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銀行櫃面糾紛案例

銀行櫃面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2-07 07:56:20

Ⅰ 求銀行敗訴的案例

對一起有關流動資金貸款借新還舊的銀行敗訴案例分析;
一、基本案情
1997年8月6日,A公司因生產急需資金向銀行申請貸款10萬元,1998年8月5日貸款到期。由於A公司資金周轉問題,不能按時還款,1998年7月24日A公司向B銀行提出借新還舊,延長還款期限。為了降低貸款風險,B銀行同意借新還舊,並要求A公司對新貸款提供擔保。1998年7月28日,A公司持空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及擔保意向書請求C公司為其擔保,C公司同意為其提供擔保,並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證人位置及擔保意向書上蓋C公司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1998年8月4日,B銀行與A公司簽定了一份借款合同,約定:A公司向B銀行借款10萬元,用途為借新還舊,借款期限為6個月;C公司是擔保人,當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時由其承擔連帶償還借款本息的責任,貸款人可以直接從保證人的存款帳戶內扣收貸款本息。次日,A公司將10萬元借款按事先約定償還了拖欠B銀行的舊貸款。貸款到期後,A公司未能如期償還。1999年3月15日,B銀行直接從C公司帳戶上扣收10萬元抵償。C公司認為自己不知道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借新還舊,擔保合同應當無效;同時B銀行未經其同意,擅自扣劃其帳戶存款,侵犯了儲戶所有權,請求法院判令擔保合同無效,B銀行返還被扣劃的存款並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後認為,B銀行與A公司惡意竄通,利用新貸款償還舊貸款,簽訂的借款合同損害了保證人利益,C公司不應承擔保證責任。B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帳戶款項,是侵權行為,應返還被扣劃的存款,賠償相應的利息損失。
二、案情分析
本案屬於「借新還舊」借款合同的擔保合同糾紛。C公司起訴時有兩個訴訟請求,一是主張C公司擔保行為無效;二是B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存款構成侵權。
(一)C公司保證行為是否有效
對於保證合同是否有效,主要依據《擔保法》第30條的規定來判斷。判斷的標准就是看簽訂保證合同時,銀行和借款人是否構成對保證人的欺騙,是否向保證人隱瞞貸款借新還舊的真實用途,是否以欺騙的手段使保證人提供擔保。如果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真實用途是借新還舊,則銀行與借款人不構成欺騙,保證合同有效,保證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如果保證人簽訂合同時不知道借款合同的真實用途是借新還舊,則銀行與借款人構成欺騙,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不承擔擔保責任。

在認定「借新還舊」的保證合同的法律效力時,一般首先看舊貸款保證人與新貸款保證人是否為同一人,或者是否舊貸款無保證人而新貸款提供了保證人。如果借新還舊中舊貸款與新貸款均有保證人,且保證人為同一人,即使在保證人出具保證時不知道銀行與借款人進行借新還舊的情況下,保證人仍然要承擔保證責任。因為債務人用新貸款償還了舊貸款,就立即免除了保證人對舊貸款的保證責任,保證人承擔的風險和責任就只針對新貸款,故較之債務人按照實際貸款用途使用新貸款,保證人在債務人借新還舊時承擔的風險和責任要小。比如,債務人按照實際貸款用途使用新貸,而不是借新還舊,如果資金不能收回,則舊債未了又出新債,保證人因而要承擔對舊貸款和新貸款兩筆貸款的保證責任。由此,若借款人改變貸款用途而借新還舊的,對保證人的不利影響很小,反而只須對後一筆貸款承擔保證責任,因此當舊貸款保證人與新貸款保證人為同一人時,無論其是否知曉新借款合同用途為借新還舊,保證人均應對後一貸款承擔保證責任。對此,我國擔保法有明文規定。我國《擔保法》第30條第1款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後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如果借新還舊中,舊貸款沒有保證人或舊貸款與新貸款的保證人不是同一人,新貸款的保證人不知道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在進行借新還舊的,應按照《擔保法》第30條第1款關於欺詐的規定,免除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因為此種情況下的借新還舊,不僅是債權人(銀行)與債務人(借款人)串通實際變更主合同的貸款用途,未徵得保證人的同意,而且保證人承擔保證的可能是不良貸款,甚至是一筆死帳。原本就不能收回的貸款,卻讓保證人出具保證,顯然對保證人不公平,違反民法上的公平原則;如果借新還舊主合同寫明是借新還舊或以貸還貸的,或者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保證人知道借新還舊的事實還提供擔保的,保證人仍然承擔保證責任。
依據《合同法》第39條第1款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般說來,保證人在全面衡量債務人的履行能力及主合同內容的情況下,方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本案中,C公司不是舊貸款的保證人,A公司要求C公司提供保證擔保時,只出示了空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且未說明借款用途是借新還舊,而作為貸款人的B銀行也未履行告知義務,即保證人C公司不知道其所擔保的借款合同的借款用途是以新貸款償還舊貸款。因此依據上面的探討,C公司的擔保行為應認定為無效,貸款人B銀行存在不作為過錯,C公司對A公司的違約行為不承擔保證責任。

