濟糾紛包括合同糾紛和侵權糾紛,此屬於第一類——合同糾紛。

經濟合同糾紛,如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都屬於此類;如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侵權糾紛、所有權侵權糾紛、經營權侵權糾紛等則屬於侵權糾紛。

出現此類的糾紛可以通過訴訟、仲裁和行政復議等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

(1)房屋買賣糾紛找誰擴展閱讀:

避免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幾項注意事項

1、看是否有預售許可證:只需要到房地產管理部門核實預售許可證真假即可,無預售許可證對外銷售的,購買時都有隱患,存有不安全因素。

2、看合同中的土地性質:現在很多開發項目的用地雖然是出讓用地,但由於是綜合或者商住,導致土地使用年限不是70年,甚至有些只是40年。

3、看清楚房屋用途:現在有些對外銷售的房屋雖然和住宅一樣,但用途為公寓。關於公寓的界定,目前不是很明確,因此為了孩子入學購房的這點要特別慎重。

4、物業也不能忽視:在簽訂商品房合同時會與前期物業公司簽訂物業服務合同,由於開發商與前期物業公司關系一般比較緊密,物業公司的聲譽,以及物業合同中的很多約定,也要仔細閱讀。

5、車庫和地下室或者閣樓的約定:在合同簽訂時候,有時候開發商會答應給業主贈送車庫或者儲藏室、閣樓,這些約定一定要寫入合同,口頭承諾的東西往往因為缺乏證據最後不了了之。

6、面積的約定:這是目前糾紛最多的情況,主要是大家都認為簽訂合同後,面積差距超過3%的,可以不用付費,實際這是錯誤的。在這里如果和開發商有約定,先遵照約定,無約定再按照規定執行。開發商往往在簽訂合同時和購房人進行約定,約定以有資質的測繪部門出具的面積為主。

② 小區糾紛該找誰各位業主需注意!

在小區發生糾紛時

到底誰才是責任方

物業

業主

還是開發商

還在傻傻分不清?

別急!今天一文講清楚

01

告錯了!

房屋漏水要找

物業

若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違反有關物業合同的約定,或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就小區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發生爭議的,其爭議解決對象為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

此類糾紛最常見的

就是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對象一般為

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

01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即當事人就達成的物業服務企業向業主提供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服務的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糾紛。

02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人在物業服務區域內,為業主提供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業主支付物業費的合同。

02

物業服務內容通常包括?

實踐中,物業服務的內容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約定,通常指一棟住宅樓中業主、物業使用人共用房屋的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梁、板、柱、屋頂等,此外還有樓梯間、通道、專用房間、外牆面、屋面防水、樓內自行車存車庫等。

概括來說就是安全保衛,公告設施、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小區環境衛生保潔,公共區域綠化,防水工程等。

02

又告錯了!

樓上吵鬧要找

業主

當業主之間因相鄰用水、排水,通行,土地、建築物利用,通風,採光、日照,污染侵害,損害防免等情況發生爭議的,其糾紛解決對象應為作出相應損害行為的業主。

此類糾紛主要

基於業主之間的相鄰關系

所產生的相鄰權糾紛

01

什麼是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指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用益物權人或佔有人之間在行使該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用水、排水、通行、通風和採光等行為而相互間給予便利或接受限制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02

業主之間有什麼義務?

根據法律規定,各業主之間負有互相給予對方相應生活便利或為方便對方而接受一定限制的義務。

相鄰關系要求各業主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他人,不能因此作出損害其他業主利益的行為。

03

還是告錯了!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要找

開發商

涉及房屋質量或房屋買賣合同所約定的事項違約的,應當與合同相對方(一般為開發商)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類糾紛最為常見的

是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即當事人之間因

訂立、履行、變更、終止

商品房買賣合同

發生的權利義務糾紛

01

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約定哪些責任?

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買受人與出賣人(一般為開發商)會就房屋的坐落、位置、交付標准等作出約定,且合同應當載明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價格、交付日期、質量要求、物業管理方式及雙方的違約責任。

02

有無相關法律規定?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

第三十一條

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購買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質量監督單位申請重新核驗。

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買人有權退房;給購買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是不是還有點迷糊?

一句口訣來分清!

公用部分物業管

家裡私用自己管

買賣合同開發商管

你清楚了嗎?

