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轉繼承糾紛的原被告

轉繼承糾紛的原被告

發布時間:2021-02-03 14:21:35

A. 轉繼承糾紛

小兒子無遺囑,老人也無遺囑的前提下(雖然當時有那麼一種說法,但是不能提供有回效的遺囑),那答么一切都應該按照法定繼承規定辦理,具體如下:
首先,小兒子去世時,父親、母親、妻子和子女(如果去世時有的話)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共同繼承小兒子的遺產(小兒子的遺產包括婚前個人財產+婚後夫妻共同財產中屬於小兒子的那半)。
當老兩口去世時,老兩口的遺產由老兩口的父母、子女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定繼承(因為無有效的遺囑)。在小兒子先於父母死亡的情況下,小兒子的妻子是沒有權利繼承老兩口的遺產的,除非對老兩口盡到了主要贍養義務,法官會酌情分店,具體金額得看法官了。在小兒子先於父母死亡的情況下,小兒子的子女可以代位繼承,代替父親繼承爺爺和奶奶的遺產。
提示:發現繼承的權利被侵犯了,應該在發現後的兩年內起訴,不然就過了訴訟時效了哦!

希望對您有幫助!
【北京傳承專家團隊】

B. 遺產繼承糾紛案,原告和被告和解法院可以出結案證明嗎

遺產繼承糾紛是民事范疇,
如果當事人庭下和解,
法院自然可以結案了。
應該會出結案文件。

C. 繼承糾紛如何確定被告

你的案子確實比較復雜。
復雜在你父親你父親去世後,他的財產沒有版進行權析產,也就是沒有對他的遺產進行分配,因此也就沒有進行遺產繼承。當然他的債務也就沒有分配。
現在發回重申,將你和你奶奶追加為被告,我理解為你們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有權利繼承你父親的遺產,同時承擔他的個人負債。
遺產如何析產和繼承是個問題,你後母對這個房子是否有權繼承,要看房子是在什麼時候購置的,如果是你父親婚前財產,則她不能先分割財產,然後再繼承,她也就僅僅能和你奶奶和你三個人平均分配這個房子。
你姑姑對房子沒有繼承權,她主張的是9000元的債權,在你父親的遺產中扣除9000元包括這些年來正常的利息給你姑姑,其他的就和他沒有關系了。
你後母之所以能把案子從二審法院發回重審,一定是找了律師了。或者是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士。
建議你一定請個好律師,如果你在北京我就給你推薦了。四川太遠了。

D. 繼承糾紛案件原、被告地位如何列明

1、向法院提起復訴訟的是原告,制被請求對象是被告,其他人按照以下方法確定。
2、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第60條規定:「繼承訴訟開始後,如繼承人、受遺贈人中有既不願參加訴訟,又不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不再列為當事人。」
故此,如果起訴時原告只起訴了部分繼承人作被告,法院會追加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也可以申請追加為原告。繼承人不願做原告又不願做被告的不能列為第三人,只能選擇放棄或做為被追加的原告。

E. 轉繼承訴訟時效法院的規定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此條文即為繼承權糾紛的「訴訟時效」。
正確理解這一條款的關鍵在於何為「繼承權糾紛」,我們必須理性的定義「繼承權糾紛」的概念,應當在准確把握「繼承權糾紛」的內涵和外延後再來具體適用二年或二十年的時效期規定,實踐中必須要堅持把與繼承有關的 「非繼承權糾紛」提取出來以區別對待,這才是理解該條文的關鍵所在,是難點。該難點中的重點問題是——勿將「物權糾紛」和「析產糾紛」與《繼承法》上的「繼承權糾紛」混為一談,對待「物權糾紛」和「析產糾紛」不得囫圇吞棗地適用上述第八條的時效規定。
「繼承權糾紛」是一類多種的侵權糾紛,按照民法的理論侵權是一種債,名為「侵權之債」,屬於受侵權人向侵權人提出訴訟請求的「對人權」,對侵害繼承權的侵權之債當然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時效的規定。這符合最基本的民法理論;
但是,與繼承有關的「物權糾紛」和「析產糾紛」是對遺產的物上請求權,是「對物權」。因為「物權無限追及力」理論的存在,物權請求權不得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不要說是二年或者二十年的期間已經經過,就是經過了百年或二百年,繼承人仍然可以提起「物權糾紛」或者「析產糾紛」。

