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權責任法案例分析
答:對乙的損失應當由丙承擔,丙是這些行為的受益者,應對維護該權益的損失方承擔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1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
2. 意外火災給鄰居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賠償
自家失火造成鄰居受災,自己是否需要承擔責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根據《中內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容則(最新修訂)》第三十一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關鍵還要看起火的原因是否在於鄰居的過錯,通過消防部門的火災原因認定書來確定責任。
如果鄰居確實有責任,應當承擔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的民事責任。如果火災的發生是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責任的原因造成的,那麼就不需要賠償。所以,當遇到房屋失火殃及他人時,雙方就賠償責任應該等待消防部門的火災原因認定書出來再做定論,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爭執同時也可以更快的解決賠償問題。
(2)消防侵權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 請問因火災殃及他人,造成財產損失如何賠償
肯定是要全額配給人家了。你也可以找到火災發生的原因。如果是別人人為毀壞,你可以讓那個人賠償。這個可能還會涉及到放火罪。
4. 火災起火原因不明,如何承擔賠償責任求解
一、本案火災原因不明的幾種情況
火災事故不同於一般的刑事案件,它具有特殊性。火災現場容易遭到破壞,這和破壞作用,往往使火災現場能反映出起火部位、起火點、起火物和起火源的痕跡物證遭到破壞,致使在原來痕跡物證的基礎上又留下新的痕跡物證,從而使火災現場更加復雜化;火災調查過程中,要再現火災的發生過程是一個逆推理過程。在推理過程中,由於痕跡物證被破壞或燒毀,推理過程便容易受阻而中斷,這體現了火災的發生與起火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的隱蔽性。這和火災現場復雜性,隱蔽性的特點,給火災原因調查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甚至在有的火災現場,根本不容易找到起火原因的痕跡物證,從而出現了火災原因不明的情況。
1、 火災現場被破壞
火災現場是指發生火災的具體地點和留有與火災有關的痕跡物證的一切場所。火災現場被破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火災本身的破壞作用所致、火災撲救所致、人為的破壞。
2、起火點清楚,火源及起火物不清楚
通常情況下,火場燃燒最嚴重的部位是起火點。本起火災根據福州市倉山區公安消防大隊針對2007年7月9日凌晨發生的火災,作出的調查報告中,雖然認定起火點是在被告處,但該起火點與原告公司緊距離50公分。但並沒有查出誰對該起火災負有責任。構成火災事故的責任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是行為人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范。如有上述違規行為引起火災的行為人應承擔火災責任。(2).必須是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即故意或過失引起火災。
二、原因不明,被告是否對原告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火災的發生,總有其一定的原因。然而,由於火災現場的復雜性、破壞性,火災證據的隱蔽性,因此,並非每起火災都能查清其起火原因。那麼,「火災原因不明時,火災責任能否認定呢」?這是當前火災調查所面臨的一個爭議的話題,也可以說是一個難題。就此問題,筆者認為,既然消防部門認定此起火災原因不明,也沒有追究任何人對此起火災負有責任,因此,被告不應對原告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5. 由於自己抽煙原因火災影響他人財產損失負法律責任
抽煙造成火災的。根據性質不同,如失火或縱火的不同,構成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1、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導致火災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根據《消防法》第64條第2項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2、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導致火災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根據《刑法》第115條第2款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應追究失火罪,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民事責任。
火災,無論是失火還是縱火,行為人都要承擔民事侵權的責任。火災事故損害賠償的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對於火災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應當適用全部賠償原則。即財產損害賠償的數額以所造成的客觀損失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這種客觀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2、依據什麼標准來確定間接損失。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間接損失也要堅持對「可得利益」的賠償,這就需要對可得利益的准確確定。只要確定了是可得利益的損失,就應當賠償。可得利益的喪失,就是在正當情況下應當得到的財產利益由於火災事故而沒有得到。按照這樣的標准確定了的間接損失,就應當全部賠償。
2、財產賠償原則。對純粹的財產損失,應當予以財產的賠償。對於人身損害的賠償,也應當以財產的方式賠償。對於人身損害造成的精神損害,也還是要以財產的形式賠償。舍此沒有其他的賠償方式。
3、考慮當事人經濟狀況原則。
在賠償的時候,如果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確實有限,全部賠償實際損失可能會給當事人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難,那麼就可以對賠償的數額進行衡平,確定適當的賠償數額進行賠償,而不至於讓當事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以後,生活陷入極度的困境。法官應當根據當事人的實際經濟負擔能力,按照這一原則的主旨,確定對當事人賠償責任的減輕程度。
