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別案例---林木林地權屬爭議
原則上說,農村林地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經過個人與村集體簽訂承包經營協議,個人承包後擁有佔有、使用、收益和限制性處置權。關於限制性處置權,是本人個人理解,目前缺乏法律規定。家庭房前屋後林木屬於個人所有。在此之外林木,一般不能認為個人所有。歷史性遺留林木,農村公社化後,已經轉變為集體所有,個人通過承包經營取得用益權,沒有取得所有權。本案無法提供承包協議,根據實際現在的管理人應為承包經營權人,其他人慾否認現在事實,要提供證據證明,否則不能得到法律支持。若有搶占行為,權利人可先向村、鎮反應情況,也可請求鄉鎮成立仲裁組仲裁,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害林地承包經營權為由,請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② 糾紛調解案例
鄰里糾紛調解案例
在生活中鄰里糾紛往往是由於人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不夠,相互之間缺乏諒解禮讓,所產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區盤西組居民庄春花與庄永華就兩家相鄰巷子砌牆一事,發生了矛盾糾紛,雙方互不相讓,由口角很快發展到動手。庄春華說這條巷子經常有污水流淌,現在整治酷夏天氣炎熱,每天都會有陣陣惡臭散發出來,影響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於是庄春華未和隔壁庄永華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牆。這一下污水是進不來了,但引起鄰居庄永華的強烈反映:你怎麼有權隨便砌隔牆自己獨用?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嗎?雙方很快發生爭吵並動起手來,庄永華阻止庄春花繼續砌隔牆。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反映了情況,請求法律幫助。XX社區調解委員會給予了接待,並及時介入調解。調解人員先到現場勘察,並向其他居民和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庄永華說:「我也不是沒事找他家麻煩,這個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憑什麼把它圍起來?成了她一家的嗎?」社區調解人員針對庄永華提出的問題征詢庄春花的意見,問她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庄春花脫口說:「還能怎麼辦,他打我也打了,罵我也罵了,我豈不是白吃虧呀?現在誰怕誰啊!」調解人員嚴厲地說:「現在是法治國家,你說的是不對的。還有,舉國上下都在建設和諧社會,鄰里之間互動友愛是一種美德的體現。古人都曉得遠親不如近鄰,你們怎麼不明白呢」。並耐心開導她:「第一火氣不要大,第二要講法,第三要講德。你耐心地聽我講,污水引發的惡臭,影響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麼解決而不是什麼也不說就自作主張的忙活起來。還有違章砌隔牆有兩個不對:第一是違章,第二是占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設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為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但行為卻是違法的,要糾正。他雖然動手是不對的,但是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所以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協商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調解人員的耐心開導勸說,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一、圍牆南至前門小屋,北至庄永華房屋衛生間窗戶北側50厘米處,牆高不超過2米。二、北側圍牆盡頭處由庄春花安裝一扇門,庄永華同意在自家房屋牆上打一門栓插孔。門鎖鑰匙各人一把,出入時通知對方。三、建圍牆及門的費用由庄春花負責,所有權屬庄春花,雙方簽字後生效。
在社區平時生活中,鄰里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或多或少會影響著社區安定。其實鄰里糾紛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為雙方互不相讓,導致矛盾激化。鄰里雙方應當按照「方便生活,團結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相互間的通行、通風、採光、衛生、噪音和互不幹擾等相鄰關系。如給對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調解作為一種方便高效率、經濟實用的糾紛處理方式,在處理鄰里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調解委員會分布在我們城市的大街小巷,貼近我們的生活;人民調解工作人員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了解我們的生活。鄰里糾紛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於鬧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於鬧上法庭,而人民調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滿足了居民的需要,維護了鄰里關系的和諧和穩定,促進了社區的健康與文明,是基層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③ 林地合同糾紛,賠償糾紛
根據你的描述,贈抄送給丁的林地雖然沒有合同但贈與行為和事實已經成立,不符合《合同法》第192條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如果沒有相反證據證實,丁可以獲得賠償;至於丙方已經退出承包並且簽訂有協議,雖沒到村裡備案蓋章,但在三人之間有效,只要是真實意思表示,就是自行處分的行為,無權再要求賠償金,建議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委託當地律師處理。如果解決了你的疑問,請好評,萬事如意。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案件處理依據,具體情況網上說不清楚,不要追問,請在線下委託當地律師處理,自己擅自處理案件後果自負。
只接聽本地電話,外地當事人見諒,謝謝。
④ 原告有土地證、被告有林權證、雙方爭議的是林地、如何處理案件
林權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土地證你說得不太清楚,大概是個人與集體組織內(村或組)簽訂的容土地承包合同。
如果出現一地兩證,必有一個是錯誤的,需注銷(收回)。如何注銷(收回),涉及程序較多,一句兩句說不清楚,你也沒必要了解。反正需由有權機關(一般為原頒證機關)按法律規定辦理。
只要注銷(收回)其中一個,土地權屬也就清楚了。一般情況,哪個證在先就可能會以哪個證為准,後一個證應注銷(收回)。
⑤ 森林林木林地權屬爭議案件調解處理申請書怎麼填寫
常錢睢飄練由賈冒順旻貴鄞仝青豹滂崇灃祚幺屯
不一定。。
勞動合同案件時應先調解的。。勞動爭議案件就不一定了。。勞動爭議不一定就是合同關系問題。。
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下列6類民事案件時應當先行調解: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勞務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宅基地和相鄰關系糾紛;合夥協議糾紛;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
⑥ 地方鎮府是否有權處理林地侵權糾紛又是根據什麼條款
這個最低可以在縣級政府處理侵權糾紛。
<中華人們共和國土地法>
第五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⑦ 調解協議後侵權人再次侵權,如何追究責任
你可以再次起訴
並要求履行調解協議
要求對侵權行為作出判決
⑧ 甲乙雙方林地租憑合合同簽訂後,受到第三方侵犯甲方有權出來維護違法嗎
如果林地租賃合同經土地發包方認可,承租方可對權益受到侵害提出維權要求,出租方也有義務協助承租方處理相關事宜。
⑨ 關於非法佔用林地的案件
1、首先看是否達到刑事立案標准,如果達到刑事立案標准,以罰代刑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政處罰應予以撤銷,同時追究「某人」的刑事責任以及「林業主管部門」相關人員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15號)第一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林地,改變被佔用林地用途,在非法佔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作物、堆放或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業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規定的「數量較大,造成林地大量毀壞」,應當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非法佔用並毀壞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數量分別或者合計達到五畝以上;(二)非法佔用並毀壞其他林地數量達到十畝以上;(三)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數量分別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四)非法佔用並毀壞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量達到相應規定的數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量合計達到該項規定的數量標准。
2、如果達不到刑事立案標准,且林業主管部門嚴格依據法律規定實施處罰,那麼「某人」除應繳納罰款外,還應該在規定期限內將林地恢復原狀,就您所描述的情形來看「某人」並未恢復原狀。這種情形如果再實施一次處罰是違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