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代為履行侵權

代為履行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30 01:00:23

A. 債主收賬把欠賬人的車開走算違法嗎

債主收賬把欠賬人的車開走算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屬於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佔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也不同於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佔罪在中國刑法史上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就是在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中也沒有使用「侵佔」一詞。因而在確定侵佔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對「侵佔」一詞進行分析,因為「侵佔」是侵佔罪罪名中的關鍵詞,它代表了侵佔罪的主要內涵。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1)代為履行侵權擴展閱讀:

債主收賬把欠賬人的車開走違法案例:

這份判決書顯示,2014年5月和7月,經本案被告人張某介紹並作為擔保人,被害人趙某分別向崔某和袁某借款人民幣12萬元、20萬元。然而,趙某此後一直沒有歸還這兩筆借款。多次催債未果後,2015年7月3日,

被告人張某和債主袁某等人到趙某居住的酒店,由張某上樓,趁人不備將放在趙某駕駛員處的汽車鑰匙拿走,交給袁某的司機,隨後,袁某及其司機將趙某停放在辦公樓下的一輛無牌黑色賓士ML63越野車開走。

趙某發現車輛被開走後隨即報警,並電話聯系被告人張某,被告人張某承認是自己將車輛開走,但拒絕退還車輛。該車被袁某二人開到河南靈寶居住小區停放。同年11月,張某因涉嫌盜竊罪被警方刑事拘留。2天後,袁某向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申請保全扣押該車。經鑒定,該車價值人民幣78萬元。

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張某秘密竊取車輛雖是為了索取債務的合法目的,但是其手段具有非法性,主觀上有以非法手段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應視為具有非法佔有目的。張某竊取的車輛價值明顯高於債務數額,其在竊取車輛後也未及時實施實現債權的跟進行為,

而是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幾個月後才由袁某將該車移送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在這期間,公安民警多次聯系張某要求退還車輛,其明確表示拒絕退還,其佔有涉案車輛的非法性明顯。張某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

同時,張某盜竊被害人趙某車輛目的在於迫使其及時償還債務,並且其在盜竊車輛之後將開走車輛的事實及時告知了趙某,並明確表示其清償債務後即歸還車輛,其實現債權目的的正當性及事後的告知行為對之前的不法手段具有補救功能,

使其非法佔有不同於一般盜竊,所反映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大降低,且涉案車輛已被追回並發還趙某,趙某也書面表示對被告人張某的行為予以諒解。故張某的行為雖構成盜竊罪,但鑒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

參考資料來源:新浪網-收不回欠款債主私自開走債務人汽車,一審被判盜竊罪

B. 商標侵權一般怎麼處罰

《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代為履行侵權擴展閱讀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承擔賠償的責任行為是要承擔賠償的責任的,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有專門針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

C. 簽訂合同的基本過程是什麼

合復同原則上由對方先簽字蓋制章;合同按照規定審批順序全部完成後,由合約部按照審批意見和即將最終簽字/蓋章的合同文本對照,有添加或需要修改的及時更正。
關於合同簽訂的流程,一般來說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醞釀階段,所謂醞釀階段就是經雙方就合同的主要內容,各個條款,進行協商討論,達成意向性的一個文本框架性的協議,同時也是雙方訴求的意思表示,具有共贏的目的,這是醞釀討論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根據醞釀討論階段的情況,有一方起草文本,起草文本交於對方進行修改補充完善,然後由交於對方進行審查修改,就是文本的提出與修改階段,這個可以是經過幾個回合,然後各方都對合同的主要條款內容,文字這些達成了一致,沒有什麼修改意見了,這是簽訂合同的主要階段,也是合同的核心要求,是協調合同內容的主要階段,也是達成合作的階段。
就進入進入第三個階段,就是簽字蓋章階段。簽字蓋章階段一般由一方簽字蓋章,送交另一方,進行最後的簽字蓋章。蓋好了章,然後就是互換文本,這就是合同簽訂的整個流程。

