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僱主責任險糾紛判例

僱主責任險糾紛判例

發布時間:2021-02-07 05:51:56

1. 僱主責任險糾紛的訴訟時效如何起算

這個得看具體案情分析情況
《保險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

2. 應該如何確定僱主責任險的管轄法院

僱主來責任險:

把單位自和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不列單位無法查清事實,不利於法院判決。
僱主責任險承保的范圍是單位對其員工發生保險事故的賠償責任,對責任范圍通常有限制,包括保險期間長短、工作地點、員工人員范圍、業務活動種類、免責事由等,並不是對員工所有的傷害都會賠償的。在訴訟過程中,法院首先要查明相關事實。
從法律關繫上看,你和保險公司之間並不存在法律關系,單位和保險公司之間有合同存在法律關系,不把單位列為被告,法院就無法查明單位是否有墊付、責任范圍、是否有免賠事由等事實情況,因而也就無法判決保險公司賠償的數額。
另外,保險都是有一定的額度的,保險公司只在限額內賠償,超過限額的部分還是由單位承擔,如果不一並起訴單位這部分費用怎麼辦?難道再起訴一次嗎?因此,需要一並起訴單位和保險公司。

3. 僱主責任險直接賠付雇員判決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補充工傷僱主責任險,工亡理賠,工傷已賠,保險公司就無死亡賠償責任了。因為非補充工傷僱主責任險就是常規的僱主責任險,在雇員有社會工傷保險的情況下,

4. 我買了僱主責任險,工人在高空作業時不慎死亡,賠付款由我的掛靠公司和我共同承擔了已賠付。可現保險公司

您好!

保險公司要出示銀行票據,出示什麼樣的票據?這是條款規定的嗎?是理賠必須的版嗎?如果是你們事先權約定的,那你一定得讓公司出示,否則你理虧,拿不到賠款。但如果保險公司是內部規定,不用理它,只要把理賠所需資料資金准備齊全,在條款約定的時間內不予解決,就可以直接投訴了。
如果銀行是要打理賠款,需要公司的銀行賬號,公司不給出具嗎?這個需要你自己跟公司溝通一下。
慎重打官司,現在國家是司法大調解,不會輕易讓你打官司,像這種民事糾紛就更是如此了,這樣也許會通融賠付,你拿到的錢比保額低,這是有損失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行業內部解決,比如求助保監會,實在不行,就只能起訴了。
您還是把資料補充得詳細一些吧:哪個保險公司,什麼產品,依據哪條哪款要求你出具銀行票據。

5. 工傷保險和僱主責任險在賠償上有什麼區別

1、本質不同

僱主責任險,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葯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工傷保險,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認定不同

僱主責任險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時,應提交保險單、有關事故證明書、保險公司認可的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證明、醫療費等費用的原始單據及保險公司認為必要的有效單證材料。保險公司應當迅速審定核實,保險賠款金額一經保險合同雙方確認,保險公司應當在十日內一次性支付賠款結案。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患職業病的。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3、賠償金不同

僱主責任險,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單個雇員所給付的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和誤工費用之和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死亡賠償限額。被保險人不得就其單個雇員因同一保險事故同時申請傷殘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就其單個雇員申請賠付死亡賠償金的,

如果保險公司已賠付了傷殘賠償金,在計算賠付金額時,需扣除已賠付的傷殘賠償金額。無論發生一次或多次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所僱傭的每個雇員所給付的醫療費用不超過保險單約定的每人醫療費用賠償限額。

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工傷或作出勞動能力鑒定,以下項目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工傷醫療費;輔助器具配置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評殘後的生活護理費;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康復性治療費用;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傷殘等級為五至十級且與用人單位解除了勞動關系的工傷職工,由工傷保險基金以解除勞動關系時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勞動能力鑒定費。

