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為起訴三星華為贏了嗎
華為訴訟三星無論結果如何 華為都是最終贏家
華為公司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包括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華為在訴訟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知識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體。
華為此舉,開門見山地說,個人認為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對於華為而言,此次舉動無論結果如何,華為都是最終的贏家。此番訴訟不僅彰顯了華為在專利技術上的積累雄厚,也同時表達了專利變現的野心。
但更為重要的是為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做了一次巨大的品牌營銷推廣,對於提升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形象助力巨大。而以往業界以往數次專利訴訟結果來看:此次訴訟結果更可能的是華為與三星雙方和解並達成交叉授權。
一、華為三星此次專利訴訟和解可能性居多
據騰訊科技報道:此次訴訟涉及4G標准專利和智能手機功能相關的專利。而鑒於華為在通信技術上長達28年的通信積累,以及在諸如4G核心專利上華為所佔據著重要地位。許多圍觀者認為三星此次必敗無疑,會乖乖交錢。華為的諸多核心粉絲更是用三星與蘋果的專利大戰結果以及華為與蘋果在前不久達成的專利交叉授權結果做出三星必敗的結論。
但此番結論,華為粉絲們可能有點稍顯一廂情願。誠然華為在專利上積累底蘊雄厚,但是三星在專利積累上相較於華為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在專利持有量和ITE核心專利保有量上,三星幾乎可以說是全方位的超越了華為。
在中國:根據華為自身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華為累計申請中國專利52550件;而三星方面,由北京大學互聯網法律中心組織撰寫的《互聯網技術創新專利觀察報告(2015)》相關數據顯示,三星集團在華申請專利數量第一,達54991件。
在美國: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發布的數據來看,2015年三星公司共獲得5072項美國專利,僅次於IBM,排名第二。而華為則第四十四位,共獲得800項專利授權。
在歐洲;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歐洲專利局公布了2014年歐洲地區的專利申請數據。其中,三星電子在歐洲總計提交了2541項專利申請,位居第一。華為排在第五位,總計提交了1600項專利。
而在LTE核心專利上,與我們一貫認為的華為強勢有所不同。實際上,三星在LTE核心專利授權量上已經小超華為。
據台灣國研院在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三星與華為在LTE核心專利上位分列二三名,其中三星擁有LTE核心專利652件、華為擁有LTE核心專利603件。
而在2016年,據台灣當局科技部部屬知識產權局聯合全球移動通信各領域專家根據集合了來自歐洲電信標准化安排(ETIS)以及美國專利局USPTO等處的數據,一共包括7516項標准必要專利的全球LTE標准化而撰寫的最新電信工作專利趨勢顯示:近兩年來,三星在4G LTE核心標准必要專利上連續占據全球首位,共954項標准必要專利,占據4G LTE核心標准必要專利份額的12.7%,而華為在則僅以5.3%,排行第七。
而今日的華為訴訟三星,從效果來說,經過全球媒體的一大波曝光,讓多數消費者都認為華為智能手機品牌已經達到了與三星比肩的高度,開始利用專利爭雄。一方面又彰顯了華為的專利創新優勢。可以看到的一個明顯佐證是:在微博、微信上,此消息傳出之後,已經有無數人為華為品牌感到自豪,對華為實力感到崇拜。
從這個層面來說,訴訟結果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無論如何,華為都是這一次的大贏家。在智能手機品牌上,過這一輪全球媒體的曝光,對於提升華為的品牌形象力量助力巨大。使之更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三、華為顯露專利變現野心,部分專利積累薄弱的廠商應當警惕
當然,華為訴訟三星,雖然我個人認為其品牌營銷成分大於其專利賠償費用的索求。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沒有別的意義,在我看來,華為此舉甚至可以說才是國產廠商真正崛起的標志性,應當為之鼓舞,畢竟國產在專利問題上給人留下的固有影響是:一直被人追著打。華為能夠在專利上敢於起訴三星,更是體現了華為當前作為國產智能手機領軍者的地位的鞏固,亦是對其多年來在專利耕耘上的認可。
同時,華為此舉也暴露其專利變現野心,作為專利大廠,華為早已有了專利變現的訴求。早在2014年,當時業界就有傳聞稱:華為對國產部門廠商發出了律師函。雖然事後被華為辟謠。但是面對」專利使用「,華為也作出了如下表示:「華為一直倡導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有償共享技術創新,致力於構建公平健康的商業環境」。
而隨著現今華為與蘋果的相互授權和對三星的起訴,華為與國內廠商們的專利授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而部分專利積累薄弱的廠商,應當加速專利布局了。
⑵ 訴訟三星專利侵權這件事,無論結果如何,華為都是最終
此次訴訟涉及4G標准專利和智能手機功能相關的專利。這些專利對智能終端產品的用戶體版驗和互聯權互通十分重要,對三星產品有很高的價值。華為此次訴訟的目的是使三星尊重華為的研發和知識產權成果,停止未獲得許可情況下的專利侵權行為。「華為認為已經盡到了所有標准必要專利權人的義務,而且我們承諾以『公平、合理、無歧視』的條件許可這些專利。對沒有經過許可就使用這些專利的公司來說,華為有權獲得合理補償。華為與三星歷史上沒有簽訂過交叉許可協議——盡管我們一直希望可以簽訂這樣的協議,以保護雙方專利能被合法使用。」該負責人表示。
