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西氣東輸賠償糾紛

西氣東輸賠償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01 06:59:31

⑴ 西氣東輸工程施工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地方協調,文物賠償、植保恢復、生態平衡

⑵ 保險理賠困難主要存在因素是什麼

三方面因素:
(一)保險公司方面
1我國的保險公司(尤其是省分公司、市分公司及基層各支公司,總公司除外)全都存在重視業務發展、忽視客戶服務的傾向。保險公司各級機構為完成上級公司下達的任務,會千方百計做大業務規模,搶占市場。對於理賠等客戶服務工作由於和機構利益關系不是很大,各級分支機構對此重視不夠,使理賠等客戶服務工作流於形式。每年各保險公司的各級分支機構都會舉辦上百場產品說明會,但是沒有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會開一個面向客戶的理賠說明會。
2由於長期存在重保費,請管理,保險公司業務前期管理的諸多環節存在大量問題。理賠作為業務環節的最後一個關口,業務前期埋下的隱患都會在理賠過程中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
(1)條款制定中的問題,致使理賠標准不統一。部分保險產品在條款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為理賠工作帶來一些爭議。如保險公司設定的免賠額問題,這個免賠額是相對免賠額還是絕對免賠額,條款沒有說清,致使一個條款,兩個理賠結果。
(2)銷售過程中的問題。銷售人員在銷售產品的時候存在瑕疵,往往不向保險消費者如實告知,因為這樣可能會影響銷售人員的經濟利益。「重保費、輕管理」的這種銷售機制下,加上對保險代理人職業道德教育、惡意承攬約束力不夠,兼業代理機構人員簽單不規范等原因,使消費者處於交易的不利地位。
3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業務水平良莠不齊。各保險公司理賠專業人才缺乏,現有的理賠人員,大多數不具備專業的理賠知識和能力,辦事效率低下,每當出現復雜賠案時,往往難以做出准確判斷。
4每年遞增的業務指標,除了帶來了大量保費外,還使理賠案件數量急劇增長,理賠人員嚴重不足,造成部分公司不能及時理賠。
(二)客戶方面
從客戶方面看,由於缺乏基本的法律、保險知識,客戶對於保險理賠有一定誤解,使得客戶感覺理賠困難,並經常調侃:「保險公司收錢容易,出錢難!」
1客戶基本的法律、保險知識淡薄,忽視或無視保險合同。保險是完全建立在法律之上,一切以保險合同款為準的金融服務。很多客戶得了重大疾病就來保險公司申請重大疾病理賠,理由就是醫生說:「他得了重大疾病,可以理賠,」殊不知醫學上的重大疾病並不是保險合同上所約定的重大疾病。
2不了解理賠流程, 認為發生事故應該馬上理賠。很多理賠賠案中並存著諸多的道德風險、經濟犯罪風險,使得保險公司在處理賠案時不得不小心謹慎,要求被保險人提供詳盡的單證、材料,客觀上造成理賠時間較長。
3大多數客戶認為發生事故後,保險公司要對損失進行全額賠付。其實,保險公司的賠付標准和具體的賠款計算方法都有明確的具體規定,這些內容會寫入賠款計算書, 客戶可以索要,以核對賠款金額的合理性;如果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不屬於合同約定的責任范圍,或是在缺少必要的索賠單證等情形下,保險公司依據條款及相關規定做出拒賠決定合理合法,但客戶就不能理解,一味要求保險公司賠付,更有甚者聚眾來保險公司大鬧一場,給保險公司、保險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4客戶投保環節不謹慎,簽約時草率,或代簽字,對條款理解不透徹,為日後理賠埋下隱患;對理賠程序及事項事先不太明了,或存在誤解,也極容易在出險理賠時產生爭議,引發賠償糾紛
(三)外部環境方面
1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由於相關制度不健全,理賠涉及的醫院、公安等部門都沒有法律規定的義務和責任為保險理賠提供證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賠調查取證的難度,拖延了理賠時間。
2保險行業理賠難的言論泛濫。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只要一遇到保險理賠糾紛,不分原因就認為是保險公司的責任,輿論中「投保容易理賠難」的言論流傳甚廣,不能不說有這方面的原因。
3社會監督有待加強。 社會監督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的影響正在逐步加強, 如果能夠有效利用社會力量,對解決保險理賠難問題十分有益。目前,我國在利用保險評級機構、新聞媒體、獨立審計等機構發揮監督作用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甚微,沒有起到應有的社會監督作用。
4保險訴訟案件法院判決超范圍。壽險理賠訴訟案件中,部分法院過度使用保護受害方的原則,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超出法律和保險條款責任范圍的賠償項目,使得保險公司理賠過程中時常與被保險人就賠償項目發生爭議,造成保險公司被動。

