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5-09-06 11:37:50

Ⅰ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還需要資質嗎

需要,不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需要不同資質。

1、用於企業融資、對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核准備案制,不需資質)

此類研究報告通常要求市場分析准確、方案合理、並提供競爭分析、營銷計劃、管理方案、技術研發等實際運作方案。

2、用於銀行借款申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核准備案制,不需資質)

商業銀行在借款前進行風險評估時,需要項目方出具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於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內銀行,該報告由甲級資格單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組織專家評審部分銀行的借款可行性研究報告不需要資質,但要求融zi方案合理,分析正確,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請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資金 、注冊時往往也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該文件類似用於銀行借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註:上述兩點有的銀行要求資質,有的銀行不要求。一般建議附上資質的報告,這樣更有說服力,顯得更專業。)

3、用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計委)立項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核准備案制根據項目大小、呈報單位、是否需要政fu資金等情況而定)

此文件是根據《行政許可法》和《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而編寫,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立項的基礎文件,發改委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核准、備案或批復,決定某個項目是否實施。另外醫葯企業在申請時也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

此類可行性報告是否需要資質,根據所呈報的單位、項目大小、是否公共建設項目、是否申請政府資金投入等因素而定。

4、用於申請進口設備免稅(審批制,需資質)

主要用於進口設備免稅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辦理中外合資企業、內資企業項目確認書的項目需要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5、用於境外項目核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制,需資質)

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國外礦產資源和其他產業投資時,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報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或省發改委,需要申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境外重點項目信dai支持時,也需要可行性研究報告。

總的來說,不需資質的沒必要蓋章,因為蓋資質章,相比不蓋資質章的可行性報告編寫價格相差很大。所以,建議大家在做報告前要結合實際綜合考慮。

拓展:

主要內容

各類可行性研究內容側重點差異較大,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投資必要性。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以及有關的產業政策等因素,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

2.技術的可行性。 主要從事項目實施的技術角度,合理設計技術方案,並進行比選和評價。

3.財務可行性。主要從項目及投資者的角度,設計合理財務方案,從企業理財的角度進行資本預算,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進行投資決策,並從融資主體(企業)的角度評價股東投資收益、現金流量計劃及債務清償能力。

4.組織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設計合理組織機構、選擇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等,保證項目順利執行。

5.經濟可行性。主要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項目的價值,評價項目在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增加供應、創造就業、改善環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例如:

首先,從經濟效益上講,而本系統的開發,為統計人員工作效率帶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第一,本系統的運行可以代替人工進行許多繁雜的勞動;

第二,本系統的運行可以節省許多資源;

第三,本系統的運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統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其次是,從所需投入來講,對於一個中小型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來說,他的投資成本是十分的低。應該不會超過5000元。

所以,此系統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6.社會可行性。主要分析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包括政治體制、方針政策、經濟結構、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婦女兒童及社會穩定性等。

7.風險因素及對策。主要是對項目的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法律風險、經濟及社會風險等因素進行評價,制定規避風險的對策,為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Ⅱ 什麼是可行性報告

可行性報告是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企業投資新市場、新產品或改變經營策略的依據,是企業內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的工具.是評估項目風險與回報的最初級文件,是對投資者的第一份承諾書。即使在計劃經濟年代,可行性報告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企業上項目,要資金的關鍵文件,但是很多案例告訴我們,企業把項目拿到手之後,可行性報告就失去了意義,項目的結果和成敗往往無人負責。進入市場經濟之後,很多國有企業還在沿用老思想、老方法去准備可行性報告,而一些民營企業則根本不去管什麼可行性報告,憑感覺做決策。應當說,沒有可行性報告:企業憑借領導人的聰明才智也可能成功,產品也可能暢銷,但是只能碰運氣,而非長久之計。那麼可行性報告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簡而言之,可行性報告是為了減小企業的投資風險,提高決策的成功率。

從筆者閱讀過的幾份可行性報告來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是可行性報告強調為什麼要上該項目,但忽視詳盡的實施計劃和如何實現;二是可行性報告中宏觀的、模糊的數據多,而微觀的、具體的數據少,很難評估與判斷;三是沒有或很少量化的衡量標准和責任分配,成敗難辨;四是市場預測過於樂觀,對「不測風雲」認識不足;五是對環境、市場、用戶特別是競爭對手的動態和可能的變化評估過粗,難以做到知己知彼。當然極個別企業把市場潛力當做市場規模,或把市場規模作為企業的市場目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