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化解村民糾紛

化解村民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22 13:44:09

❶ 農村鄰里糾紛,如何解決

類似糾紛在農村很常見,是民法中的相鄰權問題,但處理起來很復版雜,我僅是從理論權上提供一下思路。 如果鄰居是在自己宅基地上澆注水泥和建圍牆,是可以的,但不能侵害到他人的相鄰權。也就是說,如果鄰居的行為導致你的必經之路無法通行,那麼法律上是不支持這種行為的,因為這侵害了你的相鄰權,你可以請求法院,要求鄰居停止侵害、排除妨礙。這其中復雜的就是,你要求的通行,是開拖拉機通行,這就牽涉到是否必要等的認定,這個我不好說。還有他們把地澆的高於路面時,如果影響到你的通行權、排水權,或者造成水流因此向你家倒灌,都是可以要求排除妨礙的。 村委會的調解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有助於鄰里關系的良好維持,但這不是必經之路,如果村委會堅持不調解,並且鄰居的行為確實侵害了你的相鄰權,那麼可以考慮向法院起訴。

❷ 農村村民與村委土地糾紛問題,該怎麼辦

因為之前農村土地管理上的疏漏,如今導致一些農民之間的土地存在一定的糾紛,那麼一旦土地歸屬權出現糾紛之後,農民們要如何化解呢?具體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解決?

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辦法

1、相互調解

農村土地出現糾紛大多是同一個家庭成員之間較為常見,親戚之間出現糾紛的話,首先就是相互協商調解,也有的找自己家族裡面比較有威望的老人來裁決。如果不是牽涉到很大利益的土地糾紛,一般的通過家庭內的和解都能解決,畢竟都是自家人也比較好說話。一般一個村裡的人都有點沾親帶故的,所以調解起來一般也比較容易。

2、村委會調解

如果是相互之間調解不了的土地糾紛矛盾,這個時候農民們一般都會找到村委會來調解。因為農村土地的分配就是村集體進行的,所以對農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了解比較清楚,而且村幹部對村裡各農民家裡的情況也都比較了解,處理村民之間的矛盾也很有經驗,因此在農村調解土地糾紛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3、縣市仲裁

如果村一級的委員會無法解決農民之間的土地糾紛問題,那麼農民們還可以向更高一級的縣市申請仲裁。我國有專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其中就明確規定了農民土地出現糾紛之後仲裁的具體流程及方式。如果農民們需要申請仲裁的需要提前了解這部立法,對仲裁的具體形式以及內容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現在隨著農村各項立法的不斷完善,農民的各項權益也有了更好的保障,如果這些方式都不能讓農民們滿意,最後農民還可以對仲裁的結果進行上訴,提升到司法的高度,進一步維護自己對土地的合法所有權。

❸ 關於基層派出所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的問題

矛盾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
⒈少數群眾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一些人不能積極轉變觀念,依法、依程序積極反映問題和困難,而是用違法亂紀的手段去破壞、阻擾各項建設發展。少數人錯誤地認為要解決問題靠正常秩序反映解決不了,只有把事情鬧大了才能得到黨委政府重視,才能解決問題,抱著小農意識中的「愛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傳統觀念,不分青紅皂白,動輒就鬧,以蠻橫無理來對抗改革發展。一些農民群眾為謀取經濟利益最大化,其行為超越法律、規則和道德約束,為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擇手段給黨委政府施加壓力。
2.各級幹部依法行政水平低下。農村基層幹部專業結構單一,幹部依法行政水平較低。尤其是村一級幹部參加政策理論學習不夠,對法律法規知識掌握運用不夠,處理問題時主觀因素影響大,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在群眾中失去了信任,一旦群眾對立情緒升格,極易引起共鳴,導致群體性事件發生。
3.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因國家大型項目的實施、地區相關政策的調整等,相關政策宣傳不到位,沒有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使群眾產生抵觸心理,一旦到別有用心的人煽風點火,很容易形成群情激奮,釀成群體性事件。另外,全民法律教育沒有得到普及,群眾法制觀念淡薄,法律意識差,一旦遇到自身權益受到侵犯,少數群眾不知道去用法律手段解決,只想一味蠻干,問題得不到解決,就聚集起來上訪、鬧事。

❹ 村民糾紛如何處理

能不能說詳細點來啊?處於何種原因自,是誰先動手的,他有沒說是防衛過度,造成的誤傷等等,這些搞清了,如果對你們有利,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或請求派出所調解;如果是你們村民的可自行調解,向鄰村村民道歉,請求村委會原諒,並付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等等

❺ 如何化解村級矛盾糾紛

現在的農村矛盾越來越多,主要是經濟糾紛,土地糾紛,以及各種利益的分歧很大,也很難處理,這就需要好的村官,公正無私,具有奉獻精神,而且還要有一定的管理和協調能力!

