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物業糾紛新聞

物業糾紛新聞

發布時間:2021-01-20 01:41:14

⑴ 物業與業主的矛盾案例社區怎麼做

物業服好務多溝通,業主多理解不抗拒,建和諧小區不是難事
  「各種原因導致業主拒交物業費,以此對抗物業的事件,近期成為社區新聞集中報道的焦點。業主拒交物業費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物業公司又該如何經營才能化解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業主、物業、律師,三種不同身份的代表就這一問題,進行了一番理性討論。
  【事件閃回】
  事件一:
  2005年,何先生在夢圓小區購買了一套頂層房。入住三年,陽台開始漏水,他多次找物業,對方卻說沒有維修資金。何先生認為物業沒有盡到服務業主的職責,一怒之下,2012年3月他開始拒交物業費。可當何先生去交電費時,物業卻以拖欠物業費為由,拒絕賣電。雙方僵持多日,後經過協商,物業決定退讓,出資修復房屋。
  何先生稱,不交物業費只是自己對物業服務表示不滿的無奈之舉。而物業表示,遲遲不維修是因為真的無法拿出維修資金,物業費收取率低,所收的費用主要用於支付看門人、維修工、清潔工的工資,物業員工自己的工資還時常「亮紅燈」,根本沒錢提供其他服務。
  事件二:
  「前面有車,後面有轍。我們並不是有意去賴這點物業費,關鍵是物業一些做法讓人感覺不能接受。」盛世天驕的業主陳先生說。
  陳先生介紹,業主入住以後,物業在小區道路兩側規劃了不少車位,收取私家車停靠的車位費。「小區道路屬於業主共同所有,物業圈業主的公共用地,進行營利,讓我們感到不滿。」陳先生說,此事物業之前並沒有徵求全體業主的意見,因此業主就通過拒交物業費,表達對物業的不滿。「我們並不是差這點錢,拒交物業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物業服務到位,誰也不會故意拖欠物業費。」
  【業主聲音】

  研究服務合同

  理清物業的責任與義務
  ■水木青城鄭先生
  很多業主疏忽了在入住時,與物業簽訂的管理服務合同。我覺得應該把服務合同好好看一下,看看合同中,哪些是屬於物業公司的服務范圍與義務。如果是在物業公司規定的范圍,物業沒有服務好,那麼從合同法上看,應該是物業違約在先,所以業主可以選擇不交物業費,即便是雙方打官司,業主也有正當的理據。
  如果業主所訴求的,不在物業公司的服務范圍之內,拒交物業費就不算是明智之舉。具體問題還應該具體分析。
  物業費收支透明

  讓業主消費個明白

  ■北郡小區袁女士
  業主的滿意與物業的精心服務分不開。試想一下,當業主看到自己所交的物業費被用來整修社區景觀、添置健身器材、修繕停車位等等,當業主生活中遇到難題,給物業打電話總能夠及時趕到,而且態度也特別好,業主們真正得到實惠,物業與業主之間何來矛盾?我在想,物業費使用是否能夠公開透明化呢?比如業主每個月能夠在樓道里的公告上看到物業公司關於本月的工作計劃,以及詳細的物業經費使用明細,業主能真正看到物業費都用在哪些社區管理服務上。當然,物業費公開後由誰來監督使用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物業觀點】

  多些理解,少些誤會;多些服務,少些糾紛
  住建集團物業管理分公司副經理劉蘭峰:《石家莊物業管理條例》中對物業公司服務有明確規定,主要是四大類:公共設施的維修養護、公共秩序的維護、保潔綠化、代收費。但現在許多業主對物業公司的管理范圍並不熟悉,認為凡事都該由物業公司負責,一旦物業沒有管好,就會引發情緒以拒交物業費表達不滿,這種做法並不可取。業主要理解支持物業工作,自身也要維護小區環境。作為物業一方,要注意溝通技巧,切實為業主的利益著想,管理到位,服務貼心,才能博得業主滿意。
  【律師觀點】

