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電子書傳閱侵權

電子書傳閱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31 11:33:29

Ⅰ 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

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電子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電子書既可以拿在手持閱讀設備上瀏覽,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那麼傳播付費下載電子書是否侵權?版權侵權購買書籍僅僅是取得書籍的所有權,未與著作權人形成合意並且明確授權或者依據著作權人單方意思許可或者轉讓權利的,並不意味著附著在書籍載體上的著作權也一並概括或者具體的轉移。假設在沒有《著作權法》第22條對於合理使用的規定,那麼將書籍電子版復制若干並利用信息網路傳播的行為可能觸犯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復制權,根據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定,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電子書籍因其載體的特殊性,於沒有版權保護措施的狀況下,致使復制書籍內容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便利。並且一旦復製成本下降,則導致著作權人包括發行在內的經濟利益極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作為對著作權利人的救濟,法律明文規定,權利人未許可他人復制或者轉讓復制權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實施針對其作品的復制行為。另外,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二)個人不同於私人,前者是指行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後者則指代他者,通過交互方式(信息網路傳播方式)傳播作品給公眾,囑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屬於所謂的私人使用,但並非著作許可權制意義上的個人使用。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Ⅱ 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官方網路上公布的可自由下載的文檔,如果下載後私底下傳閱算違法嗎

不算。即使可自由下載,則任何人可以閱讀。

Ⅲ 我從亞馬遜購買一本電子書然後放在淘寶賣,這樣是不是侵權了

當然,你可以閱讀,但不能傳播。

Ⅳ 讀者下載盜版電子書自己閱讀侵犯著作權嗎

  1. 看盜版書的讀者大多都不是很富裕的,有便宜的書(網上免費)當然不會買貴的書了。再說,若那個人是你書的讀者你好意思起訴?

  2. 看盜版書的讀者,即使作者起訴了讀者,也沒有多少錢的,就下一本盜版的電子書,侵犯作者一次復制權,能有多少錢?

  3. 就算不是為了錢,作者討厭有人白看他的書,那麼作者這么找下載盜版書的讀者?就算是通過種種手段找到了下載盜版書的讀者,讀者也可以說是不知道那個網站是非法的。雖然 「不知道」也是非法,但是呢,最多隻罰非法復制一次的錢。

  4. 如果,讀者下載的盜版電子書是,朋友傳給他的,該讀者就不是侵權。


Ⅳ 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侵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一個嶄新的概念電子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電子書既可以拿在手持閱讀設備上瀏覽,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大部分電子書是需要付費下載的,那麼將這些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侵權?今天小編就為你解答這個疑問。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侵權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侵權:購買書籍僅僅是取得書籍的所有權,未與著作權人形成合意並且明確授權或者依據著作權人單方意思許可或者轉讓權利的,並不意味著附著在書籍載體上的著作權也一並概括或者具體的轉移。假設在沒有《著作權法》第22條對於合理使用的規定,那麼將書籍電子版復制若干並利用信息網路傳播的行為可能觸犯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而復制權,根據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定,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電子書籍因其載體的特殊性,於沒有版權保護措施的狀況下,致使復制書籍內容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便利。並且一旦復製成本下降,則導致著作權人包括發行在內的經濟利益極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作為對著作權利人的救濟,法律明文規定,權利人未許可他人復制或者轉讓復制權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實施針對其作品的復制行為。同理,讀者或者電子書籍的所有人,在前述情形下,也不得將作者作品通過網路上傳至伺服器、網路硬碟或者其他網路空間。否則著作權利人有權要強求停止侵權行為並請求賠償損失。但根據現行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個人」不同於「私人」,前者是指行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後者則指代「他者」,通過交互方式(信息網路傳播方式)傳播作品給公眾,囑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屬於所謂的「私人使用」,但並非「著作許可權制」意義上的「個人使用」。一字之差大異其趣。從邏輯上言,唯有「復制」及「演繹」行為能滿足「個人使用」的「個人」要件,因為這些行為均可由行為人「個人」完成;而對「發行」、「出租」等廣義上的「公眾傳播權」的限制,均無「個人使用」條款的適用餘地。因此將作品通過互動式傳播給特定人,因為對象並非是「公眾」,所以並未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也就沒有探討是否滿足「個人使用」的必要了。換言之,只要作品在信息網路環境中只能被特定少數人獲得,則並沒有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需注意:首先,讀者通過將電子書籍通過網路提供給好友借閱,這一行為本身即涉及作品在電腦硬碟或者上傳至網路郵箱等伺服器這一有形載體中再現其內容,客觀上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行為。這與讀者主觀認為是借閱或者贈與無關。其次,對於不同種類的書籍,適用的保護並不同。如果是尚在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則依據上述通過對作品的合理使用,可以不視為對著作權的侵犯。如是已經不受著作財產權保護的作品,如原版本的《三國演義》(不包括對三國演義的注釋本),則只需尊重作者署名、不對作品進行修改或者不對作品進行惡意歪曲篡改,則可以任意復制、傳播或者其他方式使用此類作品,因為已不在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內,不涉及侵犯著作權,也無需藉助第22條「合理使用」條款抗辯。