❻ 村民矛盾糾紛怎麼解決

協商,有的村民認識不夠,要有耐心,一次調解不了,就兩次,三次,我們村有兩家老吵架,村主任協商了十幾次,他們還是吵,沒辦法,有的人認識低,一時半會改不了,只能慢慢來,隨著時間,糾紛就會淡了

❼ 村干怎樣做才能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全村和諧穩定

哪裡疏導化解矛盾的工作做得好,哪裡農民的情緒就順,社會秩序就好,經濟發展就快;否則相反。農村矛盾糾紛都有一個醞釀—發展—激化的過程,要從源頭抓起、從根本抓起、從全社會抓起、從平時抓起、從預防抓起、從調解抓起,「宜疏導不宜堵壓、宜化解不宜激化」。村干及新農村指導員要「敢於面對矛盾、走進矛盾、化解矛盾」,在深入調查研究,不斷掌握社情民意,分析矛盾糾紛隱患點的基礎上,從群眾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做起,通過說服教育、思想引導、心貼心溝通等多種方式,全力督促和協助村幹部,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及時排查化解農企利益紛爭、征地拆遷、林權糾紛等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涉及面廣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和諧村鎮、和諧村組、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引導農民群眾依法維護權益。

(一)抓好宣傳教育,營造輿論氛圍。廣大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要防範和糾正鬆懈、麻痹和應付的思想情緒,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超前介入,預測工作走在預防前,預防工作走在調解前,調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方針,在駐村工作、生活期間,注重拉近同群眾的距離,廣泛宣傳農村「最為適銷對路」、最為實用的《婚姻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交通安全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將和諧穩定的家庭觀念、誠實守信的履約觀念、關愛生命健康的人文觀念入腦、入心。多宣傳群眾已經感情認同、理論認同的理念——冤家宜解不宜結,多宣傳協商解決糾紛、調解化解矛盾的功效好處,並且樂於接受、在實踐中認同人民調解,使之成為農村發展的「助推器」,成為維護穩定的「減壓閥」,成為農民群眾的「連心橋」。

(二)抓好制度建設,完善民主管理。積極組織村組幹部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制度的學習會和存在問題的分析會,幫助村級組織完善村務、財務相關管理制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努力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一事一議」制度;近年來,瀘西縣「紅色股份」、水果權證抵押貸款等各項惠民便民政策相繼試點、推廣,廣大指導員要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站在減少矛盾糾紛阻礙、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疏通相關政策施行道路,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加快推進各項便民服務措施的落實,促進基層幹部依法辦事、照章辦事,協調村內各方關系,健全和執行好村規民約。

(三)抓好鄉村治理,創建和諧鄉村。廣大新農村指導員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組織村組幹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做法治建設的宣傳者、組織者、推動者,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法下鄉」活動,組織開展法治宣傳學習,倡導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秩序。依法依規做好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及時化解農企利益紛爭、征地拆遷、林權糾紛等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涉及面廣的熱點難點問題。發揮村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引導當地政府與村民、企業等社會組織之間建立溝通機制,為群眾提供參與公共決策的平台和機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四)關注熱點問題,及時化解矛盾。廣大指導員要在建設高原花園城市建設中加強調查研究,加強實踐鍛煉,加強思考總結,學會走百家路,說百家話,吃百家飯,辦百家事,充分發揮「先鋒隊」作用。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密切關注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山林糾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問題,做好群眾思想疏導工作,確保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深入、有序推進;妥善解決農村社會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消除農村不穩定因素,確保農村社會穩定。

(五)樹立法治權威,維護農民權益。面對面、心貼心,用嘴交流,用心溝通,正確引導群眾切實履行法定義務,正確享受法定權利,在心中培育法治意識。一定要實現從宏觀向微觀的轉變,把自己完全置於普通老百姓當中,變「空談」為「實干」,把工作重心轉變到辦好小事上來,辦好群眾期盼的事情,辦好群眾難以解決的事情。維護農民在土地、財產、就業、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權益;讓農民按自己的意願參加村委會換屆選舉,重視擴大村民自治范圍;完善與農民政治參與意識,不斷提高相適應的鄉村治理機制。

(六)關注弱勢群體,做好貼心服務。近年來,隨著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老人、婦女、兒童成為部分農村主要的留守人員,治安管理和防範上存在一定隱患。廣大新農村指導員在千方百計抓農村項目建設時,要高度重視農村社會和諧建設問題,關注留守人員,加強對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婦女、兒童服務與管理工作,提高其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確保其人身和財產安全;特別是對那些無人照顧或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要積極協調,完善相關政策,確保小問題不出大隱患。