D. 代償他人侵權之債是否能認定為無因管理

【案情】
錢某與孫某系某郵局聘用人員。2012年7月5日,錢某雇請孫某為其裝修新房,因不小心踩空樓梯而意外身亡。事故發生後,錢某潛逃。為維護社會穩定,某郵局與死者家屬達成了由其先支付死亡賠償款等計25.6萬元,且雙方約定將該侵權損害賠償之債權追償的權力轉移給郵電局。2012年12月3日,郵局登報發表債權轉移聲明,通知錢某還款25.6萬元。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死者孫某家屬與郵局的債權轉讓協議系無效,故郵局給付死者家屬25.6萬元並約定債權轉移協議無效,故仍應由死者家屬孫某起訴錢某賠償損失,郵局並不是適格的原告。
第二種意見認為,郵局代償他人侵權之債,是構成無因管理。郵局與錢某形成了無因管理之債,故郵局依照無因管理之債法律關系可以向法院起訴錢某償還其已支付的賠償款25.6而萬元。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對於本案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本案債權讓與行為無效。民法上的債權讓與是基於當事人的協議或法律的規定,由債權人轉讓債權給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的地位成為新債權人。其生效具有一定條件:1、須有債權的有效存在,這是債權讓與的基礎;2、債權必須具有可讓與性。我國法律規定了限制讓與的債權和禁止讓與的債權如人身受侵害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等;3、債權讓與應當通知債務人。本案孫某家屬享有的死亡補償索賠償權系孫某死亡即人身受到侵害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具有人身專屬性的債權,依法禁止讓與。故郵電局與孫某家屬所訂債權轉移協議指向的交易客體非法,故其債權讓與行為無效。
二、本案債務代償行為有效。這涉及民法上的第三人履行。所謂第三人履行,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指定的第三人代替債務向債權人改造合同的義務,或者第三人自願為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實際上可以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約定由第三人履行;二是第三人自願履行債務。本案債務代償行為屬於代為清償,現行法律允許甚至鼓勵此種清償。一方面,第三人的代為清償畢竟有利於債權的實現,在一般情況下對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第三人代為清償以後,第三人對於債務人享有追償權,也不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
三、本案債務代償行為構成無因管理。1、債務代償的起因。①當第三人是基於法律的規定而代為履行時,第三人代為履行後,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取決於法律的規定。如我國相關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的納稅扣繳義務人及交通肇事糾紛中機動車車主的墊付責任等。②當第三人是基於債務人的意思,而代為履行時,債務人和第三人之間成立委託合同關系,在第三人代為履行後,應當按照委託合同的約定處理。③當第三人履行構成無因管理時,應當按照法律對無因管理的規定處理。考察本案債務代償行為的起因,符合民法上的無因管理構成要件;2、所謂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願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本案當中,錢某作為僱主應對雇員孫某的死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郵電局不負賠償責任。事發後錢某潛逃,也未與郵電局約定墊付賠償事項。由此可知,本案事故中,郵電局即沒有法定的義務,也沒有約定的義務。但其代錢某先行支付的死亡賠償款實質行為是在即無法定義務也無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管理他人的事務,屬於干預他人事務的范疇。是國家立法鼓勵助人為樂、危難相助、見義勇為風尚的產物。因而是受法律保護的行為。
四、無因管理的法律後果。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了無因管理之債的形成。由此基於法律的規定,而非當事人的約定,郵電局與錢某之間形成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之債的救濟手段及范圍有:1、第三人為債務人負擔必要的債務時,債務人應清償該債務、債務人應償還第三人因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其利息;3、債務人應賠償第三人因管理事務而遭受的損失;4、第三人為債務人管理事務不以營利為目的。故郵電局可依照無因管理之債法律關系,有權要求錢某償還代為支付給孫某家屬的25.6萬元。

E. 最高院明確執行中如何雙倍計算遲延履行的懲罰性利息

具體計算方法:

(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已於2009年3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5月18日起施行。

二00九年五月十一日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執行工作幾個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川高法[2007]390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時,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二、執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的,應當根據並還原則按比例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與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在執行和解中對清償順序另有約定的除外。

此復。


(5)代為履行侵權擴展閱讀:

《解釋》第一次明確規定了一般債務利息與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關系,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截止時間、扣除期間,外幣案件如何計算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等;重新規定和細化了起算時間、執行款項的清償順序等。

《解釋》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解釋》明確了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

閱讀全文

與代為履行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