⑶ 江西省泰和縣西氣東輸工程土地佔用補償標準是多少

是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事實上是

⑷ 關於實習保險

實習保險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如同吃個定心丸,開學了,可是某學校學生劉超群卻躺在醫院里動彈不得。他暑假在開封市博達電器商店打工實習時,不慎從三樓墜下,經醫生診斷為全身多處骨折,高位截癱,不僅難以再回到學校,並可能終身失去勞動能力。

劉超群出事後,學校出於關心學生的考慮,已送去了7000元醫療費,並積極協助家長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博達電器商店的老闆解釋說,劉超群和其他兩名同學都是學校老師聯系過來實習的,條件是口頭約定「管吃管住,不發工資,有時候給個零花錢」,沒有書面合同。劉超群與另外兩名同事出去拆裝空調時,嚴重違反事先告知的安全要求,不僅穿著拖鞋,還在切割支架時站在了空調上面,因此導致他在拆裝過程中從三樓連人帶空調一起墜下受傷。他認為,商店對此事有一定的責任,但學校也不能就此推脫責任。

據記者了解,作為一種制度安排,組織在校學生到企業等單位進行實習,是所有高校的重要內容,更是職業院校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我國在企業實習的大學生已經達1000萬以上。而隨著實習活動的增多,學生在實習中由於發生意外人身損害事故的賠償糾紛也越來越多。

有關專家認為,這一方面是實習生缺乏足夠的工作經驗和風險防範意識;另一方面是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在校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到指定單位實習期間受到人身損害而引發的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沒有十分明確的規定。

勞動監察部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學生勤工助學屬於短期務工行為,不屬於《勞動法》保護的勞動關系,而是勞務關系,這使得大學生打工時在諸如工傷、勞動安全等方面難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一旦在打工中發生糾紛,往往因為只有口頭約定而沒有書面合同,給執法部門查處帶來一定難度。

對於學生實習必須面對的這一重大問題,同在河南開封的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實行的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保險」制度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據該院測繪系主任介紹,學校測繪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從事著野外測量工作,有的在農村搞土地調查,有的在新疆參加西氣東輸管網建設,有的在山區進行測繪工作,有的下礦井進行測量,較其他室內工作更具有危險性,一旦發生意外,對學生本人、學校、企業都會造成嚴重後果。如何保證在外工學結合學生的安全,讓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在安全上都得到保障,一直是學生實習中的難題。近幾年來,學校通過簽訂工學結合三方協議,進行三方保險,對實習學生的安全保障工作進行了該探索。

結合實習協議中,記者看到,除了有明確的安全責任條款之外,還有這樣一條規定:要求學生、學校、企業購買保險,3方面保證在外實習學生的利益。

據了解,該系2008年應屆畢業生共487人,共有486人參加了工學結合實習。按照要求,所有參加工學結合的實習學生首先都自行購買了至少一份人身意外傷害險。其次,協議還規定,學校方面也要為學生購買一份保險,而保險費由企業承擔,即單位出資,投保人為校方。

「對此,起初一些單位不是很理解,不願意出錢替學校購買保險。我們就向企業提出,學校培養了學生,學生到企業進行生產,為企業創造了價值和利潤,企業應當為學校提供不多的保險費。」趙傑說,「經過多次溝通,大多數企業都認同了這一規定,為學校支付了保險費。」

第三,協議中還要求企業為學生購買一份保險。據介紹,從事測繪工作的單位一般都會為員工購買保險,對於這項規定,絕大多數單位表示理解與贊同,並積極為學生購買保險。

趙傑說:「以往開展工學結合的實習,學生怕萬一出事沒保障不願意出去,學校怕學生頂崗實習出了事單位不賠償、學校無力承擔而不敢讓學生出去,單位也怕學生出事不敢讓學生來頂崗實習。現在我們開展了這樣的保險制度,給大家都吃了一顆定心丸,工學結合實習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了。」

是復制的,不知對你有沒有用

⑸ 西氣東輸陝西地區天然氣管道佔地賠償標准

天然氣管道佔用土地,屬於地下深埋的,給予青苗補償;施工年限較長的,按土地租賃價格給予補償;地上部分被永久性佔用的,按省級人民政府土地徵用補償標准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准,請到當地的國土資源局查詢。