4、其他賠償原則。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還要適用過失相抵和損益相抵的原則。受害人在火災事故構成中有過失(即混合過錯)的情況下,應當實行過失相抵,即加害人只對自己過錯引起的(或者無過錯的情況下自己的行為引起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受害人自己過錯造成的損失,應當由受害人自己承擔。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需要建立多種分擔火災事故損失的制度。
三、保險救濟:
在火災事故責任中,僅僅依靠侵權行為法的調整,容易出現損失無法得到全部賠償的問題。如果對火災事故進行保險,發生火災後,保險人能夠迅速以保險基金組織賠償,以彌補侵權責任制度確定責任過程中的拖延和侵權責任人賠償能力有限的缺陷。通過分散危險,既能迅速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又避免了使侵權行為人因負擔巨額賠償而陷入窘迫狀態,更好的起到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6.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24條的問題
《侵權責任抄法》第二十九條襲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木材自燃不是你的故意行為造成也不是過失行為造成,應當屬於不可抗力。你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二十四條所說的公平原則是指當事人雙方絕無過錯的情況適用,而你是受雇於老闆,不應是公平原則適用的當事人,當事人只能是老闆和木材廠。
拖欠工資屬僱主不履行勞務合同的義務,理應支付你報酬。
所以,我認為你應當勝訴,同時建議你反訴,反訴老闆不支付報酬。
7. 消防隊救火時,間接性導致他人死亡,是否應當追究其侵權責任
消防隊在救火的時候,在用有限的時間去爭取救那些在火場中的人這個責任很難追究的。
8.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是什麼
需要證據能夠證明誰的責任,按責任大小確定賠償的范圍或金額。
9. 火災撲滅後,為隱瞞、掩飾起火原因、推卸責任,故意破壞現場或者偽造現場該如何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指使或者強令他人違反消防安全規定,冒險作業的;
(二)過失引起火災的;
(三)在火災發生後阻攔報警,或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及時報警的;
(四)擾亂火災現場秩序,或者拒不執行火災現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壞或者偽造火災現場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查封的場所、部位的。
(9)消防侵權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北京:養老院失火傷人毀現場
74歲下肢癱瘓老人陳某在養老院期間因房間失火全身大面積被燒傷,一個多月後不治身亡。事發後,其家人將陳某入住的朝陽區聖澤峰老年公寓告上法庭。
庭審中,被告認為,陳某不聽勸告在房間內抽煙引發火災,應自行擔責。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朝陽法院一審判處被告賠償死者家屬56萬余元。
2007年8月,陳某因下肢癱瘓由家人送往朝陽區聖澤峰老年公寓。2014年3月14日下午3點左右,陳某居住的房間內發生火災,陳某被燒傷。
工作人員發現火情後,將陳某救出並送往醫院急救。其間,老年公寓墊付了5萬元醫療費。經診斷,陳某燒傷面積達45%,全身多處、輕度吸入性損傷等。同年4月25日,陳某因雙肺感染、呼吸衰竭死亡。
據悉,陳某房間的火情被工作人員自行撲滅,護理人員將火災現場打掃清理,並將過火的床墊拿到院外。清理火災現場後,養老院通知家屬,家屬當晚11點半報警。事後,消防部門對火災進行了調查,但並未對事故原因作出認定。
消防部門拍攝的失火現場照片顯示,著火部位主要在床的外側靠近床頭櫃處,床頭櫃上放有煙灰缸,著火的物品主要是陳某使用的床墊和被褥,木床和床頭櫃有部分陰燃,靠近床頭的牆壁被熏黑。此外,房間內放置有部分未開封的香煙及數個打火機。
因與養老院多次協商未果,陳某的妻子和女兒將對方告上法庭。她們認為,由於被告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陳某被燒傷後不治身亡。對此,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故起訴要求對方支付醫療費、喪葬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56萬余元。
聖澤峰老年公寓認為,火災非因被告故意或過失導致,事發後被告盡到了足夠的安全保障義務。就本案來說,陳某所住的房間所有電器只有電視和飲水機,所有電器和插座均無燒毀或異常現象。房間內沒有被告添加的任何起火或引火物。
通過現場能看到,過火面積很小,可以准確判斷起火點在地面靠近床腳之處。加之床頭櫃上有煙蒂,置物架上有香煙,當時室內無他人,不難推斷起火原因為陳某所致。在此情況下,被告對起火原因不存在過錯,自然不需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陳某的護理人員在接受消防部門調查時曾表示,當天下午,院長巡查房間時未發現異樣,但過後她看到走廊有煙,發現陳某房間起火,之間有十幾分鍾。
她說,老人平時經常吸煙,工作人員口頭提示過,房間里也貼著提示,但對方不聽。老人單獨居住,房間里有應急呼叫設施,但事發後沒人拉響或呼喊。
法院認為,被告作為專門從事養老服務的法人單位,應當對入住老人的人身安全盡到相當的審慎注意義務,如未盡到而造成入住老人受到損害,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本案中,被告雖在火災發生後對陳某實施了一定的救護措施,但根據消防部門的調查及法院查明的事實,難以認定被告在平時對於火災發生的安全隱患完全盡到應盡的審慎注意義務。
由於被告將火災現場破壞,且從其舉證亦難以認定其在火災發生後盡到了及時報警的義務,從而導致火災原因難以認定,故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雖然陳某平時有抽煙的習慣,但由於被告將事故現場破壞,故對於火災原因是否因陳某抽煙引起,無法查清,故對被告辯稱火災系由於陳某抽煙引起的抗辯意見不予採信。
陳某因火災而受到損害進而死亡,確實給原告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法院結合被告的過錯程度及其事發後的行為對此酌情支持。
最終,一審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56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