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居民樓用地紅線侵權案例

居民樓用地紅線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1-31 08:58:47

㈠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1)居民樓用地紅線侵權案例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㈡ 他人我用地紅線內建房是侵權嗎

既然在你的用地紅線范圍內,那麼該土地的使用權就應當歸你,他人在該土地上建房,既屬於違法用地行為,也侵犯了你的土地使用權。

㈢ 在小區紅線內的商鋪佔用小區公共用地進行經營,違法嗎

擅自佔用的,當然是違法的。
公攤面積屬於全體業主共同所有,享有共同佔有專、使用、收益屬的權利。無論第三方對於公攤面積的營利性或非營利性使用,都應當經過全體業主的同意。
其中的業主,雖然有份,但不能獨占,且不得侵犯其他業主的權益。

㈣ 住房遮光補償問題案例

樓主,實話說目前沒有關於陽光權賠償的統一標准,但是各地法院都有相關賠付案例,具體你可以找房屋所在地當地律師咨詢和聘其訴訟。

找些相關資料你看看吧,或許有幫助。
北京的陽光權糾紛曾規定一次性賠償800-2000元,長沙賠過110元/平方米,天津賠過120元/平方米,荊州則給5戶居民每人每天補貼了1.12元的電費。

『北京律師協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委員陳旭』不同的地區大家有不同的判法,大家有自由裁量,所以從立法上來講的確有這個問題,有沒有一個非常科學准確的數字就是說因為我影響到你採光了,客觀上給我造成其他潛在的不能量化的損失怎麼來彌補。還有些市民覺得,光是賠償沒什麼意義,怎麼才能消除侵害才是最重要的。專家建議物權法雖已頒布,但關於陽光權的具體侵權責任應在今後出台的實施細則中加以明確。

沈陽市出台《沈陽市居住建築間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規定》

從今年1月1日開始,每平方米最多補償可達700元

鐵西區興順街287號和297號居民樓陽光被擋,有16戶居民起訴到法院討要陽光權。但是,一審時他們因為沒有提交擋光鑒定報告,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採光權損害的依據是什麼?究竟該如何賠?按什麼標准賠?本報曾在去年2月23日對此案例予以關注。今年1月3日,記者獲悉:居民們在二審時打贏了官司,他們按房屋的貶損價值獲得了賠償。

房屋擋光

居民討要陽光權

2001年10月,遼寧金鵬房屋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金鵬公司)在鐵西區興順街287號和297號居民樓東側開發建設三幢「沈陽工業大學博士樓」。從大樓開始打地基時起,兩棟樓的居民就擔起心,新建的樓會不會擋我們的光啊?等大樓快建好時,居民們發現,朝東房屋的陽光越來越少了。在一次次與開發公司和大學交涉後,事情最終有了轉機。

2002年8月21日,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鐵西分局和沈陽工業大學聯合下發通知,通知住戶到金鵬公司與協調小組共同商討擋光補償事宜。居民於孝仁說:「他們給出了具體的擋光補償標准,即按朝東的每個窗戶計算,6樓頂樓住戶補償2000元,往下每層樓加1000元,與博士樓西山正對的窗戶另外補償3000元。」這樣算來,一家最多補償也不會超過1萬元,很多家都要了補償款。

但還是有16戶居民沒有妥協,而是尋求法律途徑討要陽光權。

遭遇敗訴

因不提供擋光鑒定

2004年4月28日,受鐵西區人民法院委託,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對起訴的居民的住宅居室實際日照採光時間進行了鑒定。

當年6月8日,鑒定結果出來,最少的一戶採光時間僅為5分鍾。但居民們對鑒定結果都不滿意。279號樓143戶的陳女士說:「我們家的陽光連一分鍾都沒有,怎麼能算出有35分鍾呢?計算採光時間應該從滿屋都有陽光的時間計算。」279號樓243戶的肖景政說:「給我們測量的採光時間是116分鍾,我們不能接受。聽說採光權賠償是按2小時標准賠償,那樣的話,可能就只賠償我們4分鍾的損失了。可是我們的損失大了,我要求賠償4萬元。」於孝仁則稱:「我要求賠償我的補鈣營養費、房屋使用權貶值損失、電費等,合計10萬余元。」

由於這些居民對於以上事實並沒有拿出有力證據,因此在2005年12月31日,鐵西區法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判決駁回他們的訴訟請求。

獲得賠償

依據房屋貶損價值

隨後,肖景政和其他住戶都提出了上訴。2006年12月,法院二審時,他們無奈地提出將此前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的鑒定報告作為證據,並申請對因擋光而導致的房屋貶值進行鑒定。經市法院委託,遼寧新十方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針對房屋貶值作出估價報告。其中鑒定結論中,肖景政的房屋因擋光而造成的價值減損為16125元——這也成了法院判決賠償的最終依據。