⑹ 西氣東輸二線在新疆烏魯木齊段的佔用地賠償標準是什麼

問我爸,我爸站長

⑺ 西氣東輸(韶關段)征地補償方案

講法律?哈哈?真正的標准在官腔里。沒有標准。法律上的標准,下面不一定會貫徹執行

⑻ 西氣東輸工程征地應賠償多少錢

哈哈哈,開玩笑,不管是什麼地區的基本上都一樣,對於工程征地國家是有明確回規定的,不是說想要多少就給答多少的,像道路 高速 河流 耕田的賠償條件和標準是不同的,如果想知道那你就查查國家征地有關的文件就行了。

⑼ 襄樊西氣東輸土地賠償辦法

《襄樊市市區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征地管理,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妥善安置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保證市區經濟建設用地,加快襄樊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3號)和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征地管理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的通知》(鄂政發[2005]11號)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市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徵收土地是國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及實施城鎮規劃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程序和審批許可權,將農民(含近郊居民,以下統稱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含近郊居委會,以下統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的行為。

第三條 凡在襄樊市市區(含襄城區、樊城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范圍內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從事非農業建設的,適用本辦法。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規定執行。國家確定的公路、鐵路交通建設項目,和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建設項目等重點線性工程以及機場、港口等重要基礎設施征地補償安置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市區徵收土地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 徵收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並根據城市近期規劃建設布局,實行集中成片徵收,成片開發建設。

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準的重要基礎設施用地,需要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應先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報原批准機關批准後,再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徵收審批手續。

第二章 征地補償費標准

第六 條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應依法向被征地單位支付征地補償費。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第七條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採取區片綜合價,即綜合考慮地類、產值、人均耕地數量、區位、農用地等級、土地供求關系、經濟發展水平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將市區土地劃分五個等級,制定各等級區片綜合價(見附件一)。

第八條 根據省政府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征地管理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的通知》(鄂政發[2005]11號)中確定的市區統一最低年產值標准和市統計局、市物價局、市國土資源局定點調查的耕地三年平均年產值,市區一級、二級地段耕地平均年產值確定為1700元/畝(蔬菜基地2200元/畝,旱地、水田1200元/畝),三級、四級地段耕地平均年產值為1400元/畝(蔬菜基地1600元/畝,旱地、水田1200元/畝),五級地段耕地平均年產值為1200元/畝。

第九條 考慮市區征地補償標準的實際,除按耕地平均年產值計算徵收土地補償標准外,對城市規劃區內被徵收的土地另按所處的區位條件適當增加補償費(具體標准見附件一)。

第十條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土地補償費。征地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耕地面積在0.8畝以上的,土地補償費按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年產值的8至10倍計算;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在0.8畝以下的,土地補償費按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年產值的10倍計算。

徵收有收益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所在地段旱地年產值的5倍計算;徵收無收益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所在地段旱地年產值的4倍計算;徵收農村宅基地的按所在地段耕地的安置補償標准計算;

(二)安置補助費。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確定為:一、二級地段12000元,三、四級地段11000元,五級地段10000元。

徵收其它有收益的土地,其安置補助費標准按所處地段耕地安置補助費標準的一半計算;徵收其他無收益土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三)根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人均耕地狀況,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不得低於產值的16倍,最高不得高於25倍。依照前述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的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應當提高補償倍數,增加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合計按產值的30倍計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村集體按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從增加的補償費中解決;

(四)青苗補償費按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產值的1倍計算;

(五)青苗、附著物補償費及附屬物、構築物補償的具體標准見附件二、三。

第十一條 建設項目施工堆放器材、地質勘察和輸油、輸氣、通訊電纜等地下管線工程開挖需要臨時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由臨時土地使用者與村組簽訂臨時用地合同,約定土地用途,報市國土資源部門批准。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不超過二年,每年補償標准按所處地段耕地平均年產值計算。使用土地期滿後,土地使用者應按合同約定恢復土地原狀。

第三章 被征地農民安置途徑

第十二條 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是各級政府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因地制宜,拓寬渠道,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安置,以保障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

第十三條 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通過興辦企業和發展第三產業,統一安置被征地農民就業。用地單位需要用工的,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吸收被征地農民。通過上述方式安置被征地農民就業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安置單位。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自謀職業的,應提出申請,並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不需要統一安置、由個人自謀職業的協議,安置補助費可以全額發放給被安置人。

第十五條 耕地資源和土地後備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可優先考慮進行農業安置,通過調整利用農村集體機動地、承包農戶自願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轉和土地開發整理增加的耕地,使被征地農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繼續從事農業生產。以調地方式安置人員的,應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 將城市規劃區內採取貨幣安置、重新擇業的被征地農民納入城市就業體系,逐步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鄉(鎮、辦事處)、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引導其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

