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成年人如何起訴
未成年人侵權的被告是其監護人,通常是其父母。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法律規定訴訟活動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意即法律承認未成年人有被告主體資格。由監護人代為訴訟,僅僅是因為未成年人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已。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款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按照我國法律,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和擁有財產。如果未成年人有財產,賠償費用應優先由該財產支付。而要讓未成年人承擔賠償責任,就應在訴訟過程及判決書中明確未成年人的被告地位。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法律規定,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換句話說,將由監護人承擔判決內容。
(1)未成年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1、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
2、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3、未成年人能被起訴,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法院就可以受理。訴訟權利的主體沒有行為能力的限制,但訴訟行為的主體需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B. 未成年人民事糾紛調解後是否還可以重新起訴
可以起訴,調解抄有多種,只有法院調襲解的不能起訴,其他形式的調解有人反悔的話都可以起訴。即使能起訴,已經達成的調解協議也會成為重要參考,法院會在此協議基礎上進行判決,所以除非你們的協議違法或者顯失公平,否則法院不會改動太多。
C. 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是公開審理還是不公開審理
未成年人被提起訴訟,如果是刑事案件,是不公開審理的。
但是,如果是民事案件版,只有涉及權商業秘密的,經當事人申請,才可以不公開審理。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D. 未成年人作為民事訴訟的原告
民事訴訟問題
一一解答
未成年人是不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
他的訴訟權利能力需要監護人回來彌補答
你說在監護人不在的情況下
無論如何都不能行使訴權的
只有當存在監護人的情況下,通過監護人作為你的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
需要監護人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即可
光簽名是無效的
E. 未成年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這個與年齡無關,未成年也就是不具備全部的民事行為能力,需要連同其法定監護人一同起訴。總之法院認定責任時對於這個考慮是有限的。
F. 民事糾紛案件未成年可以到法庭為自己辯護嗎
不可以。因為未成年人在民法上尚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涉及案件應當專由其法屬定代表人代其進行訴訟,但庭審中涉及與其智力相關的事實,未成年人可以陳述相關事實,但不可獨自參與訴訟。
法律依據:《民法總則》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G. 民事訴訟被告是未成年人
1、未成年人可以成為被告,但由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
2、法律依據專:民事屬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H. 未成年人如果發生民事糾紛如何處理
你做的很對,首先必須讓他出示醫院的傷害證明,如果醫院拿不出傷害證明,就說明和你家小孩無關,就算她找關系開個證明,那麼上法庭之後此證明是否可以作為依據另當別論,
I. 未成年人能被起訴么
未成年人能被起訴,只要符合起訴條件,法院就可以受理。
訴訟權利的主體沒有版行為能力權的限制,但訴訟行為的主體需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作為原告和被告是屬於訴訟權利范疇的,因為其承擔主體無行為能力限制,所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當然可以作為此權利主體。未成年人是完全可以作為原告或被告的,他們本人並不能進行訴訟行為,應當由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從事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J. 民事訴訟 未成年
未成年人可以作為訴訟中的原告和被告。在法律上,自然人的民事權回利能力是平等答的,同樣具有訴訟權利能力,但未成年人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訴訟行為能力,其訴訟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但當事人仍然是未成年人本人。
相關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