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遺產糾紛,原告只起訴了部分繼承人,其他繼承人應該怎麼辦
你好來,按你所說的,根據《繼承源法》相關規定法院有義務將其他繼承人列為共同被告,通知他們出庭。不然就是違法的,他沒有權利說不知道就拒絕其他繼承人參加。如果法院卻是不知情,其他繼承人可以持相關證明去法院要求參與訴訟。如果法院對此置之不理,可以去上級人民法院反映情況。
而且根據一事不再理原則,同一個案子沒有新的理由法院不再受理,為什麼你們打了4.5次法院還是受理呢。
建議你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畢竟財產繼承不是一件小事,有專業律師幫忙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❷ 發生繼承權糾紛怎麼解決,繼承糾紛該到哪個法院起訴
一、發生繼承權糾紛怎麼解決
繼承糾紛是被繼承人死亡後,因爭執死者的遺產而發生的糾紛。如因繼承權、繼承順序、遺產分配份額等發生爭議,都屬於繼承糾紛。繼承糾紛可分成兩類:一類是非侵權糾紛,如繼承人僅對遺囑的效力、遺產的范圍和數額、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等問題認識不一而產生的糾紛。另一類是侵權糾紛,即因發生侵害繼承權、受遺贈權的行為。
(一)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後,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願接受的協議,然後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願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達成的協議也必須基於雙方當事人自願。
2、合法原則。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不受法律保護。
(二)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後,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達成協議以後,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後,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繼承糾紛該到哪個法院起訴
(一)一般案件確定管轄法院的原則
民事案件中,我國確定管轄基本是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民訴第22條)。也就是說,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
被告住所地一般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被告經常居住地是指被告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是已經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二)繼承案件確定管轄法院的原則
如果依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當某繼承人提起繼承糾紛時,就應當在其他幾個繼承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但依據我國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1、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2、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3、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此可見,我國繼承案件管轄不是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則,而是適用專屬管轄:即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的法院管轄,或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管轄。被繼承人(即去世的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院,僅指住所地法院,並包括經常居住地法院,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❸ 比如非法定繼承人協助部分法定繼承將遺產處理,侵犯其他法定繼承人,這樣的案子應該以什麼案由訴訟呢
我認為是繼承糾紛,因為你們有爭議的是這些遺產,只要訴訟後能實現你的訴求就行
❹ 被侵權人直接起訴繼承人有何法律依據
視為對侵抄權者的直接起襲訴。涉及到繼承法的內容。法條我就不查是哪一條了。
被繼承人死亡,繼承就會開始,發生變更。權利義務一並發生繼承。但是侵權責任所應得到的賠償,不能超過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價值。即以遺產價值為上限進行侵權責任的賠償。
❺ 侵權人死亡如何訴訟索賠
侵權人死亡了肯定有遺產的,他的繼承人應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被侵權人可以起訴他的繼承人。
❻ 侵權之訴只能由本人提起訴訟么
侵權之訴不是只能由本人提起訴訟的。
在正常情況下,發生侵權行為的,被侵權的本人回應以自己的答名義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在被侵權的本人屬於被監護人的情況下,由監護人作為本人的法定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起訴,本質上仍屬於本人提起訴訟)。
但是,如果被侵權的本人已經死亡的,則應由本人的權利繼受人(一般情況下為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直接以自己有名義起訴,而不是以被侵權的本人名義提起訴訟。
❼ 侵權行為人同時又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第二順位繼承人不能立案,何解
《人身抄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❽ 遺產繼承人能否將侵權人告上法庭
各位律師你們好!我有這么一個問題希望能得到你們的答復:
事實情況: 甲\乙\丙\丁四位老人按份共內有房產一份,後來先容後去世,甲\乙\丙\丁都有繼承人,甲的繼承人辦理了繼承公正,乙的妻子健在並有兩個子女,對遺產沒有進行處理,丙\丁的繼承人也一直沒有處理遺產的問題.但現在該房屋被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A和B占據(一直是無償使用),甲\乙\丙\丁的繼承人曾經找到A和B協商,要求遷出房屋,AB拒絕.
2,如果法院受理,訴訟進行中,對方當事人依繼承人還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為由,提出疑義,法院會不會中止訴訟,先對處理完遺產繼承,然後在恢復訴訟程序.
❾ 侵權致人死亡,死亡公民的繼承人享有訴訟實施權依據是什麼
繼承人來有維護被繼承人權利的權利。自
相關法條參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44.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有繼承人的,裁定中止訴訟。人民法院應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❿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侵權人死亡後,受害人如何維權
1、可以要求以侵權人的遺產作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標的。
如果侵回權人的法定第一答順序繼承人或指定繼承人不同意,或者對侵權事實、損害賠償的數額存在異議,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相應的繼承人,人民法院通過審理認定侵權事實後。會依法支持合理且合法部分的賠償主張,但是賠償范圍僅以侵權人的遺產為限,超出部分侵權人的繼承人可以不予賠償。
2、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3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