第十七條 對有長期穩定收益的建設項目用地,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可由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用地單位協商,以征地補償安置費或以經批準的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通過合同約定,以優先股的方式獲取收益。

第十八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積極引導被征地農民,將所得的征地補償費用於參加社會保險。

第十九條 市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村為單位,土地全部被徵收;或以組為單位,土地大部分被徵收,人均耕地在0.1畝以下的,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民政、國土資源部門和區政府(管委會)、鄉(鎮、辦事處)政府核實,報市政府批准,將農民身份轉變為城市居民身份,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經民政部門審查,符合低保條件的,依照法律規定發給最低生活保障費。

第二十條 市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後人均耕地在0.1畝以下的,市城市規劃、國土資源部門應預留50畝左右的土地,給村集體興辦企業,安排生產生活。留用土地必須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徵收手續,依據城市規劃安排使用,不得轉讓,不得用於房地產開發。

第二十一條 市區內確實無法為因征地而導致無地的農民提供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在充分徵求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意見的前提下,可由各級政府統一組織,實行異地移民安置。

第四章 征地補償費的支付、分配和監管

第二十二條 征地補償費自農用地轉用、徵收批准之日起30日內,由用地單位全部支付給國土資源部門,國土資源部門按征地協議約定的時間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逾期不支付征地補償費的,國土資源部門不得辦理供地手續,項目不得開工建設。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有權拒絕建設單位動工用地。

第二十三條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以下規定分配使用征地補償費:

(一)過去征地較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征地補償費發展村辦企業,已經安排一部分被征地農民就業、對年齡較大的村民統一發放生活費,原由集體統一上交「三提五統」費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可將在本辦法施行後取得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按區位條件增加的補償費留在村集體,統一安排使用;

(二)能夠通過調整承包土地解決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補償費的30%、按區位條件增加的補償費的30%留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餘部分和安置補助費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確定分配辦法;

(三)集體經濟組織既無力安置被征地農民就業又不能調整土地,採取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安置被征地農民的,除發給安置補助費外,還應將土地補償費的70%、按區位條件增加的補償費支付給被安置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發放安置補助費之前,應綜合考慮年齡、職業、戶口等因素,對發放對象、方式、范圍進行嚴格界定,制定方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實施,並報國土資源部門、鄉(鎮、辦事處)備案;

(四)留在村集體的征地補償費,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應專款專用,專門用於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險,發展二、三產業,興辦公益事業和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或以入股的方式參與經營性項目開發建設,分享紅利;

(五)土地被全部徵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按區位條件增加的補償費應全部用於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安置;

(六)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附屬物、構築物補償費根據補償登記支付給所有者。

第二十四條 征地補償費用實行專戶儲存,其使用管理辦法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集體表決確定,收支情況每半年張榜公布一次,接受群眾監督,並上報國土資源、財政、農經、監察部門和鄉(鎮、辦事處)備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對征地補償費的使用情況提出質詢,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及時給予書面答復。

第二十五條 堅持公開、公正原則,強化征地補償費用的監管。各級政府要組織監察、審計、國土資源、財政、農經、民政等部門對征地補償費的落實、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征地補償費必須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侵佔和挪用征地補償費,不得以征地補償費償還集體經濟組織債務、上交稅款和發放工資等。

第五章 征地程序及有關稅費

第二十六條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附屬物、構築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第二十七條 國土資源部門應對擬征土地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附屬物、構築物的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附屬物、構築物的產權人共同確認。

第二十八條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聽證規定》(國土資源部第22號令)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第二十九條 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市政府在被征地范圍內發布公告,被征地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有效證明材料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徵收農民承包的土地,其征地方案經批准後,國土資源部門應及時將征地批准文件及徵收土地的鄉(鎮、辦事處)、村組、戶名、面積、位置等相關資料抄送給同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由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或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解除或變更土地承包合同。

第三十條 國土資源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三十一條 對補償、安置方案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或委託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被征地單位應按經批準的征地方案的規定,按時移交土地。

第三十二條 徵收耕地的,用地單位應負責開墾補充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用地單位按照土地補償費的1-2倍交納耕地開墾費,並依法交納耕地佔用稅。佔用菜地的,還應按10000元/畝的標准,交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用於蔬菜基地的建設。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要認真做好征地協調工作,確保國家建設順利進行。對無理阻撓徵收土地和拒交被徵收土地的,由國土資源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四條 貪污、挪用、截留、剋扣被征地單位征地補償費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由行政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鄉(鎮、辦事處)、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申請使用國有農用地的,應按法律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土地補償費用及繳納有關稅費,參照本辦法執行。

