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建壩糾紛

建壩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06 13:30:49

① 建壩的好處 具體詳細

修建水壩的利與弊
——水壩:大開發與大環保的雙向扣問!
對水壩的需求,是對能源渴求的結果。經濟的高速發展,使電力供應陡然變得緊張起來,在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面前,如何尋求清潔、持久而且高效的能源,成為21世紀世界范圍內面臨的難題。在歐美發達國家,核電逐漸占據上風,而在發展中國家,水壩建設則方興未艾。
水壩帶來的益處:
首先水壩可以提供電力,中國的三峽水庫預計能產生的電力相當於18個核電站的發電量;在挪威,超過98%的能源來自水力,使挪威人長期從中獲益。
其次,水壩還可以為灌溉、飲水、防洪、通航等提供便利。
雖然水壩有著不少好處但水壩也有著不少問題。
一旦建立了水壩便會破壞水資源分布。在印度西奧里薩邦的伯蘭格區,過去許多村子都有數十個水塘。但修建水壩後,80%的水塘都不存在了,這影響著該地區糧食的減產。只有那些保留了傳統的蓄水方式、保護了森林的村莊,才經受住了連年災害的考驗。
水壩建立之後還會改變降雨規律:希拉庫德大壩水庫改變了當地的降雨規律,因此被認為乾旱是由水庫引起的,因為水庫的一邊雨量過多,而另一邊卻沒有雨水。所以水庫給一個地區帶來了繁榮,卻給另一個地區帶來了貧窮;給一個地區增添了綠色,卻剝奪了另一個地區的生機。
不僅如此,水壩還會毀滅生物棲息地。贊比西三角洲地區是一個面積達到1.8萬平方公里的巨大洪泛區。但過去一個世紀來,那個地區已沒有洪水泛濫了,尤其是在贊比西河上修建了卡合拉巴薩這樣的水壩之後。隨著洪水的消失,濕地的承載力日益下降,無法養育過去在此棲息的大量水牛了。所以現在可以看到,三角洲上許多過去通往平原的河道已經長滿了植被,河道里幾乎沒有水,洪水斷流是三角洲現在面臨乾涸的主要原因。
水壩的建立還會毀滅人類在洪泛區的生存條件。過去兩三年發一次洪水,人們就都離開洪泛區搬到高處去住,等洪水退了之後,再返回到洪泛區繼續日常的生活。但是修建水壩後,這種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科學家們認為:每年的洪水泛濫不僅能使贊比西下游的數十萬人受益,而且還能在三角洲中恢復對許多瀕危物種來說極為重要的棲息地,挽救岸邊岌岌可危的紅樹林。
對水壩的危害,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修建水壩應盡量避免造成大量的移民搬遷。
2.修建魚梯,以保護魚類的回遊。
3.加強公眾參與,讓那些受到負面影響的人們首先是這類項目的受益者。
4.水壩按照每年的傳統時間來放水以重建自然的季節性河流洪泛。

② 雅魯藏布江該不該建大壩

中國最高的大河,在西藏自治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發源於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上游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進入印度後稱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在孟加拉國與恆河相會後注入孟加拉灣。中國部分長1,940公里,流域面積24.6萬平方公里(全長2,840公里,流域面積93.5萬平方公里)。幹流河谷沿東西向的斷裂帶發育,流域呈東西向的狹長帶,支流多而短小,較大支流有拉薩河、帕降藏布、拉喀藏布、尼澤曲、年楚河等。幹流在拉孜以上為上游,其中薩噶以上稱馬泉河,上遊河床海拔3,950米以上,為高寒河谷地帶。拉孜到則拉為中游,支流眾多,流量增大,河谷展寬,氣候溫和,水利條件較好,是西藏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下游穿行於高山峽谷中,河流流向驟然由東流折向南流、再轉向西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見的馬蹄形大河灣,著名的底杭峽為世界最大峽谷之一。截止國境線年徑流總量為1,100億立方米。洪水由暴雨形成,持續時間較長。由於水量豐富,落差大而集中,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按平均流量估算,僅幹流及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蘊藏量為9,000多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第二位。

