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團互助是什麼
美團互助是一項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是一個病人分享的慈善捐贈。
簡而言之,加入美團互助的會員要分擔加入美團互助的會員的醫療費用。如果不幸患有美團互助保障的100種大病,也可以領取,所領取的互助金將由參加美團互助計劃的其他成員分享。
目前美團互助計劃只允許18-39歲健康的美團用戶加入。因此,符合條件的可以通過以下程序加入美團互助項目,為自己提供保障。
(1)美團互助投訴擴展閱讀:
根據美團互助升級的產品規則,患病的會員無論患有102種大病中的一種,或者醫療保險累計支出達到12萬元,都可以一次性申請15萬元互助。患病成員醫療保險累計費用達到24萬元時,可申請30萬元互助。但是,如果患病會員申請一次15萬元,第二次只能申請15萬元,累計索賠金額不超過30萬元。
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對用戶保護需求。2020年2月5日,美團互助將向所有已加入的會員免費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特殊保護。所有費用由美團承擔。美團不需要相互分享。
美團互助官方信息顯示,凡在加入時未被懷疑感染或診斷為「新冠肺炎」而死於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會員,可獲得10萬美元的死亡擔保。受惠期為自被保險人互助計劃正式發布日或終止日起180天(包括180天)。
美團網負責人表示:「這場全國性的大流行,美團網將與大家互助面對,在保護用戶健康方面為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做出貢獻。」
⑵ 美團互助如何關閉
美團互助關閉步驟:
1、第一步,進去美團我的界面,點擊我的錢包。
⑶ 美團互助關停!進入負循環後,網路互助何去何從
美團互助已經發布了公告,說是因為業務調整,美團互助將在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關停之後將不會再開啟,公司接下來會主要聚集在主營業務的發展上面,爭取為用戶和入駐商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美團互助的關停,引起了互聯網對網路互助平台的關注和熱議。
隨後,關於網路互助平台的合規問題爭議不斷,很多人建議將網路互助納入到監管的呼聲越來越高。去年九月,銀保監會發文表態:
絡互助平台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准入、持牌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希望在銀保監會的監督下,互聯網互助平台能夠健康的運行。
⑷ 美團互助有什麼用可以取消嗎
美團互助的作用是為用戶搭建健康風險解決方案的互助平台,幫助參與成員之間的互版相幫權助,實現重症大病保障的低門檻、高透明。可以取消,方法如下:
1、直接在美團個人中心,選擇進入錢包。
⑸ 美團互助送的19元是現金嗎
這19元是在美團消費,才會有、不消費你不能領19元。
⑹ 支付寶相互寶,和美團互助的是一樣嗎
支付寶裡面的相互寶確實是和美團互助是一樣的,我個人覺著支付寶裡面的相互寶信譽度比較高,所以說我現在只用的支付寶裡面的相互寶
⑺ 美團關停互助業務,螞蟻相互寶還能一家獨大嗎
“別人生病我出1毛錢,我生病別人籌30萬”,隨著阿里、美團、網路等多家互聯網巨頭湧入互聯網互助行業,這種“一人生病,大家出錢”的方式被越來越多人熟知,也確實幫助到不少人。
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這種監管界限模糊的金融創新業務似乎也遇到不少難題,幾家互聯網巨頭陸續宣布下架相關產品和服務,退出該業務。
美團互助發布關停公告:“因業務調整,美團互助將於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關停後,繼續聚焦公司主業發展,為用戶和商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
美團互助承諾,將全額返還所有會員的分攤費用。同時,對1月31日前不幸確診大病的會員,提供合理的 互助金賠付,全部費用由平台承擔。
繼網路旗下的燈火互助由於參與人數不足50萬而宣布終止後(距離其面世僅300天),會員數達1500萬、僅次於螞蟻金服旗下相互寶的美團互助也主動“官宣”退出戰場。
兩家科技巨頭相繼退出這一陣營後,下一家又會是誰?幾乎占據互助市場大半壁江山的支付寶旗下相互寶還好嗎?
