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舉報投訴職能

舉報投訴職能

發布時間:2021-02-03 09:20:08

❶ 珠海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職責應具備什麼知識

工作職責 :
1、受理消費者的來電、來函、來訪、網上、簡訊的咨詢、申(投)訴、舉報。回
2、指導、協答調、檢查、考核所屬12315機構及網路單位的申訴舉報工作。
3、向消費者宣傳法律、法規、政策。
4、負責本地區12315網路建設。
5、受理消費者申訴直接涉及本地區的各類消費申訴和群眾舉報的經濟案件,並向相關業務科室及有關職能部門分流。
6、轉辦、移送、催辦、督辦及協調辦理各類消費者申訴和群眾舉報的經濟案件。
7、做好登記、統計工作,綜合分析申訴舉報動向,及時反映群眾的要求,提出意見和建議。
8、在各類媒體上適時進行消費警示、提示。
9、負責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應該具備的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法律法規。

❷ 信訪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信訪:政府針對群眾反應問題設立的專門機構,群眾反映問題專後信訪辦把問題轉屬到相關職能部門去解決。

投訴:直接到事件的行政主管部門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一般情況是上級部門設立信訪辦,解決下面反饋上來的問題。

2、針對問題不同:

信訪:主要是解決依法行政方面的問題。

投訴:主要解決民法涉及的問題,如消費等。

3、含義不同

信訪: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信、電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 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吁請解決問題。

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

4、法律依據不同:

信訪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投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5、投訴渠道不同:

信訪渠道:信訪工作機構(信訪局、辦)、電子信箱、投訴電話等。舉報渠道:政法部門,紀檢部門,政府相應職能部門等。

投訴渠道: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

❸ 信訪舉報工作職能包括什麼

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基本職能

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基本職能
通過處版理信訪實現「保護、懲處權、監督、教育」的職能。

檢舉、控告、申訴人的權利
1、對黨員、黨組織違紀違法的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
2、黨員對所受黨紀處分或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有權提出申訴,要求復議、復查。
3、提出檢舉、控告、申訴後,在一定期限內得不到答復時,有權向受理機關提出詢問,要求給予負責的答復。
4、有權要求與檢舉、控告、申訴案情有關或有牽連的承辦人員迴避。
5、對受理機關及承辦人員的失職行為和其他違紀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
6、因進行檢舉、控告、申訴,其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或侵害時,有權要求受理機關給予保護。

檢舉、控告、申訴人的義務
1、對所檢舉、控告、申訴的事實的真實性負責。接受調查、詢問時,應如實提供情況和證據。如有誣陷、製造假證行為,須承擔紀律責任。
2、遵守黨的紀律和控告申訴工作的有關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有違犯,須接受教育、勸告,直至承擔紀律責任。
3、接受黨組織的正確處理意見,不得提出黨章、制度、政策規定以外的要求。

❹ 32315投訴 請問32315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12315 」維權通道 「12315」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託「12315」電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調解消費者權益糾紛,查處侵害消費者權 益案件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經濟違法行為,監督管理市場和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工作。
「12315」工作宗旨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排憂解難,為消費者提供熱情周到、快捷的服務。
「12315」工作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
「12315」工作作風:反映敏捷、行動快速、務實高效。 「12315」
「12315」工作的目的: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12315」的承諾:有問必答、有訴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讓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
「12315」 工作標准:咨詢解答快、受理申訴快、調解查處快、信息反饋快。
「12315」網路建設的「四化 : 指揮現代化、處置網路化、管理規范化、行動快速化。
「12315」工作準則:
1、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熱心、誠心、耐心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 意。
2、講究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做到咨詢解答快、受理申訴快、調解查處快、信息反饋快,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3、嚴格依法行政,做到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罰恰當,程序合法。
4、堅持廉潔執法,反對以權謀私;堅持公正執法,反對徇私枉法;堅持文明執法,反對野蠻粗暴執法。
5、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申訴、舉報內容。
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密切協調系統內外關系,各司其責,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當您的消費權益受到損害時,請撥打電話「12315」。

❺ 工商部門和12315舉報中心的職責分別是什麼

工商部門主要職責是: 監督、管理市場經銷行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2315舉報中心是工商局的一個部門,其主要職責是接受投訴及處理投訴,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❻ 處理投訴應明確哪些環保職責

環保業務類主要內容包括:舉報違法排污行為,舉報未取得許可從事專相關活動,舉報中介機屬構工作不規范,舉報非環保系統工作人員干擾環境執法,申請調解污染損害民事糾紛,申請公開環保信息,應環保部門邀請提出意見建議。
復議訴訟類主要內容包括:不服環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環保部門對舉報投訴事項處理意見等。
信紡類主要內容包括:反映環保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對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咨詢相關環保業務等。

❼ 舉報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7)舉報投訴職能擴展閱讀:

廣大勞動者舉報投訴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區分舉報和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舉報制度和投訴制度。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身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通過快速有效方式進行舉報

勞動者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撥打本市勞動保障政策咨詢和舉報電話「12333」或者登錄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進行舉報。

3、舉報時應盡量提供詳實信息

勞動者在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勞動者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舉報人聯系。

4、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5、勞動者應注意收集證據材料

勞動者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相關工作憑證,以便舉報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❽ 城管局舉報中心怎樣協調職能單位的關系

城管局舉報中心怎樣協調職能單位的關系?他們是互利互惠。

❾ 政府職能部門能否將投訴電話告訴被投訴方嗎

不能告訴對方,公民對領導或行政部門以及個人的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向有關政府部門投訴舉報的行為,其部門應保護舉報人一切個人信息。如有意泄露剛屬瀆職你犯罪行為。你可向司法部門作行政起訴。

閱讀全文

與舉報投訴職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