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買賣合同被判無效,買受人損失如何補償
買賣獲取的宅基來地房子享源有房屋拆遷的房屋賠償款的,但宅基地的補償是沒有辦法獲取的。
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判決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為無效合同。作為《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特別是買受方,就應當注意合同無效後,如何才能在明知合同無效的情況下,將將損失降到最低或希望法院的判決能保障自身的利益。
根據《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57條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⑵ 宅基地買賣糾紛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宅基地轉讓糾紛該如何處理?
1、協議要看具體的簽約對象
宅基地轉讓協議的效力要看具體的簽約對象,如果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之間轉讓宅基地的,那麼該協議是有效的;如果是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且未獲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的,轉讓宅基地使用權,那麼就是無效的。因為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為了滿足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居住和生活需要,不能像本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成員進行轉讓。
2、協議無效的法律後果是恢復原狀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協議無效的法律後果是恢復原狀,但是由於關系的人的基本居住權和生存權,因此一味的恢復原狀也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因此上海採取了變通的做法,如果房屋尚未交付使用的恢復原狀;如果該房屋已經交付買方居住使用,那麼本著尊重和維持現狀的原則處理,駁回產權人要求購買人遷出的訴訟請求。
3、如果遇到拆遷怎麼辦?
宅基地轉讓協議簽訂履行後遇到拆遷的,那麼法院可以直接以判決動遷款的歸屬的方式處理雙方之間的糾紛,如果購買人是被集體經濟組織的,那麼動遷款均歸購買人所有,如果購買人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甚至是城鎮戶口的,那麼在動遷款分配過程中按照三七開的原則處理。
相關法律規定:
《憲法》第十條: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⑶ 律師:農村宅基地,有不動產證的.能轉讓,或買賣嗎
可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五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條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三條土地上已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利的,未經用益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第一百六十四條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並轉讓,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五條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在實現抵押權時,地役權一並轉讓。
第一百六十六條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受讓人同時享有地役權。
⑷ 深圳出現宅基地買賣糾紛該如何解決
深圳立幫律師團楊先力律師解答:
1、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
協商解決問題。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2、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到當地鄉(鎮) 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機關提出處理申請。 申請處理時,應以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人、對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申請處理的事項、具體要求和理由,並附爭議地塊示意圖;有關證據及其來源,證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受理機關接到處理申請後,應在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應當在10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
30日內提交答辯文書和有關證據;逾期不提交答辯文書的,不影響作出處理決定。
受理機關決定不受理的,應當在決定後10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3、如果鄉鎮不受理,當事人雙方可直接向縣政府或國土局申請,若符合受理條件,可
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機關對受理的宅基地權屬爭議,可先行調解;調解無效的,
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4、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15 日內向上一級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後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處理機關接到復議申請後,應在3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宅基地權屬爭議處理期間,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宅基地現狀和破壞其房屋。