趕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來源:晉中法院

發布:中國經貿融媒體中心

責編:小 敏

③ 房屋買賣糾紛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嗎,需在請律師嗎

搜集證據,協商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其兒子雙倍歸還定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④ 房屋買賣糾紛可以到房產管理部門投訴

房屋買賣糾紛復可制以到房產管理部門投訴,調解不成,到法院起訴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起訴和受理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⑤ 房屋買賣費用糾紛,怎麼辦

因為你已住三年多開發商才提出此問題,開發商主張很有可能因已經過訴內訟時效而喪失了勝容訴權。
根據《房屋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十四條 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⑥ 遇到房屋買賣糾紛,想找律師咨詢一下

房地產律師靳雙權作為從業十餘年的資深房地產律師辦理了大量房地產糾紛案件,積累了大量辦理房地產案件的經驗,現在房地產律師靳雙權將這些案件改編為房地產糾紛案例,如果和你正在經歷的糾紛相似,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本案件是一起騰退房屋的案件,現在我把這個案子改編為案例的形式,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全部使用化名) 一、原被告訴求 原告訴稱:2015年10月21日,原告與被告簽署了《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同日,原告與被告北京林家房地產公司簽署了《補充協議》。約定:被告所售房屋坐落於某區627號號,房屋成交價格為一千萬元,原告當天向被告支付購房定金人民幣一百萬元, 2015年11月17日支付購房款四百萬元,2015年12月21日過戶,並且支付購房款五百萬元;被告應當在過戶當天將房屋交付給原告。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簽署後,原告依約當天向被告支付了定金一百萬元及中介服務費。付款後中介機構北京林家房地產公司安排原被告雙方辦理網簽手續,原告立即按要求准備齊相關資料,被告卻一再拖延,使無法辦理網簽手續。由於被告原因,原告提出辦理網簽的同時當面交易,網簽時原告可立即支付購房款四百萬元,但被告仍拒不網簽。被告已構成違約,現為維護個人合法權益,原告特訴至法院,要求判決被告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協助原告辦理房屋網簽手續及過戶手續,交付房屋。 被告辯稱:同意繼續履行合同,同意為原告辦理房屋產權手續、交付房屋,但是原告要求被告不按照真實的房屋買賣合同的價格一千萬元進行網簽,而是要按照四百五十萬元進行網簽,被告不同意,被告要求按照真實的房屋交易價格進行網簽。原告為了避稅,在讓被告簽訂陰陽合同,被告認為要承擔法律風險。不同意違反法律規定去簽訂網簽合同。 二、審理查明 2015年10月21日,原告與被告經北京林家房地產公司中介簽署了《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約定:被告所售房屋坐落於某區627號,房屋成交價格為一千萬元,原告於簽訂合同當天向被告支付購房定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原告於2015年11月17日向被告支付購房款四百萬元,原告於2015年12月21日過戶當天支付購房款五百萬元;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九十日內甲乙雙方向房屋登記部門辦理該房屋的權屬轉移手續;被告應當在過戶當天將房屋交付給原告。買賣合同約定房屋成交價格為一千萬元,房屋凈價四百五十萬元,其他費用共計人民幣五百五十萬元,買賣雙方一致同意按照房屋凈價交易。 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簽署後,原告依約於簽訂合同當天即2015年10月21日向被告支付了定金一百萬元。付款後中介機構北京林家房地產公司安排雙方辦網簽,原告准備齊相關資料,被告因中介公司提供的網簽合同上載明的房屋價款為四百五十萬元,不同意按照該價款簽訂網簽合同,原告亦未向被告支付購房款。訴訟中,原告於2015年12月16日向被告匯款四百萬元購房款。 三、判決如下: 1、原告李琳琳與被告胡麗靜繼續履行《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 2、原告李琳琳給付被告胡麗靜剩餘購房款五百五十萬元。 3、被告胡麗靜於按照一千萬元的房價款配合原告李琳琳辦理過戶手續。 4、駁回原告李琳琳其他訴訟請求。 四、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點評 資深房產律師靳雙權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依法簽署的房價為一千萬元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但雙方之間簽署的房屋凈價款為四百五十萬元的補充協議,是雙方為了避稅而簽訂的,該協議約定的房屋價款並非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現被告表示同意履行房屋買賣合同,拒絕按照四百五十萬元的房價進行網簽,只同意按照一千萬元的價格辦理網簽、過戶手續,於法有據。

⑦ 關於房屋買賣糾紛仲裁

我覺得吧,過戶標志著交付,合同就結束了。至於占著不搬可以不按照買賣合同的爭議處理約定,完全可以直接起訴。要求騰退房屋並支付佔用期間的房租

閱讀全文

與房屋買賣糾紛找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