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寫糾紛的詩詞

寫糾紛的詩詞

發布時間:2021-02-05 17:03:39

❶ 求理解上有爭議的詩詞句,最好能把不同的解釋列出來(註明出處)

版本一:
天地萬古本是愁
使趙尋得吳郡求
來年案頭齊眉舉
了卻前緣幾世修

版本二:
天地萬古本是愁
使趙尋得繞指柔
來時案頭齊眉舉
了卻前緣幾世修

❷ 古代與商和經濟糾紛有關的古詩詞

商業訴訟不同於一般的田產錢債糾紛與訴訟。田產等不動產糾紛,涉案雙方版大多有親鄰關權系,定案後難以落實,時世變易,物價升漲,敗訴的一方如果經濟和社會地位有了變化,極有可能不服原審而提出復審。商業訴訟多是錢債糾紛,涉案雙方往往只是純粹的商業關系,官方斷案就事論事,著眼於標的物,判決後容易落實,事過境遷,原有的經濟關系也大多不復存在,很難提出復訴。

❸ 描寫失望的古詩詞

描寫失望的古詩詞: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宴桃源】白居易

頻日雅歡幽會,

打得來來越殺。

說著暫分飛,

蹙損一雙眉黛。

無奈,無奈,

兩個心兒總待。


【虞美人】馮延巳

玉鉤彎柱調鸚鵡,

宛轉留春語。

雲屏冷落畫堂空,

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雲,

拂鏡塵鸞舞。

不知今夜月眉彎,

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干?

【玉壺吟】 李白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搗練子令】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薄倖】北宋-賀鑄

淡妝多態,更的的、頻回眄睞。

便認得琴心先許,欲綰合歡雙帶。

記畫堂、風月逢迎,輕鼙淺笑嬌無奈。

向睡鴨爐邊,翔鴛屏里,羞把香羅暗解。

自過了燒燈後,都不見踏青挑菜。

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

約何時再,正春濃酒困,人閑晝永無聊賴。

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❹ 有關沖突的古詩

卓大喜

❺ 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古詩詞。越多越好。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長恨歌》 有人認為是描寫了著重描寫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也有人認為是借用李隆基的昏庸無道來激勵統治者要勤政愛民 《錦瑟》、《夜雨寄北》有人認為是描寫愛情,也有人認為描寫友情