❽ 關於村民之間的糾紛怎麼解決

民間都好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近門,想必大家都知道意思是說遠水救不了近火,有什麼事呢還是左鄰右舍互相幫助,幫忙,還是比遠親更為好一些,因此我們要重視與鄰關系,不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小事銘記於心耿耿於懷。與鄰居相處時間久了,就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一些糾紛,爭吵,這是大家在生活中最為長見的事情。我舉例說明村民發生糾紛大多為建房土地糾紛,孩童在一起玩耍引起的爭吵,還有就是些平時說話沒有分寸引起的鄰舍不和,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我在此就不一一道來了。回歸今天的重點,與鄰發生糾紛該如何去化解矛盾,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經驗。

以上我說到與鄰友好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和與鄰發生矛盾糾紛爭吵的一些事例,我個人認為與鄰相處更應該心胸寬廣坦盪,互利互惠,當然要懂的尊讓,人都是有血性的動物,更知道好壞與謙讓,人都是要禮尚往來,鄰居更是如此什麼事都是大家一來一往,與村民發生了糾紛,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該怎樣化解,讓雙方都能共贏,更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鬧的雞犬不寧,有的甚至還大打出手,搞的左鄰右舍如不能共同蓋天之仇似的,這樣是很不好的。鄰居就好比國與國一樣,要共同的去維護友好雙邊關系,有事了就一起商議解決。

❾ 如何村民調解矛盾糾紛

「村官」雖然不大,卻要「上管天下事,下管雞毛蒜皮」每天都會遇到許多矛盾糾紛。因此,調處矛盾糾紛是村幹部一項重要的經濟性工作,那如何調解各種矛盾呢?下面進行舉例分析:
1、如何處理家庭糾紛?首先要耐心聽、細心觀察、了解全面,其次是要公平、公正合乎情理的處理問題,學會考慮不周留後遺症。
2、如何處理宅基地糾紛?處理該類糾紛一定要秉公,一碗水端平,必要時可訴諸法律程序。在處理該類糾紛中,村委會就是要巧妙的抓住雙方都怕打官司、怕結怨的心態,因勢利導,最終促成和解。
村幹部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法依法,有理說理,靈和應變。總之,要以維護村民利益為前提,要以為民服務為准則,要以平息事端為核心,要以處理矛盾為根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糾紛妥善處理,使村民生活安定健康,使各村和諧穩定。
掌握和積累一些有效解決農村矛盾糾紛的方法和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把一些棘手的矛盾糾紛進行化解,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巧妙地利用這些工作技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農村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處理矛盾糾紛的步驟和方法,在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雖然不是很全面和科學,有待加以完善,但是具有一定是實用性。在實際處理矛盾糾紛時,我們要了解情況,因勢利導,方法得當,靈活運用,處理及時,就能有效地解決各種矛盾糾紛,減少矛盾糾紛的升級,從而密切與廣大群眾的關系,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❿ 農村矛盾糾紛有哪些

農村民間糾紛是人民內部矛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表現,以往的糾紛主體一般是公民、鄰里之間的糾紛,但現在糾紛的主體出現了村民與村幹部、村民與企事業單位、村民與政府及職能部門之間的糾紛日益頻繁。

原來的民間糾紛多出現在婚姻家庭、鄰里、債權債務、房屋等方面的矛盾糾紛,而現在擴展到社會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如:農村的亂集資亂攤派、土地第二輪承包、土地徵用、林權改革、生產經營性糾紛、資源開采利用、環境污染等糾紛。

(10)化解村民糾紛擴展閱讀

糾紛出現因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方面調整步伐加快,村民內部的利益關系的調整也隨之加快,社會矛盾也必然顯現出來。主要原因有:

1、農村村民法制觀念淡薄。農村基層,特別是邊遠山區,一些村民法制觀念淡薄現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具體表現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後,私人承包范圍擴大,為爭水、爭地、爭承包權發生矛盾後,不能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不是靠公力救濟,而是靠私力救濟,輕則罵、重則打、急則殺,有的僅為小孩吵架、家畜、林地等方面小事,斤斤計較,引起鄰里不和。

2、一些基層幹部對解決民間糾紛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沒有時間顧及民間糾紛問題;有的認為農村經濟工作才是「硬指標」,而解決糾紛問題是「軟指標」。

沒有把正確處理糾紛作為新時期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性來認識,沒有人人為發展經濟創造良好社會氛圍的來認識,沒有作為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來認識,只是滿足於開會、發文件,過於形式。

該協調的不協調,工作不及時、不主動、不到位、不落實,這種認識不到位,工作不主動,造成工作不落實的狀況是化解糾紛不力的主要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民間糾紛




閱讀全文

與化解村民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