  尋求第三方介入,比拒交物業費效果好
  河北誠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潤奇:拒交物業費現象一般是如下流程。先是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然後拒交物業費。接下來物業公司就會喪失服務積極性,雙方不斷博弈,惡性循環,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有的物業公司收不齊物業費最終選擇退出小區,整個小區維護陷入癱瘓,傷害的還是整個小區業主的利益。王潤奇說,在實際操作中,業主在表達自己訴求,維護自身權益時,可以向物業主管部門進行投訴,正當反映自己的情況,由主管部門出面遠比業主自己處理效果好。也可以申請像業委會、居委會等第三方進行斡旋,維護自己的利益。

⑵ 物業因不交物業費起訴了業主,而業主又有正當理由,需要向法律提交什麼東西

根據建築質量保修辦法,建築給排水保修一般為兩年。如果在保修期以內而不是人為原因回引起的答漏水,業主只能算占理的一方,如果在保修期外,就要看處理的過程中有無完整的報修和維修記錄、協調過程對那一方更有利。舉例說:業主發現漏水、沒有和物業溝通就拒交物管費,那麼業主不佔理,因為首先違約的是業主,而發生過維修訴求而物業不作為,那麼首先違約的一方是物業。

⑶ 小區業主拖欠物業費成為被告,為什麼總能是物業勝訴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其實真的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來看待,根據新的物權法規定小區業主是不能,如果拖欠物業費是要負法律責任的,這是由法律法條規定的。可是如果小區業主或者是由小區業主成立的業委會,能夠證明物業並沒有盡到他們應有的責任的話,那麼小區業主就很可能在司法程序上獲得勝訴,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小區業主該如何取證?該如何確保自己的權利。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隨著我們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我們在住房在物業在一些其他的環境下都應該能夠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並且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只有能夠了解的更多,掌握的更多才能夠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才會讓自己住得更加舒心和安心。

⑷ 業主欠繳物業費小區公共用電被停,業主物業產生糾紛,相關部門該如何解決

據新聞報道得到的消息,此處小區的街道工作人員,已經駐守在這個小區,並且挨家挨戶的上門收繳拖欠的物業費,而且這個小區的電力系統已經全部恢復,但是物業費還是有一部分沒有上交,該街道工作人員表示,還是會盡快的把物業費收齊,然後由該小區的業主重新組成業主委員會,並且對社會招標,讓該小區重新擁有符合資質的物業。

又派駐工作人員上門催收物業費,其實我覺得相關部門做出如此的處理,還是能夠讓滿意了,並且該街道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會幫助業主建立起一個正規的業主委員會,我認為在整次事件當中,相關部門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我希望相關部門在今後的工作當中,能夠對一些有資質的物業,給予一些幫助,讓業主們有一個選擇物業的平台,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解決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⑸ 小區物業不做事還亂收費,業主應該如何團結起來維權

現在網上對物業公司負面評價太多,甚至好多人都說,應該取消物業公司,有街辦、或者社區組織業主自治,原因呢?大都是物業不做事、亂收費,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業主如何維權呢?

法眼掃描作為一名執業28年的資深律師,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物業公司應該立於服務業主,但現在主要是管業主

1、物業公司大都是開發商辦的

開發商在出賣商品房的時候,考慮到後期的業主接收工作以及維修公司,大都自己設立一家物業公司對小區進行管理。一方面是為了善後,業主有問題最好在物業公司進行消化,免得投訴到新聞媒體或主管部門,那樣對開發商更不利;二也可以再次利用物業服務掙錢,畢竟賣房子是一次性買賣,而物業公司是細水長流。

3、業委會應聘請律師作為日常法律顧問

業委會也可以聘請律師作為常年法律顧問,為業委會和業主提供法律幫助,讓律師利用專業知識為業主維權。

⑹ 女業主凌晨小區遭猥褻保安目睹卻未救,物業對其有何處置

網路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注意,就是有一名女子凌晨在小區的時候遭到了一名男子的猥褻,當時該名女子大聲呼救,但是保安看到之後卻並沒有過去,就他甚至理都沒有理他。網友問物業對其有何處置?物業已經將該名保安開除了。