魚梁洲、月亮灣及漢江、小清河堤防以內的國有灘塗地使用權已收回的,按簽訂的協議執行;本辦法施行後收回的種有農作物和樹木的國有灘塗地,只支付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具體按附件二的標准執行。

第三十六條 各縣(市)和襄陽區可以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區域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由襄樊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襄樊市市區土地徵用補償安置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襄政發[1996]29號)文件同時廢止。在本辦法施行以前經批準的征地項目,按已簽訂的征地協議執行。
襄樊市市區征地補償安置費標准
附件一:
單位:元/畝
地 段 劃 分 年產值 土 地 補 償 費 安 置 補 助 費 按區位條件增加補償費 地 段 綜 合 補 償 標 准
土地
級別 范 圍 蔬菜基地 水田旱地 菜 地
(8-10倍) 水田、旱地
(8-10倍) 有收益非耕地
(5倍) 菜 地
(8-15倍) 水田、旱地
(8-15倍) 有收益非耕地
(5倍) 菜 地 水田、旱地 有收益
非耕地
一級 襄城檀溪村、樊城七橋村、施營村、喬營村、洪溝村小清河以西、高新開發區園林苗圃場范圍內建設用地預留區 2200 1200 17600-22000 9600-12000 6000 17600-33000 9600-18000 6000 25000 60200-80000 44200-55000 37000
二級 襄城營盤村環山路以北、觀音閣村峴山立交橋以北、東門外龐公路、建錦路兩旁及樊城洪溝村小清河以東、賈窪村、王寨村范圍內建設用地預留區 2200 1200 17600-22000 9600-12000 6000 17600-33000 9600-18000 6000 18000 53200-73000 37200-48000 30000
三級 襄城營盤村環山路以南、麒麟村、賈洲村、東門外龐公路南、觀音閣村峴山立交橋以南至水窪村建設用地預留區、鄧城大道兩旁建設用地預留區、黃家村建設用地預留區 1600 1200 12800-16000 9600-12000 6000 12800-24000 9600-18000 6000 12000 37600-52000 31200-42000 24000
四級 隆中風景區、火電廠周圍建設用地預留區、花櫟木店村;柿鋪辦事處所屬各村建設用地預留區、衡庄村和高新區黃家村、余崗村、鄧城村三級地段以外部分、蔡庄、陸寨、原汽車產業開發區建設用地預留區 1600 1200 12800-16000 9600-12000 6000 12800-24000 9600-18000 6000 6000 31600-46000 25200-36000 18000
五級 尹集、卧龍、歐廟、竹條、牛首、太平店鎮集鎮建設用地預留區。 1200 9600-12000 6000 9600-18000 6000 19200-30000 12000

附件二:
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標准明細表
類 別 單 位 補 償 標 准(元) 備 注
青苗費 蔬菜基地 畝 一、二級地段2200 三、四級地段1600 魚塘、藕塘參照此標准
水田、
旱地 畝 1200
灘塗耕地
坡 耕 地 畝 800-1000 魚梁洲、月亮灣及漢江、小清河堤防內種有農作物的青苗補償費按此標准執行
成片苗圃 畝 2500-3000
樹木補償費 果 樹 株 掛果樹80、未掛果樹20 果樹栽培密度應符合栽培技術規范
其 它 樹 株 直徑2-9cm、5-10
直徑10-19cm 20-30
直徑20cm以上 40-50

附件三:
附屬物、構築物拆遷補償標准
名 稱 單 位 補償標准(元) 備 注
棚 子 M2 30 磚牆棚子
豬 圈 M2 10-20 有水泥地坪帶棚子
(含圍牆)
廁 所 個 100
雞 籠 個 20
壓水井 口 300-400 河地水井300,崗地水井400
灶 台 個 50-100 單灶50,雙灶以上100
圍 牆 M2 5-20 土圍牆5元、石頭圍牆10元、單磚12元、掛斗15元、雙磚20元
貯水池、
化糞池 M3 30 磚混砌築水池
蔬菜大棚 M2 8 有架有膜
4 有架無膜
道 路 M2 沙石路20
M2 瀝青路40
M2 水泥路50
硬化水渠 M3 30
墳 墓 座 土 墳 200 、磚 墳 500
機 井 座 崗地機井20000-30000 、河 地 機 井 15000-20000 、長 期 不 用 3000-5000

閱讀全文

與西氣東輸賠償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