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留地糾紛,村幹部不處理要到哪一個局或者哪一個部門申請處理
村幹部不處理,到他的上一級部門反映情況,把村幹部一起告了。
2. 法院會受理自留地使用權糾紛嗎
您好: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解決此類糾紛有三種內辦法:
1、當事人協商解容決。發生糾紛後,當事人之間應本著協商一致、化解矛盾的原則,首先協商解決問題。
2、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只有協商不成了,才由政府處理。政府處理時要注意:單位之間的爭議,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也就說,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可由鄉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3、當事人對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處理此類爭議的最後法律救濟渠道,也是法治社會的體現。人民政府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是打官司的前置程序,即出現此類糾紛,當事人之間不能只較量兩三個回合,就直接去法院打官司,要先由相應級的政府處理才行。
3. 自留地糾紛自己怎樣收集證據才合法
自留地的糾紛只有找村民收集證據,你找當時分地時的那些有關人員,村裡的會計那有存根的。實在不行就找了解情況的人為你作證。盡量找多一些的人為你簽名。
4. 農村自留地糾紛如何處理急!
首先你要請村民小組證實確實是你家的老自留地,然後請村委會幫解決,回村委會調解不答成時,再請求鄉人民政府解決,經鄉人民政府仍然不能解決的,在從發生糾紛時起二年內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5. 一個關於土地(自留地)糾紛
應該視為無效的合同。
6. 我家的自留地和別人家的發生了糾紛應去哪維權,國家對農村自流地有規劃數據圖嗎
村委會協調,實在不行就找法院
7. 自留山自留地糾紛
你好,您所說的情況就是承包地和戶口所在地不一的情況,只要您的承包地還在承包期限內,那A村就沒有權利收回,如果您的戶口轉為非農了,那A村是可以收回的。
8. 自留地承包權糾紛開庭前法官說分三部廳內取證,調解,為什麼沒有調解
問題是說問一下資料的承包權糾紛,開庭前法官說分三步徐正調解,為什麼現在還沒有調解?我覺得這種情況肯定還是有別的原因,還沒有達成協議。
9. 農村自留地權屬糾紛如何解決
處理本案主要依據《土地法》《憲法》和相關司法解釋。
憲法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據此,乙構成非法侵佔,應停止侵佔。
另外,《土地法》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按本條,乙占自留地屬於屬於村集體土地,由村委會管理,但鄉鎮作為上一級管理者,也可以管理,劃分土地界限在此許可權。
同時,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所以案中此糾紛應由鄉鎮政府或縣政府處理。
綜上,案中政府處理有效,程序合法,甲也可申訴。
本案涉及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亂占自留地,因農村的特殊性和相關立法的不完善,較難處理。
10. 自留地糾紛如何處理
現在糾紛是發生在你奶奶跟你父親之間嗎?依法土地是歸你奶奶的啊,當時母子之間肯定也沒有協議的,這種事情跟你奶奶協商就好了啊,地里有樹的話征地的補償還可以多拿到點!你奶奶為什麼要收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