深圳立幫律師團楊先立律師表示,司法實踐中,常有共有人以出售房屋時沒有徵得己方統一或者追認為借口,要求法院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但是,當房屋產權登記在一人名下時,買方在買房時很難判斷其所購房屋時一人所有或是共有。如果你在房屋交易時遇到難題或對當下樓市現象有何不解,想了解更多二手房買賣糾紛的法律問題,你可以找我們深圳立幫律師團。深圳立幫律師團受理房產房屋拆遷安置、拆遷補償糾紛,受理房產及二手房買賣、租賃、轉讓等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各類經濟糾紛、房產合同糾紛。擁有多年的律師經驗,相信能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⑸ 宅基地買賣糾紛該怎麼解決
農村宅基地糾紛一般有兩種解決方式:1、糾紛雙方協商解決;、通過法律途徑,由法院判決。
首先,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還是以人情社會為主,宅基地買賣雙方多是同集體成員或是熟人親戚等,通過協商的辦法來解決糾紛是最高效且最易執行落實的方案,但是由於在實際情況中糾紛雙方互不讓利難以達成共識,則難免會要通過法律途徑來實現自身的利益訴求。
若是通過法院程序處理宅基地買賣糾紛,在我國的宅基地糾紛相關的案件中又存在多種情況:
一是買賣合同不規范埋下糾紛隱患。原、被告雙方買賣房屋、宅基地時有的僅為口頭協議未簽訂買賣合同,或者雖簽訂買賣合同但內容不規范,欠缺法律上的形式要件,合同自身存有瑕疵,使得買賣雙方履行過程中對合同內容出現爭議,釀成糾紛。
二是房屋升值的利益驅動,使當事人背棄誠信。近年來農村逐步試行向社區化發展,不再規劃宅基地,一方面使得農村宅基地資源趨向緊張,另一方面,實行以農村平房折換社區樓房或者以面積折換面積措施,房屋的巨大增值空間和前景,與賣房人原得的賣房款或者將社區樓房轉讓他人頂名要樓的轉讓費形成了巨大反差。另外,2013年1月31號中央下發了一號文件,要求加快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一些已經出賣房屋、宅基地或轉讓社區樓房名額的農村村民以及出賣了農村房屋、宅基地的城鎮居民開始反悔,想方設法地想收回房屋,導致該類糾紛時有發生。
三是城鎮居民購買農村房屋的政策禁止性,為當事人請求返還提供了空間和依據。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在外上班的城鎮居民退休前後逐漸盛行在農村老家置辦房產,以便老來可以葉落歸根。由於農村宅基地的福利性質和土地資源的緊缺,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土資源部均出台了嚴格規定:「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以此來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這些政策規定將城鎮居民購買農村房屋限定為禁止性行為,為賣房戶要求確認合同無效、返還房屋、贏得訴訟提供了法律支撐,也不可避免地助長了當事人違背誠信的惡習。
法院審理宅基地買賣糾紛案件中,以我國《物權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政策為判決依據對宅基地買賣糾紛進行審理判決。但因為宅基地買賣糾紛多發生於同村莊鄰之間,涉及土地房產不動產及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等問題,村民自治組織或行政機關對問題發生的歷史原因和實際情況更加了解,由基層組織處理社會效果往往強於訴訟。因此,對於該類糾紛法院應慎重受理,或者受理後積極組織村民自治組織、行政機關、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訴前調解,盡量將矛盾解決在基層。
參考中國法院網信息: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7/id/1354165.shtml
⑹ 宅基地買賣糾紛
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2015
五、關於房地產糾紛案件
34、對於未履行相關土地征內收、徵用手續即容佔用耕地進行房屋建設引發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及房屋買賣合同民事糾紛,應先由行政機關解決該被侵佔耕地的保護問題。在行政機關未對違法佔用耕地的行為進行處理之前,人民法院不宜直接審理民事糾紛。
(六)關於農村房屋買賣糾紛處理的問題
35、現階段,我國城市化還處於較低層次,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宅基地還具有較強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性質,完全放開對宅基地使用許可權制的條件還不具備。對於已將宅基地流轉確定為試點地區的,可以按照國家政策即相關指導意見處理宅基地使用權因抵押擔保、轉讓而產生的糾紛。對於宅基地流轉處於非試點地區的,農民出售其宅基地上的房屋給城市居民或者出售給不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該房屋買賣合同一般應認定無效。合同無效後,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購房款並支付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利息。買受人已經對該房屋進行改建或者翻建,也可以一並請求賠償翻建或者改建成本。
⑺ 上海農村宅基地買賣糾紛要怎麼處理
土地法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專地行政主管部門沒屬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買賣土地是違法行為,說糾紛就避重就輕了
⑻ 律師請問宅基地買賣還能過戶嗎
1、農村宅基地轉讓有嚴格的限制,如果不符合轉讓條件的,宅基地買賣無效。「一戶一宅」,村民轉讓宅基地之後就不能再獲得。
2、宅基地能在農村組織內部成員之間轉讓,而不能向非農村組織成員轉讓。農村組織內部成員具有農村戶籍,符合宅基地的申請條件,宅基地本就屬於農村集體的建設土地,集體享有所有權,分給農民使用,農民之間相互轉讓並不違反法律規定。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
3、宅基地買賣的流程和過戶登記
《房屋登記辦法》
第八十六條農村集體土地范圍內房屋所有權依法發生轉移,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五)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轉移的證明材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
第八十七條申請農村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受讓人不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房屋登記機構應當不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