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
互聯網互助計劃也叫大病計劃,符合條件的用戶可以申請加入各大互聯網公司推出的互助計劃,如遭遇相關條款約定的重大疾病,可在平台申請獲得一筆互助金,互助金由該平台所有成員分攤。
又因為參與分攤人數較多,即使所需金額高達幾十萬,實際上人均分攤金額只有幾元、幾毛、甚至幾分錢不等。投入一點小錢,既可以幫到別人,又能防自己日後不時之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該業務吸引了不少用戶,同樣吸引了不少互聯網巨頭入局。
不過,“成員分攤互助金屬於贈與行為,已經完成分攤的金額無法撤銷”這段出現在用戶協議上的一句話,已經明確了分攤行為的性質。
2019年6月,美團互助上線;2020年4月公示第一位受助者案例。自上線以來,美團互助已公示分攤18期,共幫助382位患病會員,獲得互助金救治,最近一次分攤會員人數為1545萬。
2018年10月,支付寶平台螞蟻保險與信美人壽聯合推出“相互保”。上線9天,用戶數突破1000萬人。此後,信美人壽退出,相互保變更為“相互寶”,由螞蟻金服獨立運營,相互寶成立僅1年的時間,分攤會員人數就突破了1億人。
相比加入的低門檻和便捷,相互寶的退出流程卻非常繁瑣,退出入口不明顯,相互寶會通過發紅包、介紹產品優勢等形式,挽留用戶,反復確認。
除了扣款模式、擅自修改規則的投訴,券業觀察注意到,相互寶申請賠付的案例數隨著成員不斷增加開始攀升,不少用戶的投訴指向相互寶理賠難的問題也頻繁見諸報端。
2019年6月19日,一名癌症患者在知名自媒體“呦呦鹿鳴”上發表了一封信,痛斥相互寶的“四宗罪”:故意增加理賠難度,拖延時間;理賠過程無理要求,增加病人風險;無限制拖延;虛假宣傳。
去年,相互寶首例陪審案件被裁定拒賠的案例一度沸沸揚揚。相互寶成員唐某在2019年12月28日因意外跌進洪澇溝中,不幸深度昏迷,家屬按流程向相互寶發起了互助金申請。相互寶的調查員稱,唐某在加入相互寶前因為皮肌炎需遵循醫囑長期服用激素葯物,違反了相互寶的健康告知要求,所以唐某得到拒賠的審核結果。
自媒體“觀點”、“金角財經”曾於2020年發文質疑過螞蟻集團“相互寶”理賠存在的問題,但二者都被螞蟻集團起訴並索要200萬巨額賠償。
對此,“觀點”創始人包不同對券業觀察表示:“螞蟻不通過溝通而通過司法程序,對多個自媒體進行訴訟而且受理法院是在杭州,這讓公眾如何信服?就在昨天美團剛剛下線了美團互助的產品,阿里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產品和業務層面的合規性?”
“金角財經”創始人盧樺對券業觀察表示:“其實嚴格來說,我覺得我們更多的是指出這個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相互寶已經出現的問題,所以,當他們來告我們的時候,我們其實還是挺詫異的。後來,我們認為我們基本事實沒有太大問題,就直接就去應訴了。”
事實上,券業觀察也試圖多方面聯絡螞蟻集團,針對相互寶用戶投訴集中、美團下線互助業務,相互寶是否需要整改的問題進行詢問,不過工作人員稱:“美團的事情和我們無關,其他具體問題我們記錄下來會進行後續反饋。”截至發稿,券業觀察暫未收到回復。
一位資深業內保險經紀人向券業觀察表示:“以相互寶條款說明為例,互助計劃不是保險,互助金由成員共同承擔,本質靠的是企業信用。這種追求短期效益的模式,註定不能長久。簽約加入相互寶時,只有前期的健康告知,用戶申請理賠時才審核,因此,後期審核中,由於不符合加入條件而遭到拒賠的比例很高。”
螞蟻集團研究院發布的《網路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路互助平台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根據模型推算,2019年,全國社會大病醫療費用(不含商業健康保險)約為7300億,而大病網路互助金總額約為54億元,網路互助金佔比0.73%。
對這個千億級別的市場,互聯網玩家嗅覺靈敏,早就有分一杯羹的打算。
網路互助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2016年是行業第一個爆發期,各類平台一度達到數百家,但平台多數都採用預付費形易形成資金池等問題。
2016年12月,中國保監會開展網路互助專項整治工作。大量互助平台倒閉,行業迎來大洗牌。大浪淘沙後,水滴互助、輕松互助、E互助等幾家實力相對雄厚、運營風控措施相對完善的平台得以穿越周期。
2018年開始,螞蟻金服、美團、滴滴、網路、360等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相繼入場,技術上更加成熟,但在運營過程中也陸續暴露出不少問題。去年以來,還遇到不小的監管壓力。
2020年9月8日,銀保監會打非局發文《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明確將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路互助平台定義為非持牌經營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並提出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准入、持牌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最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路互助平台,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徵,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准,處於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打非局在上述研究文章中表示。
上述文章還稱“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路互助平台會員數量龐大,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台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相互寶的用戶量實現0到1億,僅用了1年時間,可最近兩個多月時間,就減少了400萬人。相比最初上線時的千萬人簇擁,如今飽受消費者質疑,用戶驟減。同時,行業“退出潮”已現端倪,相互寶會繼續一家獨大還是前途未卜?
於百程表示:“ 網路互助平台參與用戶的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比如龍頭相互寶用戶在2020年8月以後停止增長,分攤金額不斷走高。對於新平台來說,壓力更加明顯。而美團互助的退出,對於其他平台以及用戶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⑻ 美團互助扣款在哪個美團賬號扣的怎麼查
你談相互扣款在哪個美團賬號扣的怎麼查?嗯,你在哪個美團你就可以在哪個美團的賬戶上查。
⑼ 美團互助單是什麼意思
騎手?我只看到過一次,東西很多,一個人拿的話至少跑兩趟,應該是一個人沒法送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