6. 僱主為自己投保僱主責任險,能否理賠

[案情]張某和其僱傭的一批工人共同從事一艘滾裝船修理工程。張某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出具了保單、僱主責任保險條款和雇員清單,保單中列明被保險人為張某,同時張某也被列入雇員清單之中。後張某在船舶修理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致殘達7級,遂要求保險公司按照僱主責任保險進行賠償。
[分歧]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案涉保險合同是否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應否需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付?對此,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不能自己既當僱主又當雇員,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的合同內容因缺乏保險標的要件,合同不成立,故保險公司無須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成立且生效,但根據合同的約定,僱主必須向雇員支付賠償金之後才能向保險公司主張賠款,而張某對自己不可能支付賠償,故無權向保險公司主張賠付;第三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僱主責任這一保險標的而不成立,但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保險公司應按意外傷害保險對僱主進行賠付。
[評析]這是一起較為特殊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糾紛,特殊之處在於被保險人既是僱主又系雇員,而發生人身損害的正是被保險人本人。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1.張某與保險公司形成的以自己為雇員的保險合同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是以僱主為責任主體和投保人,將僱主對雇員的經濟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把僱主所聘用的員工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責任保險。本案中,張某與保險公司之間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合同關系:首先,構成僱主責任的前提是僱主與雇員之間存在僱傭關系,但張某無法與自己形成僱傭合同關系;其次,從法律性質看,僱主責任是一種侵權性質的民事責任,而張某對自己也無法構成民事侵權關系;再者,從責任內容看,僱主責任一般指工資補償、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張某對於自己都不能成立上述賠償內容。另外,僱主責任保險保障的對象是與保險人沒有合同關系的第三方,即投保人的雇員,但本案保障的對象是僱主本人,而非第三方。綜上,張某雖然符合僱主身份,但其與自己不成立僱傭合同關系,導致張某與自己之間不存在僱主責任,因此涉案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保險標的而不成立。
2.案涉保險合同符合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徵。一般來說,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並就合同的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即告成立。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的意思表示已經要約和承諾,保險合同成立。該合同內容雖然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但基本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意外傷害保險是以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屬於人身保險的范疇。本案中,保險合同約定的是由保險公司對僱主依法對雇員應承擔的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予以賠付,而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主要因雇員在受雇期間從事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而產生,因此在僱主和雇員為同一人時,保險公司實際承保的就是僱主的身體,而非僱主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以僱主發生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為賠付條件。
3.保險公司應依約對張某進行賠付。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進行賠付,必須是保險合同有效且滿足賠付條件。一般來說,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之目的是為了將自己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進行轉嫁。但張某將自己列入雇員名單,其目的不是為了轉嫁僱主賠償責任,而是為了在自己遭受意外時直接獲得賠償。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其在審查張某提交的雇員清單時,對僱主本人列入清單的行為並未提出異議。由此可以推定保險公司知道僱主親自從事僱傭活動,接受了僱主在發生意外事件時根據其傷殘情況由其直接獲得賠償的事實,而這種賠償方式符合意外傷害保險,而不是僱主責任保險。因此,可以認定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意外傷害保險的內心意思表示真實一致,現張某發生人身損害,保險公司理應賠付。(作者單位:廈門海事法院)

7. 發生意外,責任險、意外險賠付先後造成的糾紛

這本來身就沒有糾紛,只是你對自保險的補償原則不了解,保險的補償原則是補償,不能因為出險而受益,所以無論哪一個都只能獲得3萬的補償。假如第一個,保險公司賠了2萬,工廠給員工三萬,工廠只能取得1萬賠償,自己解決2萬。但是實際上,如果工人自己購買的意外險的保險公司知道工廠拿3萬元賠給了他,是有權利將賠給他的2萬要回來的,因為賠給他2萬後,保險公司有代為追償,一玩就是這兩萬保險公司可以向公司追償。
所以,正常情況下,他只能獲得3萬賠償。

8. 摔倒受傷 僱主責任險為什麼不賠

公司為員工投保了僱主責任險,可當員工在上下班途中意外受傷、公司向保險公司理賠時,卻遭到了拒絕。日前,天寧法院審結了一起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去年3月28日,新北區一家製造公司在天寧區一保險公司為自己的150名員工投保了僱主責任險和24小時擴展條款,其中醫療費保險限額為10000元/人,保險期間為2014年3月29日至2015年3月28日。

今年1月28日,公司員工張某在下班途中,因下雪路滑不小心摔倒,入住市二院治療,共在醫保范圍外花費醫療費5400多元。張某出院後,公司向其支付了醫療費賠償金4814元,餘款由張某自行承擔。
公司想起投保了僱主責任險,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卻稱,這樣的事故不屬於保險責任范圍,不予賠償。
這讓製造公司很不理解,他們覺得,僱主責任險的基本條款載明:凡被保險人聘用的員工於本保險有效期內在受雇過程中(包括上下班途中)從事與本保險單載明的被保險人的業務工作而遭受的意外傷害致傷,對被保險人根據勞動合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須承擔的醫療費和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依法在約定的限額內賠償。他們的員工是下班途中出現意外的,為什麼保險公司拒絕理賠呢?今年5月5日,該公司向天寧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4814元。
天寧法院審理後認為,首先,製造公司並未舉證證明其與張某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此種情形公司需要賠償。其次,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載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認定為工傷,其中並不包括自己跌倒的情形。可見,本次事故不屬於僱主責任險的保險責任范圍,據此,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製造公司的訴訟請求。

9. 公司的退休返聘人員發生意外,僱主責任險可以理賠嗎

退休返聘人員都有覆蓋的,只要提供以下材料:

1、索賠申請/出險通知(見附件,填寫完畢後左下角蓋章);

2、貴司出具的事故報告(說明事故經過、原因,落款後蓋章);

3、與傷者之間達成的賠償協議(由雙方簽章);

4、醫療發票、病歷、診斷證明、用葯清單、出院小結等病歷資料(原件,若已經原件交至工傷理賠,則需提供蓋有工傷部門公章的復印件);

5、傷者受傷前12個月的工資清單(蓋章),若超過3500元個稅起征點需提供完稅證明;

6、陳金二身份證復印件以及與貴司之間的勞動合同復印件(蓋章);

(9)僱主責任險糾紛判例擴展閱讀:

區別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和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這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一方面,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主要是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責任事故風險,即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通常是絕對除外不保的風險責任,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范圍明顯地小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的要求下並經過保險人的同意,責任保險又可以承保著超越民事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風險。這種無過錯責任即超出了一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但保險人通常將其納入承保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一般包括兩項內容:1、被保險人依法對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2、因賠償糾紛引起的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訴訟、律師費用及其他事先經過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

閱讀全文

與僱主責任險糾紛判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