市法院認為,居民肖景政的居室在大寒日實際日照採光時間為116分鍾,低於《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所規定的滿足2小時的日照採光時間,三幢博士樓已對肖景政房屋構成擋光。該鑒定報告雖然不是新證據,但是考慮到擋光的事實確實存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的規定,法院對於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出具的鑒定結論予以採納,判決遼寧金鵬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沈陽工業大學賠償肖景政因擋光而造成的房屋貶值損失16125元;其他日照採光時間不足2小時的居民也都獲得了賠償。

最新說法

每平方米最多賠700元

市法院民二庭的關雲光法官說:過去由於法律法規對採光權侵害的賠償規定太籠統,因此,侵害採光權、通風權要求賠償損失的案件,在法律上遇到的難點很多。僅從審判角度,按什麼標准賠就是一個大難題。住宅樓被遮擋陽光和阻礙通風的現狀,究竟對住戶身體產生多大的影響,誰也說不準,而且各家人口不同,年齡不一樣,怎麼賠償因缺少陽光的身體損害?法官在裁判中一般會根據房屋實際貶損價值進行判決。

不過,從今年1月1日開始,我市對擋光補償有了明確的標准。新出台的《沈陽市居住建築間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規定》規定,確因用地條件限制,新建建築遮擋周邊原有住宅,達不到大寒日2小時標準的,在辦理規劃審批手續前,建設單位可與被遮擋戶協商,按市場評估價格進行貨幣購買住宅或房屋換住安置。如協商不成的,建設單位與被擋光居民可按不同區域級別、不同遮擋時間進行劃分,給予每平方米260元——700元不等的一次性經濟補償。也就是說,從現在起,要是您家百平方米的住宅被擋光,那麼最多可獲得7萬元的經濟補償。 本報記者 周賢忠

(沈陽日報)

㈤ 國土資源局的兩家分界決議,能不能當證據,起訴鄰居越紅線侵權

完全可以作為證據。國土資源局的決議認定具有法律效力。

一【主管機關的書面決議內具有法律效容力】
國土資源局屬於國家土地主管機關,對土地使用權的合法性的認定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土地分界准確、認定合法,其出具的決議書具有重要的證據意義。

二【《民訴法》規定的證據范圍】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㈥ 地下室部分在用地紅線之內;但超出建築控制線。這符合規范嗎

地下室是可以超出建築紅線的(在用地紅線內),同時回答一下一樓的內相關問題,首先地下室距容道路紅線距離不小於埋深的0.7倍,同時最小距離不小於3米,二者取大者(這個看各地具體城市技術條例)

按照規范要求,您這種情況的地下室是不可以超出紅線的。不僅如此,要看是什麼建築,因為對具體的建築,地下范圍距離紅線的尺寸也有要求。比如高層建築的地下,至少要有5米的距離。
建築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築突出物為:
——地下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包括結構擋土樁、擋土牆、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等.
規劃用地紅線是不能超的,要距離用地紅線5m,留足地下室開挖放坡的空間,可以超建築退紅線

㈦ 規劃用地紅線的相關規定

用地紅線和建築控制線不是一回事,個別構件可以伸出紅線,相關規定見: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4.2 建築突出物
4.2.1 建築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築突出物為:
——地下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包括結構擋土樁、擋土牆、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等;
——地上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台階、坡道、花池、圍牆、平台、散水明溝、地下室進排風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採光井等;
——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的管線、隧道、天橋等市政公共設施外的其他設施。
4.2.2 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許突出建築構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調機位,突出的深度不應大於0.50m;
2)2.50m以上允許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度減1m,並不應大於3m;
3)3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應大於2m;
4)5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於3m。
2 在無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許突出建築構件:窗罩,空調機位,突出深度不應大於0.50m。
3 建築突出物與建築本身應有牢固的結合。
4 建築物和建築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調冷凝水及從其他設施排出的廢水。
4.2.3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用地紅線范圍內另行劃定建築控制線時,建築物的基底不應超出建築控制線,突出建築控制線的建築突出物和附屬設施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劃的要求。
4.2.4 屬於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響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包括公共電話亭、公共交通候車亭、治安崗等公共設施及臨時性建築物和構築物,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可突人道路紅線建造。
4.2.5 騎樓、過街樓和沿道路紅線的懸挑建築建造不應影響交通及消防的安全;在有頂蓋的公共空間下不應設置直接排氣的空調機、排氣扇等設施或排出有害氣體的通風系統。

㈧ 房產證上的宗地圖上的紅線是區域劃分線嗎

應該是的,是用地紅線,也是相應的區域劃分線。

㈨ 什麼是用地紅線

  1. 用地紅線是圍起某個地塊的一些坐標點連成的線,紅線內土地面積就是版取得使用權的用地范圍權。

  2. 與建築紅線相比,用地紅線詞義明顯寬泛。只要是在所屬用地紅線內的施工,都不受外界的影響(噪音、粉塵方面的污染除外)。

  3. 舉例:

    如果建築遠離城市或道路,建築豎向(不包括地上一層)可以不受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的約束,建築可以做成倒錐形的結構,下小上大的形式,是解決用地面積緊張的一種方法。

閱讀全文

與居民樓用地紅線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