(二)銀行直接扣劃C公司存款是否構成侵權
盡管銀行的扣劃存款行為是依據借款合同的約定,但由於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無須承擔借款人A對債權人B銀行的連帶還款責任。因此在本案中,雖然作為保證人的C公司在空白的借款合同保證人位置及擔保意向書上加蓋了C公司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但是「當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時由保證人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貸款人可以從保證人的存款帳戶內扣收貸款本息。」這一條款並非是C公司與B銀行達成的協議,C公司根本不知道這一條款的內容,它僅是貸款人B銀行與借款人A公司之間在借款合同中的約定,是非法處分C公司合法權利的行為,該條款應屬無效條款,不能約束C公司。因此貸款人B銀行直接扣劃保證人存款帳戶內資金來償還A公司貸款本息的行為構成侵權,應當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責任。
三、有關建議
(一)如實填寫貸款借新還舊的真實用途
在借新還舊中,除不能虛構借款用途外,還必須向保證人明示,避免保證人以「雙方惡意串通,構成欺詐」要求免責。建議在貸款申請書、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中的「貸款用途」欄直接填明「本貸款用於償還×××(合同編號)合同項下借款人所欠貸款人貸款本金」,以確保借新還舊行為的合法有效。
(二)對借新還舊的貸款用途的填寫切忌懶惰
鑒於目前立法對借新貸款償還舊貸款問題涉及甚少,各地法院判決也不同,為避免司法裁判風險,防止司法實踐中判決保證人免除擔保責任,銀行應當規范貸款操作並注意證據保全。銀行與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貸款時,在舊貸款與新貸款均有保證人的情況下,無論保證人為同一人還是不同的人,一定要在借款合同的用途上寫明「借新還舊」或「以貸還貸」,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讓保證人在簽訂合同時知道銀行與借款人進行的貸款是借新還舊。
(三)落實擔保措施
由於借新還舊的特殊性,對貸款的擔保一定要保證其效力。原貸款為擔保貸款的,要重新辦理擔保手續。新的擔保方式的風險不能高於原擔保方式。原貸款沒有擔保的,要補辦擔保,並保證擔保充足有效。
(四)扣收保證人存款帳戶要慎重
銀行貸款業務中,為了回收貸款的安全和快捷,銀行通常從債務人的存款帳戶中直接扣收貸款本息,但是銀行在直接扣收時,一定要注意合法有據。建議銀行在採取直接扣收貸款本息前,一定要與債務人達成扣收協議,並保存書面證據,如委託轉帳付款授權書或扣款協議書等。

Ⅱ 銀行櫃員們問下你們有沒有這種事例哈!「客戶跟經辦吵架,大堂或是行長勸駕的事例!」

吵架是一復個雙方互相激烈爭辯和辱罵的制過程,客戶和經辦是不可能吵架的,即使有,那也是很久遠的事情了。現在只存在客戶辱罵經辦或向經辦發火的事。經辦一般是不敢還嘴的。
緣由主要有:
1、排隊時間過長(這種事情在很多銀行經常會發生,客戶職責銀行開窗太少等。由於銀行工作人員有限,分時排班,這種情況難以避免,特別是農行等客戶群體足夠大的銀行)
2、客戶提出的要求經辦無法達到(比如銀行規定要出示本人身份證,可客戶希望用戶口本取代身份證,這個經辦就無法幫其辦理。類似的很多。)
3、經辦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出錯。(經辦出錯也是有的,這個雖然少有,但始終是人在操作嘛。)
4、經辦好心被誤解。(曾經遇到過老人家來大額取款,旁邊一直有人陪同。經辦出於好意多提醒了幾句,旁邊陪同的人大吵大鬧。)
5、客戶無理取鬧。(有的客戶覺得自己收到了委屈,占著位置一塊一塊的取錢,也是有的。)

Ⅲ 銀行擠兌的主要案例

央廣網射陽來3月26日消息源(記者楊守華 黃傳艷 實習記者董郢)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3月24號晚,網上一條有關「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遭遇近千群眾擠兌現金」的新聞成為關注熱點。報道稱,當天,射陽農村商業銀行設在鹽城環保產業園的一個網點,遭遇近千群眾擠兌現金,取款隊伍一直排到營業廳外。
而引發「擠兌事件」的起因是一條關於「射陽農村商業銀行要倒閉」的謠言,最終導致射陽農村商業銀行不得不緊急調取大批現金,保障兌付供應,到目前為止,銀行網點正在恢復秩序。
24號下午,鹽城環保產業園慶豐村的江蘇射陽農村商業銀行慶豐分理處門前人頭攢動,許多人正在向營業大廳內擠。銀行門口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不要相信謠言的字幕。在營業大廳內,多名警察在維持秩序,銀行工作人員也不停的用喇叭向群眾喊話,勸大家不要相信謠言。

Ⅳ 銀行櫃員與客戶發生爭執時如何解決

如果你在銀行櫃台發生爭執,視情況而定。如果涉及重大利益銀行是有監控錄像的。你最申請證據保全,以後可以向法律提起證據

Ⅳ 請簡單說出銀行三種櫃面異常行為

違反操作規程、未按記賬規則處理賬務、虛存實取、虛假開戶以及辦理大額業務、帶客戶保管單折輸入密碼代開網銀等業務、業務公章未按規定保管、手工開立存單折等等都是違規。

Ⅵ 中國銀行櫃面案件防控考題

1998年10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通知,發布公告稱,鑒於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不能到期債內務容償還,以保障合法權益和債權人的利益,中國的人民銀行,10月6日,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1998年收盤,金融機構,其總部和許可的分支機構的法律收集,金融機構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停止其一切經營活動,由人民組織中國銀行成立清算組依法,公司的清算。清算期間,原公司的債權,債務由中國銀行託管;公司根據委託廣發證券公司經營證券交易營業部,其業務活動照常;前者全資子公司和控制非金融企業業務照常進行。經外匯管理部門合法的對外債務及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以境內自然人支付優先注冊原公司。由清算組剩餘的債務清償辦法另行通知。因此,一旦國際國內金融市場暫時的情況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結束了近20年的經營活動,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0年,是僅次於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中國第二大信託投資公司,指定的國家的外國貸款和地方債務水平「窗口企業「

閱讀全文

與銀行櫃面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