F. 轉繼承糾紛案件一般應具備哪些證據

您好,轉繼承糾紛案件一般應具備如下證據:

1、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

(1)、應提交結婚證、戶口本、身份證或公安機關、村委會、居委會等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

(2)、當事人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還應提交監護人的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戶口本。

(3)、證明是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應提供收養、出生證明、形成撫養關系的證明材料。

2、繼承法律關系的證據

(1)、被轉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書。

有關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殯儀館出具的火化證;被繼承人生前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死亡注銷戶口證明;公墓證;死亡人員喪葬費、撫恤金審批表;死亡公證書;法院宣告死亡判決書;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死亡證明。

(2)、遺囑繼承的,應提交被轉繼承人、被繼承人遺囑:

公證遺囑的,應提交公證機關的公證書;自書遺囑的,應提交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並註明年月日的自書遺囑;代書遺囑的,應提交代書遺囑書並提供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在場見證人;以錄音形式立遺囑的,除應提交有關錄音外,應提供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在場見證人;口頭遺囑的,應提供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在場見證人。

(3)、被繼承人、被轉繼承人、轉繼承人親屬關系的證據。

3、遺產的證據。

(1)、房屋:應提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或購房合同、交款發票或出資證明等。

(2)、存款:應提交存單、銀行賬號等。

(3)、股票、股份、出資額:應提交股東代碼、資金帳號、出資證明、工商登記資料等。

(4)、車輛:應提交行駛證或購車合同等。

(5)、債權債務:應提交借據或其他權利義務憑證。

另,訴訟中具體要提供什麼證據,還要看起訴時的訴訟請求是什麼,請求什麼內容,就要有支持請求的相關證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G. 關於轉繼承糾紛判決書是怎麼樣的

轉繼承,又稱轉歸繼承、連續繼承、再繼承或二次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專分割之前死亡屬,死亡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轉由其合法繼承人承受的一種繼承法律制度。其中,死亡繼承人的繼承人稱為轉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稱為被轉繼承人。轉繼承存在先後兩個繼承法律關系,是兩次繼承,一次分割。
轉繼承在許多國家的立法有規定,我國繼承法沒有明文規定轉繼承。最高人院《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規定:「繼承開始以後,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這一司法解釋,是我國承認和保護轉繼承權的法律依據。

H. 專業律師,轉繼承起訴是怎樣的

轉繼承,抄是指繼承襲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後,遺產分割之前,因為某種緣故尚未實際取得遺產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應繼份額轉由他的法定繼承人繼承。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A的繼承人是B,B的繼承人是C。A死亡之後,在A的遺產分割之前,B隨即死亡。那麼由C來繼承本應由B來繼承的A的遺產。
關於轉繼承訴訟中的原被告,應結合實際案件具體分析。

I. 轉繼承人可以作為原告起訴嗎

根據法律規定,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中止訴訟。人民法版院應及時通權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關於訴訟中止與終止的不同規定,可參照民事訴訟法如下條款: 第一百三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第一百三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J. 如何處理轉繼承糾紛案件

轉繼承,又稱轉歸繼承、連續繼承、再繼承或二次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版遺產分割權之前死亡,死亡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轉由其合法繼承人承受的一種繼承法律制度。其中,死亡繼承人的繼承人稱為轉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稱為被轉繼承人。轉繼承存在先後兩個繼承法律關系,是兩次繼承,一次分割。
轉繼承在許多國家的立法有規定,我國繼承法沒有明文規定轉繼承。最高人院《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規定:「繼承開始以後,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並於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這一司法解釋,是我國承認和保護轉繼承權的法律依據。

閱讀全文

與轉繼承糾紛的原被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