⑶ 獲賠8000萬,華為勝訴三星的專利侵權訴訟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UC頭條報道,泉州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華為公司維權案一審已經宣判——三星公司等被告構成對華為公司的專利侵權,需共同賠償8000萬元除了三星公司,華為還將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某電訊公司、泉州某電器公司等相關製造、銷售企業一並送上了法庭。華為起訴稱,2010年年初,華為就逗一種可應用於終端組件顯示的處理方法和用戶設備地的技術方案申請了發明專利,2011年6月5日獲批,其中包括16項權利要求,有8項被三星侵犯華為在國內市場上購買了GalaxyS7、GalaxyS7Edge、GalaxyJ5等三星手機,經過分析認為,三星這些手機的技術特徵與發明專利權中的權利要求的所有技術特徵一一對應。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析,華為認為五家被告共有20多款產品涉嫌侵權,包括手機和平板。華為認為,惠州三星、天津三星未經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大量製作、使用、銷售、許諾銷售被控侵權產品;三星投資公司、電訊公司、電器公司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銷售、許諾銷售被控侵權產品,這些行為均侵犯了華為公司對涉案專利享有的發明專利權為此,華為要求五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要求惠州三星、天津三星和三星投資公司連帶賠償8000萬元,此外還要求惠州三星、天津三星、三星投資公司連帶承擔華為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50萬元。泉州中院經過審理後一審判決,惠州三星、天津三星、三星投資公司應立即停止對華為公司享有的涉案發明專利權的侵害;電訊公司和電器公司也得立即停止相關侵權行為;惠州三星、天津三星、三星投資公司應連帶賠償華為公司經濟損失8000萬元,並支付華為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50萬元。
⑷ 華為訴三星勝訴侵犯專利一審勝訴,華為為什麼要起訴三星
這其實是幾年前就開始的案子了。從2016年起,華為和三星就專利問題展開了纏斗,5月,華為率先狀告三星專利侵權,在美國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三星提起知識產權訴訟;6月,華為再度將三星起訴至泉州中院,索賠8050萬元,而在2017年這種現象也更加頻繁了。
而它們之間的爭斗始終是圍繞著專利侵權方面。
而這件案子最終評判的結果也是讓人滿意的,華為勝訴且法院宣判三星立即停止製造、銷售、允諾銷售等方式侵害華為專利權。
法庭審理認為,三星違反了標准專利談判中的公平、合理和無歧視原則,故意拖延談判,三星和華為通訊領域的標准專利實力相當,但許可給華為的授權使用費是華為許可給三星的三倍,此判決之後雙方可繼續進行談判。
這件案子關繫到的不僅僅是兩個公司,而也是中國地位的體現,並且也喚醒了人們對於知識產權侵權的嚴重性的意識,並且加緊對相關的法律的填補,一切都使中國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⑸ 獲賠8000萬 華為勝訴三星的專利侵權案究竟咋回事
福建泉州中院受理的華為公司維權案一審宣判。判決認定天津三星、惠州三星、回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三被答告構成對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的專利侵權,需連帶承擔800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並支付華為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50萬元;電訊公司和電器公司應立即停止相關侵權行為。
目前這個案子的判決書還沒能從裁判文書網上查到,歐陽九律師也在密切關注,有消息的話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
⑹ 華為訴三星侵權案一審勝訴了嗎
華為訴三星侵犯知識產權案一審宣判1月11日公開宣判,華為為保護自己的無線通內信發明專利,2016年5月分別在美國容和中國起訴三星公司。經過近兩年的審理,案件終於要有結果了!
華為訴三星侵害其專利權案一審勝訴,法院同時駁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本場訴訟受理費1000元由三星方面負擔。如不服本判決,三星方面可依法上訴。
專利應該都是互相的,打官司提高雙方知名度。
⑺ 華為訴三星勝訴侵犯專利一審勝訴,華為和三星誰更強
華為此次雖然一審勝訴,但仍然是三星實力比較強。
對比來看,華為去年營收為785億美元,排名第83,這是華為首次進入百強。但華為和三星之間那是兩倍的差距,想要實現超越這恐怕還得很長一段時間。
⑻ 華為訴三星知識產權糾紛案宣判結果是什麼
1月11日訊 華為訴三星侵犯知識產權案今天一審公開宣判,華為勝訴。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三星構成侵權,判定立即停止侵權,禁止以製造、銷售、允諾銷售等方式繼續銷售侵權產品。
2016年5月,華為為保護自己的無線通信發明專利,分別在美國和中國起訴三星公司。華為訴稱,原告擁有大量無線通信標准必要專利,其中,201010137731.2號(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和201110269715.3號(一種無線網路通信裝置)發明專利權,為4G標准必要專利。被告方未經原告許可,以製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的方式侵害其專利權,並在許可談判中未遵循FRAND(公平、合理和無歧視)原則,具有明顯過錯,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方立即停止涉案專利侵權行為。
三星則辯稱,其沒有實施華為指控其專利侵權的行為,華為在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談判中沒有盡到公平、合理、無歧視的義務,而三星在許可談判中無明顯過錯,因此,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三星迅速做出反應的訴訟賠償費用不多不少,恰好是華為訴訟賠償的兩倍,這完全顯示出三星的不滿和驕傲情緒。但隨後案件的進展並未導向三星,華為強大的專利儲備開始在這場巨頭「戰爭」中展現優勢。
數據顯示,華為近年來在專利發明領域成效顯著,實力提升明顯,這也是華為主動發起訴訟的底氣所在。以目前的審理進程來看,已有兩件專利被宣布無效,還有一件已經走完無效宣布程序,三星已經身處於不利地位。並且在此之前,華為在泉州訴三星侵權案件中也獲得勝訴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