③ 怒江該不該建大壩 請從怒江的自然背景分析怒江該不該建大壩 有什麼有利和不利

按照怒江人民的利益來說是應該建的,但從自然角度來說,怒江幹道河谷內兩側的山體比較高而且坡度容比較大,所以度山腳的壓力和依賴比較大,建大壩的話會對山腳產生侵蝕,所以導致山體崩塌嚴重,而且現在蘭坪一帶的工廠比較多,所以對怒江造成了比較大的污染,但應為怒江的水流速度比較快,所以凈化能力比較強,但一旦建大壩就會讓污染物無沉積,從而降低流域的凈化能力,從而會對流域生態造成大量的破壞,而且要建大壩的話會涉及到沿邊人民的遷徙等等問題,不光耗資嚴重,還會如現在的拆遷一樣產生大量的釘子戶。

④ 修建水壩的好處與壞處

修建水壩的好處:

1、調節河流徑流,改善庫區氣候(減小溫差、增加空氣濕度);

2、可以內防洪、容航運、發電、灌溉、水產養殖、旅遊等。

修建水庫的弊端:

第一、對庫區上游的影響:

1、水庫蓄水蓄沙,水質下降,洄遊產卵的生物數量減少;

2、淹沒農田,居民要離開家鄉。

第二、對庫區的影響:

1、庫區水質富營養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發加劇,導致庫區耕地鹽鹼化;

2、蓄水使得庫區壓力增大可能誘發新的地質災害如庫區地震;

第三、對庫區下游的影響:

1、下游泥沙沉積減弱,有機質沉積減少,徑流量減少,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緊張;

2、入海口因沉積減緩,加之海浪侵蝕使得三角洲(海岸線)後退威脅沿海地區;

3、入海口營養物質減少,影響動植物生存。

⑤ 修建水電大壩在戰爭中有什麼利弊

利是多的 發電緩解下電力供應,現在電力缺口較大。
弊嘛 就是造成一系列環境問題,內河流污容染,原魚生態破壞
像我們中國這種准超級大國,戰爭問題一般不考慮 ,因為襲擊境內水電大壩導致下游出現大規模平民傷亡。
那麼敵方的指揮部,機場,地對地導彈基一系列疑似再創目標地肯定會被核彈打擊了!就是不歸納成為核打擊對象 ,也要被狂轟濫炸到無法有一丁點的進攻力,敵方基本不考慮把大壩當成轟炸目標。

⑥ 建水壩的弊端如何解決

目前,在水利水電領域,有人經常強調,我們過去的水壩工程都不考慮環內境問題,只是到容最近人們才開始有了環境意識。所以,現在社會上就有一批人用一些時髦的環境名詞、概念來標新立異地開拓水利科學,用一些所謂新的環境觀念批評水壩工程的種種弊端。
客觀地說,在治水的問題上,水利工作者從來也沒有否認過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我們從來也沒忘記湖泊的滯洪作用。過去我們國家所出現的一些過度砍伐森林、圍墾造田種種失誤,不過是在當時巨大的經濟和人口壓力下做出的一種被迫選擇。我們不能拿今天改革開放解決了群眾的溫飽問題之後的現狀去苛求歷史,在解決不了國人的吃飯、燒柴問題的情況下,砍伐、圍湖造田都是一種無奈的手

⑦ 施工建設大壩堆很多泥土,下大雨導致發洪水沖擊了對面的民房破損,是不可抗力因素還是人為,責任怎麼劃分

不可抗力也有,但主要在施工方沒有及時處理好施工垃圾,需要負擔一定的責任。具體你可以聯系當地政府、村委等幫助協商處置,必要時走法律程序,由法院劃定責任。

⑧ 在河流上建壩對河流產生哪些影響

從普遍意義上講,修建大壩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八個方面。

(一)移民問題。水庫移民涉及眾多領域,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繫到人的生存權和居住權的調整,是當今世界性的難題。在中國,移民問題是大壩建設帶來的生態影響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第一,移民問題值得高度重視。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修建了8萬多座水庫,移民人數達1500多萬,這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沒有的。我國水庫移民工作總體是好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其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許多移民至今仍未擺脫貧困,生產發展和生活問題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第二,關於修庫建壩中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處置方式。大體講,我國移民安置主要有三種方式或者說分三個階段:一是早期較為簡單的移民安置型階段。二是改革開放後的開發性移民安置階段,即讓移民擁有生產手段、生產資料,改消極補償為積極創業,變生活救濟為扶助發展生產。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應該走向第三階段,走投資型移民的道路。投資型移民是庫區移民以其享有的居住權和土地使用權等作為資本入股,在電站經營中享有一定的股權。也就是說,國家享有資源資產,移民擁有相應的權益資產。目前一些電站從經營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移民補償,也是資產管理的一種轉換方式。從長遠看,還是以讓移民擁有一定股權的方式更為合理。第三,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我們能夠妥善解決移民問題。我國的水庫移民有其特殊性。我國有相當一部分水庫是山區水庫,庫區群眾原本生活十分貧困,移民給他們帶來了脫貧的機會,成為擺脫貧困的一個途徑,因此移民工作得到了庫區百姓的支持。這一點與國外不同,是中國水庫移民的一大特點。