❻ 求有爭議的古詩詞

李商隱《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爭議最大的詩作之一

00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00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00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00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00 ——李商隱《錦瑟》
00《錦瑟》是中國詩歌史上爭議最大的詩作之一。此詩以含意的隱晦、意境的朦朧而著稱,也以其特有的朦朧美和豐富的暗示性,吸引歷代詩評家和注家一次又一次地試圖了開她神秘的面紗。
00李商隱之詩大都不易解,而諸詩之中以《錦瑟》為首。李商隱之詩之所以難解,典故的運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為李商隱之詩往往是逐句用典,而且用典時又「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乃至一典多用。故詩句的意義往往已與原典故所表現的意義有所不同。《錦瑟》一詩所引用的典故更不只一個,而這些典故經詩人加以融合,「經過主觀想像的創造,而具現一個全新的意象。它已脫離原典的歷史時空湖概念而存在,而獨立為一種當下趕法的意象了。」本文將歸納分析歷代詩論家對該詩的評析,並通過分析典故在該詩中的運用試圖作出解讀和賞析。
解 題
00漢魏六朝以前的詩歌,詩與題的關系較為鬆散,但自唐起,詩與題的關系開始緊密結合,詩句不僅「將題目字字寫到」,「且詩意的理解往往仰賴題目提供線索」。反過來說,由於唐宋之際的制題多半明確,於是「題目空泛者,往往暗示了該詩詩意反而別有所指。」
00《錦瑟》一詩的詩題亦引起了不少的爭論,不少論者認為「錦瑟」此題只取此詩句首二字為名,實同於無題詩。如《澹周詩話》:「義山好為無題或失題之詩以寓意,非必實有所指,《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與《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為題,實亦無題。」喻守真和施蟄存也同意此說。此說雖有理,但也有破綻。既然李商隱有意為一種無題的詩體,為何不將風格與做法和無題詩相若的詩篇也定名為「無題」呢?故此,《錦瑟》雖似乎只取二字為題,實應有其含意。此詩確實不同於一般的詠物詩,可也並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雖所寫的事情與瑟相關,但卻有所寄託。
賞 析
00紀曉嵐評說:「以『思華年』領起,以『此情』二字總承,蓋始有所歡,中有所阻,故追憶之而作。」
00這是一位富於抱負和才華的詩人在追憶悲劇性的話您時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的時代中正直而又不免於軟弱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心理;既不滿於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環境;既有所追求想像,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
00從通體看,這首詩和詩人托物自寓的篇章性質是相近的。但由於他在回顧華年流逝時並沒有採用通常的歷敘平生的表現方式,而是將自己的悲劇身世境遇和悲劇心理幻化為一幅幅各自獨立的顯證性圖景。這些圖景具有形象的鮮明性、豐富性,又有內涵的虛泛、抽象 和朦朧等特點。這就使得他們既缺乏通常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確性,又具有較之通常抒情方式更為豐富的暗示性,能引起讀者多方面的聯想。但這些含義朦朧的象徵性圖景,又是被約束在「思華年」和「惘然」這個范圍內,因此讀者在感受和理解上的某些具體差異並不影響從總體上去把握詩人的悲劇身世境遇個悲劇心理。這種總體含義的明確性和局部含義的隱約性,象徵性圖景的鮮明和象徵性含義的朦朧構成了該詩的最大特點,同時,該詩的優點和缺點也都寓於其中。
00紀曉嵐所謂「中間四句迷離惝恍,所謂『惘然』也。」的確,該詩最讓人捉摸不透、把握不定的就是中間四句。如果我們仔細一想,不難發現這四句所展示的象徵性圖景在形象的構成和意蘊的暗示方面,具有詩、畫、樂三位一體的特點,它們都是藉助詩歌的語言和一向,將錦瑟的各種藝術意境化為一幅幅鮮明的畫面,以概括抒寫其華年所歷的各種人生境界和人生感受,傳達他在華年時迷惘、哀傷、寂寞、悵惘的心聲。這和西方的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PICASSO)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表達手法相近。我們都知道《格爾尼卡》是一幅關於戰爭經驗的畫,「這幅畫的內容是要用象徵的手法來反映普遍性的暴力,當然也要反映格爾尼卡的慘劇,而這幅畫的形式,我們已經看到,是要打破里和外的對立,要建立起一種不確定性、模糊性」畫家在表達戰爭給人們所帶來的痛苦時,經理了「從極度的痛苦到表達的困難這樣一個過程。畫上有很多張開的嘴似乎都在呼喊,表示出極大的痛苦,但這卻是一幅畫,是沒有聲音的。通過這些張開的嘴和伸出的舌頭,畢加索似乎在說,我要表達,表達這種恐懼,但藝術不能達到這一目的,我能做的只是『我要表達』。繪畫不能發出聲音來,不能說話,因此藝術家要做的就是展示沒有聲音的呼喊。畢加索想使他的藝術達到呢感直接說出來的強烈程度,使藝術充滿力量,但繪畫卻做不到,因此他只能表現這種沒有聲音的呼喊。」(那麼我們也完全有理由認為,詩人要表達自己的迷惘、哀傷、落寞和惆悵,但是詩人不可能大叫「我迷惘」、「我內心痛苦」。因為詩貴於含蓄,歇斯底里的呼叫和吶喊是成其為詩歌的。於是詩人須把自己內心的痛苦通過物象外化出來,即形成意象。當然詩人對所需的物象是有所選擇的。由於詩人此時意續萬千,因此詩人也就不可能用一種具體的五香來轉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這便使得其所選擇的物象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詩人要讓其詩歌能把其內心的痛苦達到能直接說主來的程度,這樣便和畢加索一樣遇到了「從極度的痛苦到表達的困難」這個難題,詩人選擇那些含意朦朧 的象徵性圖景來表達自己內心所遭受的痛苦。照樣,詩歌是凝滯的語言,她被寫在紙上是沒有聲音的。詩人所能做的只是「我要表達」,通過錦瑟來表現這種沒有聲音的呼喊,因而這些畫面具有音樂意境、畫面形象和詩歌意象的三重暗示性。這多重暗示的融會統一,一方面使得它們的意蘊顯得特別豐富復雜,里一方面又使它們具有三者之美。可以說,詩、畫、樂三位一體的象徵暗示是該詩整體構思的根本特點。如果讀者不能把握這一特點,單純從詩歌方面去探索,勢必造成誤讀。
00中間二聯所展示的象徵性圖景在時間、空間、情感方面盡管沒有固定的次序和邏輯關系,但它們都帶有悲愴、迷惘的情調,再加上工整的對仗,凄清的聲韻和相關意象等多種因素的映帶關系,全詩仍然具有明顯的整體感,而悲愴的情感是與珠圓玉潤、精麗典雅的詩歌語言和諧結合,更使這首詩體現了一種凄婉的美感。

❼ 關於沖突的古詩

  1. 操吳戈兮被犀甲,復車制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2.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3.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4.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❽ 關於法律的詩

1、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2、贈督師曹將軍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
幅員浩盪春台熙,不遺桴鼓驚鋤犁。
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
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

3、詠史上·宣帝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懷

[宋]陸游

少時本願守墳墓,讀書射獵畢此生。
斷蓬遇風不自覺,偶入戎幙從西征。
朝看十萬閱武罷,暮馳三百巡邊行。
馬蹄度隴雹聲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興懷徒寄廣武嘆,薄福不掛雲台名。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5、次韻子瞻見寄

[宋]蘇轍

我將西歸老故丘,長江欲濟無行舟。
宦遊已如馬受軛,衰病擬學龜藏頭。
三年學舍百不與,糜費廩粟常慚羞。
矯時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謂學已優。
閉門卻掃誰與語,晝夢時作鈞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無術。

(8)寫糾紛的詩詞擴展閱讀: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沒有任何行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對一個社會更為有害的了.司法的腐敗,既使是局部腐敗,也是對正義的源頭活水的玷污.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每一個人都不可以成為自己事務的法官.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統治的地方沒有正義可言.程序決定了法治與恣意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美】道格拉斯

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德】馬克思



❾ 有關沖突的短小古詩

有關沖突的短小古詩有《賣炭翁》,詩中的沖突為:賣炭翁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形成強烈的心理沖突。
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裡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裡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裡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裡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裡拿著文書,嘴裡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❿ 能「調解矛盾」的詩句有哪些

  1. 得撒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2.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3. 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回海闊天空。

  4. 以責人之心答責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5.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6. 宰相肚裡能撐船。

閱讀全文

與寫糾紛的詩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