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家產分割糾紛

家產分割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05 15:51:01

1. 財產分割訴訟程序是怎樣的

在家庭財產分割糾紛中,先分清財產的屬性(是登記的不動產還是直接可處分的動內產),如果是房容產(或不動產)糾紛,到房產(不動產)登記地的基層法院起訴;如果是其他財產的糾紛,到被告住所地基層法院起訴。
提起訴訟時需要向法院遞交的材料包括:

(1)起訴狀,需要寫明原、被告個人信息,具體明確的訴訟請求,起訴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當事人簽名蓋章和簽署的日期。

(2)有相關證據的,應一並提供證據的復印件,證據較多的應附有證據目錄。

(3)如果委託有律師的,要提供授權委託書。

(4)需要准備相應的訴訟費用。

2. 財產分割糾紛

房子和承包地不是財產。你不知道在中國流行弟兄們分家嗎?分家就是專幾個兒子分成幾家,一個屬兒子家分一個獨立家庭住址的房子,承包地根據實際情況分給兒子家,不一定是平分。各地分家風俗習慣有差異,參考當地風俗習慣分。前4個問題問的欠妥,違背分家規矩不能回答,最後一個問題也屬於分家商量的事項,如果分家決定是弟兄幾個平養活老人,他不願意出錢也得出,否則起訴到法院,讓法院處理,法院讓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人就申請,只要他在銀行有存款,就不怕他不出錢,法院可以強制扣除,當然數額到時候明顯比自己拿出來要多

3. 對未分割的繼承財產發生糾紛時如何定性

情形一:繼承人死亡後由繼承人之一管理使用遺產,其他各繼承人並無異議,而後因未管理使用繼承財產的繼承人提出分割繼承財產,而管理、使用繼承財產的人則認為起訴人沒有繼承權或喪失繼承權進行答辯的,其爭議的實質是有沒有繼承權的問題,所以,應定性為繼承糾紛;如果其以分割財產多少為答辯的理由的,則應定性為共有財產分割糾紛。因為這種情形下,對共同繼承財產並無爭議,而是分割份額產生的爭議,繼承發生後各法定繼承人之間在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時,所形成的是因繼承而產生的財產共有關系,所以,實質是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應定性為共有財產分割糾紛。當然,各繼承人應分得的財產則應以繼承財產的原則進行分割。
情形二:被繼承人死亡後,即為遺產分割或是否有繼承權發生爭議的,應定性為繼承糾紛。

4. 財產分割,打架罪名,民事糾紛

1、打架斗毆的話雙方都有責任。
2、傷情要經過司法鑒定,如果構成輕傷的話構成故專意傷害罪。
3、一般打架斗毆屬事件都是雙方協商賠償。
4、關於你說的張某妻子的傷,並不是她說被打就被打的,要經過法醫鑒定,是否是由於那一天被打的,而且還要證明其是被王某打的。證據不足的話是不能要求賠償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5. 遺產糾紛中房屋財產分割是如何處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十九條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於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採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繼承法的這條規定,說明對房屋遺產進行分割時應掌握兩條基本原則:一是有利於生產和生活需要,也就是不能把無法分割的房屋遺產,強行分開、割斷,以致造成生產無法正常進行或給生活帶來不便。二是不損害遺產的效用,房屋本身就是用來生產經營或居住生活的,不能因繼承分割而改變了房屋的使用屬性,喪失了房屋原有的使用價值。
房屋遺產分割不同於其他財產的分割,因為房屋是不動產,不能隨意移動,或因繼承人的實際需要,並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分割房屋遺產:
第一種方法是採取折價補償的方法。一般是歸居住使用者所有,由其按各繼承人應繼承的房屋遺產份額折價補償。房屋作價標准可以由繼承人自行協商確定,或根據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房屋估價標准,並參照當地市場價格合理評定。
第二種方法是採取共有方法,共有分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兩種形式。所謂共同共有就是繼承人對房屋遺產平等地、不分份額地享有所有權,按份共有則是繼承人按份額佔有房屋遺產,並按各自的份額享受權利。
在房屋遺產分割中,盡量採用第一種方法即折價補償的方法比較好,這樣做,可以徹底解決房屋繼承糾紛。採用第二種方法,則應視為對第一種方法的補充,如折價一方因經濟能力負擔不起折價款,而又必須兼顧其他繼承人的利益的,採用共有方法,也可減少矛盾。

6. 家庭財產糾紛律師:財產分割糾紛如何申請仲裁費用如何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法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仲裁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仲裁法》

1、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3、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4、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協議無效:

(1)約定的仲裁事項越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

(2)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仲裁協議的;

(3)一方採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的仲裁協議的。

5、第五十五條 仲裁庭仲裁糾紛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6、第五十七條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7、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規定交納仲裁費用。收取仲裁費用的辦法,應當報物價管理部門核准。

二、《仲裁委員會仲裁收費辦法》

爭議金額(人民幣) 仲裁案件受理費(人民幣)

1000元以下的部分 40—100元

1001元至50000元的部分 按4—5%交納

50001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按3—4%交納

100001元至200000元的部分 按2—3%交納

200001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按1—2%交納

500001元至1000000元的部分 按0.5—1%交納

1000001元以上的部分 按0.25—0.5%交納

7. 法院判離婚但財產分割有糾紛,法院會怎麼判

關於離婚是的財產分割是有嚴格的法律依據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8. 財產分割產生糾紛,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法院會對共同財產平均分割。《婚姻法》第三十九條 離婚版時,權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婚姻法》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9. 家庭糾紛繼承財產分割

當然不是,她沒盡贍養義務,要少分或者不分,具體要協商解決

閱讀全文

與家產分割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