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肖像權侵權構成要件

肖像權侵權構成要件

發布時間:2021-01-30 22:58:42

『壹』 試述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及其抗辯事由

構成要件: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回不得以答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抗辯事由:沒有侵害肖像權,經過同意 沒有商業用途 公益活動

『貳』 怎麼樣才算侵犯了肖像權

我國《民抄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於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於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叄』 侵犯肖像權與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分別是什麼

侵犯肖像復權:1、醜化、2、盈制利。
隱私內容:1、私人領域(日記、書包、住宅等)2、私人信息(地址、電話、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3、個人私事(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
中學八年級政治下冊課本

『肆』 侵犯肖像權構成要件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及相關的規定,侵害肖像權應當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未經本人同意,即沒有經過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換句話說,使用他人的肖像必須經肖像權人本人的同意。本人同意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可以採用兩種方式:

(1)本人單方面授權給他人而使他人有權使用自己的肖像,但應當對使用的時間、地點、方式及范圍等做出明確的限制;

(2)本人通過與他人訂立肖像權使用合同而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但對使用肖像是有償還是無償以及時間、地點、方式、范圍、是否允許第三人使用等做出明確的約定。另外,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肖像使用問題,應當徵得其監護人的明示同意。

2、非法利用他人的肖像。所謂的非法利用是指未取得他人同意而非法再現他人肖像的行為,包括商業性的利用和非商業性的利用。包括:

(1)未取得本人的同意而非法製作他人的肖像;

(2)未取得他人同意而非法使用他人的肖像,如將他人的肖像製作成圖片予以出手、製作廣告及商標等;

(3)惡意毀損、醜化他人的肖像,如將他人的肖像製作成漫畫醜化他人肖像以及在網路上修改他人的肖像將他人醜化等。

3、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根據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侵害肖像權的侵權責任是過錯責任,而不是嚴格責任。也就是說,侵害他人肖像權的人主觀上應當具有過錯才能承當侵權責任。過錯包括過失和故意。但是,在侵權行為人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而以營利為目的而使用他人肖像時,可以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

4、侵權行為造成了損害後果。侵害肖像權的行為只有造成了損害後果,行為人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損害的後果包括財產損害後果和精神損害後果。

(4)肖像權侵權構成要件擴展閱讀:

肖像及肖像權的概念: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所謂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雕塑等各種藝術形式而使公民(自然人)的面部特徵在物質載體上再現的視覺形象。其特點是:

(1)個人性,即肖像必須是個人的形象,並為個人所有;

(2)面部性,即肖像主要是自然人面部特徵及其再現;

(3)再現性,即通過繪畫、攝影、雕塑等各種藝術形式而使公民(自然人)的面部特徵在物質載體上再現(「鏡中人」),比如照片、繪畫作品等等;

(4)客觀性,即通過攝影、繪畫、雕塑等藝術手段創造出來的肖像必須是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人的面部特徵的反映,而不是虛擬的人;

(5)可辨認性,即通過某種藝術手段再現的個人的肖像必須是能夠被人們辨認為具體的某個人。

(6)人格性,即肖像可以可以使肖像人與其他人相區別,並且體現了肖像人的人格尊嚴和人身利益,常常與肖像人的個人隱私、名譽產生緊密聯系。所謂「肖像權」是指以肖像所體現的人格利益及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民事權利,它直接關繫到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及其形象的社會評價,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一項重要的具體人格權



『伍』 肖像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肖像權。肖像權,是指公民通過各種形式在客觀上再現自己形象而享有的專有權。肖像作為公民的形象標志,與姓名一樣是標明特定自然人的符號,反映特定自然人的形象特徵,直接關繫到自然人的人格尊嚴與社會評價,與自然人的人格不可分離。因此,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在藝術作品中再現其形象,是否同意其他社會組織或個人使用其肖像。

肖像權的內容有:

1.形象再現權,即公民享有通過造型藝術或其他形式來再現自己形象的專有權,通常表現為肖像的決定權和實施權。公民有權自己擁有其肖像,排除他人未經同意製作、取得其肖像,並有禁止他人侮辱、毀損其形象的權利。