(二)對泥沙和河道的影響。這是目前討論大壩與生態問題的文章中很少提及的。事實上,泥沙對於河勢、河床、河口和整個河道的影響,從生態角度講,是修建大壩產生的最根本的影響。在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發生變化,進而引發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徵發生改變,這才是建壩帶來的最大生態問題,也是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三)對大氣的影響。國外輿論在談到大壩與生態問題時,首先談到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大壩建設對大氣和氣候的影響。這種觀點的提出是有原因的。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在北美洲,以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些大型水電站的水庫淹沒了大片森林,水庫蓄水前,又沒有能力大規模砍伐清庫,林木便長期浸泡在水中。樹木生長時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益於生態環境;但經水浸泡腐爛後便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污染。從世界范圍看,這個問題十分突出。因此,國際上把對大氣的影響看作建壩對生態的影響的首要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中國並不嚴重。原因有二:一是中國的電站雖然很大,但多屬高山狹谷型水庫,與國外的水庫相比,庫容並不大;二是庫區幾乎沒有大面積的森林。

(四)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當河流中原本流動的水在水庫里停滯後便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對航運的影響,譬如過船閘需要時間,對上、下行航速會帶來影響;水庫水溫有可能升高,水質可能變差,特別是水庫的溝汊中容易發生水污染,如水華現象的出現;水庫蓄水後,隨著水面的擴大,蒸發量的增加,水汽、水霧就會增多,等等。這些都是修壩後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

(五)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這里的魚類是特指的,生物物種則泛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當前社會上極為關注的是大壩建設對洄遊魚類造成的影響。世界各國在建壩中解決魚類洄遊問題通常採取兩種辦法:一種是採取工程措施,建魚梯、魚道;另一種是對洄遊魚類進行人工繁殖。我國長江葛洲壩工程建設中,在解決中華鱘洄遊問題時選擇了人工繁殖的辦法,事實證明是比較成功的。需要強調的是,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河流上建壩,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是不同的,要對具體的河流進行具體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六)對文物和景觀的影響。我國是歷史文明古國,文物古跡極多。水庫庫區淹沒後可能對文物和景觀帶來影響,這一問題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七)地質災害。修建大壩後可能會觸發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帶等不良地質災害。

(八)潰壩。可能造成潰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壩運行不當,工程質量問題,或遇到超標準的負荷,也有可能是戰爭帶來的人為破壞等。

⑨ 當時三峽大壩建設之前存在很多爭議,是什麼

三峽大壩建設之前存在很多爭議包括:

1、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的問題,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沖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魚類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

2、庫區移民問題,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在工程總投資中,用於移民安置的經費佔到了45%。當三峽蓄水完成後,將會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

3、庫區文物問題,三峽工程600多公里長的淹沒范圍,使得如果不採取文物保護,在三峽庫區蓄水達175米以後,大量的文物古跡都將被淹沒到水下。

4、泥沙淤積問題,三峽工程極大地改變了原河道水流泥沙運動的規律。三峽樞紐工程中各種建築物有不同的要求和運行情況,如通航建築物上下游水域,要求水流平靜順暢,因此只有細顆粒泥沙有可能進入,常在引航道口門區迴流落淤,或以異重流方式潛入引航道內落淤。

(9)建壩糾紛擴展閱讀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和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時,在贊成的1767票之外,仍有177票反對,664票棄權,還有25人到會卻未按表決器。

對於這些不同的聲音,從一開始有關方面就採取了完全科學的態度,都完全做到虛心聽取,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和試驗,拿出切實可行的、有充分說服力的解決方案,樣樣都盡可能地做到萬無一失,以確保工程在各個方面的成功。

閱讀全文

與建壩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