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告上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怎麼處理
先確定對方的起訴你們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行為是否成立,如果侵權成立的,建議與原告協商處理。
『貳』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網路著作權是基於網路信息傳播而產生的一種非紙質的著作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擴散更廣更快,這就導致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不斷發生,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有關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的知識。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責任如何認定網路著作權的概念網路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網路環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權權利。基於此,網路著作權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相對與傳統作品,指傳統作品被上傳至網路時著作權人所享有的權利,這里特指信息網路傳播權。我國2001年修改的《著作權法》根據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在第10條關於著作權的具體權利形式中增加了十多項規定,其中第12項是關於信息網路傳播權的規定,承認了傳統著作權在網路等電子環境下所享有的受保護地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號)第2條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和新的數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媒體,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路媒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符合法定許可的條件,擅自復制、轉載、傳播他人作品的,均構成侵犯著作權,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網路著作權侵權責任如何認定1、網路服務提供者通過網路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路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2、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3、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路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4、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於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追究網路服務提供者的民事侵權責任。
『叄』 阿里起訴騰訊獲賠43萬元,為何阿里說騰訊侵犯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
據新浪科技消息,天眼查App顯示,1月15日,阿里巴巴關聯公司阿里巴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騰訊關聯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公布。
判決書內容顯示,涉案作品為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收錄在《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疼你的責任》等10張音樂專輯中的歌曲,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以獨占性授權將歌曲授權給阿里巴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授權時間從2018年11月1日起至2021年10月31日止,阿里巴巴享有上述涉案錄音製品的獨家信息網路傳播權,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對侵權的第三方採取法律措施。
72案案件受理費合計人民幣39600元,由原告負擔31680元,被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負擔7920元。
『肆』 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的管轄法院可以是原告所在地嗎
您好,侵權案件的管轄屬於特殊地域管轄,不適用一般地域管轄原告就被告原則的專例外,故不能在原告住屬所地法院起訴。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網路伺服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難以確定或者在境外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伍』 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怎麼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網路用戶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的具體事實是否明顯,綜合考慮以下因素,認定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構成應知:
(一)基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服務的性質、方式及其引發侵權的可能性大小,應當具備的管理信息的能力;
(二)傳播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類型、知名度及侵權信息的明顯程度;
(三)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主動對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進行了選擇、編輯、修改、推薦等;
(四)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積極採取了預防侵權的合理措施;
(五)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設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權通知並及時對侵權通知作出合理的反應;
(六)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針對同一網路用戶的重復侵權行為採取了相應的合理措施;
(七)其他相關因素。
這是最高院的規定,反過來理解就是逗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的原因地了。
比如:
逗(六)網路服務提供者是否針對同一網路用戶的重復侵權行為採取了相應的合理措施地,反過來理解是如果網路服務提供者沒有針對同一網路用戶的重復侵權行為採取了相應的合理措施,則就構成了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了。
結合您的問題,我也又從新學習了一遍,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陸』 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別人用我公司名字 發布作品,收到起訴
一般抄來講商標侵權分為了襲三個類型,商標使用侵權,商標銷售侵權,和商標標識侵權。
您這邊,建議您補充問題呢。
但是一般情況下,維權可以分為幾個步驟:
1.發送律師函。
一封,簡單,准確,事實性強,邏輯正確的律師函,可以向對方描述清楚對方侵權的事實,以及您這邊的要求,這封律師函具有法律上的證明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現實中的警示作用。
2.向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商標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侵犯商標注冊專用權的行為,是法律賦予其的一項重要職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這項法定職責,這一點在法律中需要進一步明確。
您這邊可以到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請求其依法查處該侵權行為,並責令其停止侵權,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3.向人民法院提出商標侵權訴訟
民事訴訟是商標權人在商標遭受侵權後,最後的一項維權救濟措施。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侵權人停止侵權並解決權利人被侵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的補償問題。
這三項是基本的措施,當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些投訴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這一點,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柒』 如何認定《信息網路傳播權司法解釋》第四條中"以分工合作方式共同提供"作品
您好,最高院2013年施行的《關於審理侵害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版干問題的規定》權第四條規定了有證據證明網路服務提供者與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能夠證明其僅提供自動接入、自動傳輸、信息存儲空間、搜索、鏈接、文件分享技術等網路服務,主張其不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對該條的解讀可分為兩部分,前段為網路服務提供者被認定與他人共同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情況下,應承擔連帶責任。後段則是網路服務提供者僅提供網路服務,不認定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情形。可見,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行為被分為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行為與提供整理服務的行為,前者被認定為網路服務提供者與他人構成共同提供作品等行為,承擔共同的直接侵權行為,後者僅承擔提供網路服務行為的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捌』 電影協會起訴迅雷成功了嗎
對於著作權,或者說互聯網上的著作權,並非無法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在2001年10月27日進行修改。此外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信息網路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相關法規。現實中,如果未經授權,任何組織和團體都沒權力使用相關素材、資料。一旦非法使用,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國互聯網發展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正面臨著從無序到有序,從違法到合法,從混亂到規范的一個過程,合規守法將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新常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電影協會起訴迅雷獲勝,給各互聯網經營者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