2.肖像使用權,即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允許將其肖像進行展出、傳播、復制、用作商標或進行廣告宣傳。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在紙張、書籍、報刊、網路等載體中使用其肖像。

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因此,對公民肖像權的侵犯需具備兩個構成要件:其一,使用公民肖像未經其同意;其二,以營利為目的進行使用。

對公民肖像權的保護也有一定的限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或為了科學藝術上的目的,或為了宣傳報道而製作和使用公民的肖像,可以不徵得公民同意,但同時不應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為了職務上的目的或公共利益而依法製作、使用他人肖像的,則無須通過本人同意,如通緝逃犯,張貼尋人啟事等。

公民肖像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賠償損失,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陸』 媒體侵犯肖像權的抗辯事由有哪些

構成要件: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專意,不屬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抗辯事由:沒有侵害肖像權,經過同意 沒有商業用途 公益活動

『柒』 關於肖像權的法律問題

如果你將女同學的照片和鴕鳥的圖拼接,並在班裡傳播,你就單單不是侵內犯肖像權的問題了,你的行為容已經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的規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應承擔治安行政責任。
如果你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依法不執行拘留。
相關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捌』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玖』 什麼是肖像權

肖像,是指以一定的物質形式再現出來的自然人的形象,肖像權就是自然人享有的以其肖像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權利。它的內容包括:肖像擁有權、製作權以及肖像的使用權等。

(1)肖像是自然人包括面部在內的外部形象的再現,但如果表現為側面或其他部位,只要社會一般人能拒以判斷其身份的也構成肖像 (2)是通過造型手段再現的視覺形象,用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不屬肖像 (3)必須固定在物質載體上,為人所社會一般人能拒以判斷其身份的也構成肖像 (2)是通過造型手段再現的視覺形象,用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不屬肖像 (3)必須固定在物質載體上,為人所支配,如照片、錄象等。

與其他人格權相比,肖像權的客體本身具有一定的財產利益因素,即可因使用而產生經濟效益,在肖像的人格利益上,有精神利益,也有財產的利益,尤其是財產的利益甚為明顯肖像權是自然人的人格標識,反映的是自然人的外貌屬性,其基本內容包括三項:一為製作專有權,表現為自己可以隨時通過任何形式製作肖像,他人不得干涉,還表現為有權禁止他人非法製作自己的肖像;二為使用專有權,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這里還附屬包含了肖像權的使用權的轉讓權;三為利益維護權,除權利人之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義務。
在肖像權侵權的確認上,根據民法通則100條「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只有兩個構成要件,第一個條件在實務上有時保護過寬,似乎任何時候都要經本人同意,增加一條不具「阻卻違法事由」三個。關於「阻卻違法事由」,它是指雖然實施了法律原則上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但是卻具有法律特別規定的不構成違法的事由,因而使實施的該行為成為合法的行為,因而阻卻了違法性。主要包括:
①公益性:為維護社會需要,如先進任務照片展覽,不文明行為拍攝並公布批評,通緝逃犯;
②本人利益:刊登尋人啟事;
③新聞性:新聞報道,肖像權淹沒於集合、隊列、儀式中,不得主張肖像權,同理集體照片中的個人不得主張照片肖像權;
④為記載特定公眾活動,使用參予者肖像,參予就等於承諾肖像權被人使用。
相反,「以營利為目的」的要件,但這一觀點對保護公民合法權益有時太窄。例如有的人非法使用他人肖像(如:故意使用廣角鏡照嘴「獠牙」與野豬像放在一起),並不是為了贏利,同樣構成侵權行為。所以可以在加上「但有侮辱性使用肖像例外」這一限制。總結肖像權侵權的實務上構成要件為: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侮辱性使用除外),不具「阻卻違法事由」。

『拾』 關於肖像權的法律法規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拓展資料

肖像權的內容

1、肖像製作專有權

就攝影而言,即通過照相將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膠片、相紙或其他物質載體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轉化為肖像的全部過程。

2、肖像使用專有權

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質載體上(製作出來),使獨立於世,可以為人們所支配、利用。盡管肖像的利用價值有普遍的意義,但享有使用專有權的只能是肖像權人。

3、肖像利益維護權

肖像利益是公民專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和侵犯。

閱讀全文

與肖像權侵權構成要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