Ⅵ 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一個嶄新的概念電子書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電子書既可以拿在手持閱讀設備上瀏覽,也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閱讀。大部分電子書是需要付費下載的,那麼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呢?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購買書籍僅僅是取得書籍的所有權,未與著作權人形成合意並且明確授權或者依據著作權人單方意思許可或者轉讓權利的,並不意味著附著在書籍載體上的著作權也一並概括或者具體的轉移。假設在沒有《著作權法》第22條對於合理使用的規定,那麼將書籍電子版復制若干並利用信息網路傳播的行為可能觸犯作者的信息網路傳播權與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根據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12)項的規定,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而復制權,根據第10條第1款第(5)項的規定,是指: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電子書籍因其載體的特殊性,於沒有版權保護措施的狀況下,致使復制書籍內容在網路時代變得更加便利。並且一旦復製成本下降,則導致著作權人包括發行在內的經濟利益極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作為對著作權利人的救濟,法律明文規定,權利人未許可他人復制或者轉讓復制權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實施針對其作品的復制行為。同理,讀者或者電子書籍的所有人,在前述情形下,也不得將作者作品通過網路上傳至伺服器、網路硬碟或者其他網路空間。否則著作權利人有權要強求停止侵權行為並請求賠償損失。但根據現行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的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個人」不同於「私人」,前者是指行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後者則指代「他者」,通過交互方式(信息網路傳播方式)傳播作品給公眾,囑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屬於所謂的「私人使用」,但並非「著作許可權制」意義上的「個人使用」。一字之差大異其趣。從邏輯上言,唯有「復制」及「演繹」行為能滿足「個人使用」的「個人」要件,因為這些行為均可由行為人「個人」完成;而對「發行」、「出租」等廣義上的「公眾傳播權」的限制,均無「個人使用」條款的適用餘地。因此將作品通過互動式傳播給特定人,因為對象並非是「公眾」,所以並未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也就沒有探討是否滿足「個人使用」的必要了。換言之,只要作品在信息網路環境中只能被特定少數人獲得,則並沒有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關於傳播付費下載的電子書是否構成侵權?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Ⅶ 古籍上傳到百度閱讀收費會侵權嗎

如果是古籍善本原版掃描上傳不會侵權,因為沒有版權。但是如果是某出版社影印的書上傳就可能會產生侵權問題。

Ⅷ 把網站的文章整理成電子書侵權嗎

1、作為個人資料使用的,不侵權。

2、如果放在論壇供人下載,雖然是免費下載的,對於編內輯者來容說可能不是侵權,但對於網站或是論壇壇主來說,有以此招徠廣告的嫌疑,可能會被認定為不是「免費」,有可能涉嫌侵權。

補充:
1、你自己的原創文章肯定是不會侵權。

2、其他人的文章,只要你註明出處、作者、在「整理」時不對原作改動、而且原作者或是原發表作品的網站沒有過聲明不準轉載的,我認為你也沒有侵權的嫌疑。
3、但如果原作者或是原發表作品的網站有聲明不準轉載:你還是侵權。

4、作品的著作權,包換人身權(署名權、發表權、整理修改權等)、和著作財產權(即將作品復制、發行、出租、展覽、放映、播放、表演、在網上傳播等),侵犯了哪一項都屬於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只是處罰方式不同。

Ⅸ 免費下載電子書的網站算不算不違法

網站提供網路下載服務必須經過作者同意以及支付相關費用。如果您是在正規的網站下載的,那麼說明網站已經做到上述工作,這樣的話您單純下載的行為是不構成侵權的,但是如果您非法傳播,那就另當別論了。

Ⅹ 電子版圖書轉載的侵權問題

構成侵權。即使是通過正當渠道買來的圖書,除了自己使用,閱讀,充分享有相關的財產權益,比如出租,轉賣之外,也沒有復制權和信息網路傳播權呀。

閱讀全文

與電子書傳閱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