還有人覺得既然是保安守護這個小區的平安,那麼就應該保護這名業主。我覺得大家說的可能都具有一定道理,但是這名男子所處的職業是保安保安這個身份就註定了讓他一定要保護業主的安全,所以她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被開除是正常的。希望以後他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

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小區業主,不願意交物業費

本人從抄來都是主動交物業費,襲不過我所在小區物業費的收繳率一直比較低,而且呈現越來越低的趨勢。
個人覺得物業公司和業主雙方都有問題,對於業主來說,任何一點不滿都能成為拒繳物業費的理由,這些理由千奇百怪,大部分我都不能理解。
對於物業公司來說,內部管理混亂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是主要問題,其次因為收繳不上物業費,只能降低服務標准,降低服務標准又進一步導致更加收繳不上物業費。
物業是沒法挑選業主的,所以個人建議從解決內部管理混亂與提升工作效率與形象入手。

⑻ 物業公司侵權,業主如何維權

1、合法成立的業主委抄員會與物業公司簽訂的物業協議是有效的。
2、如果小區業主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立的業委會肯定是不合法的。因為依據物業法及相關的物業條例,成立業委會是需要「雙過半」的。
3、如果業委會不作為,權益受損害的業主,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⑼ 物業糾紛維權難 物業成為小區民主最大障礙

翻開報紙,每天都在發生因為「有理無處講」「講理沒人聽」而導致的業主與物業的激烈沖突——物業與業主不可調和的矛盾及引發的激烈沖突,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城市的一大隱患。

無數業主面對蠻橫物業侵權時的無奈——維權成本極大,代價極昂貴,過程極艱難。

道理聽起來總是很簡單

有人會說,成立業主委員會啊,業主們聯合起來捍衛自身的權利。然而,在嘗試成立的過程中,你就會明白這是一件多麼耗時、耗力、耗耐心的事,可能每一個已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都經歷過坎坷。你需要越過無數的障礙,有的物業有恃無恐,也有開發商的蠻橫霸道,少數社區管理部門的官僚作風,蓋個章比登天還難;更要面對一部分業主的民主冷漠——很多人怕麻煩,覺得成立業主委員會是自己找事兒,不願意參與,使程序無法推進。

成立業主委員會?哪有那麼容易!

1、媒體信息中的負能量

有些物業雖然很差,只知道收錢而不提供服務——但忍著似乎也能過去,一說要成立業主委員會,所有隱藏的矛盾都立刻以激烈的方式暴露出來。每天的新聞,經常在傳遞著關於成立業主委員會時的種種負能量,各種刁難,各種沖突,這種新聞見多了之後,使很多小區都不敢成立業主委員會。這也是各大城市的小區業委會成立比例極低的重要原因。

2、物業公司與業主的沖突

種種沖突中,最直接最激烈的就是業主與物業公司的沖突,筆者一個總體的感覺是,物業公司已經成為小區民主最大的障礙。在各種新聞的描述中,常能看到一些物業公司在發生沖突時的蠻橫霸道,拒不撤離,斷水斷電威脅業主,甚至僱傭流氓恐嚇業主,為業委會的成立設置種種障礙——有評論稱,個別物業公司已經嚴重地黑社會化。然而,這些都是表象,問題並不都在物業公司的唯利是圖,而是背後存在一個制度性的症結。成為業委會障礙的不僅僅是物業公司,而是一個以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為中心的利益鏈條。

3、成立流程阻礙重重

雖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鼓勵小區成立業委會,相關部門進行了很多改革嘗試,又是簡化業委會成立的流程,又是敦促小區和街道管理部門積極推進。可因為這樣的改革觸及龐大的既得利益,又沒有理順權力關系,所埋下的問題帶來了制度化的沖突。比如很多地方都規定,街道辦事處是業委會成立的指導部門,可正如馬少華老師所說,沒有權力邊界的指導會淪為刁難。他說:正當自己的小區業委會准備按規定程序「備案」後行使管理權力之時,卻在街道辦事處遇到了阻礙。原來,「備案表」需要居委會、辦事處蓋章,受辦事處委託全程參加了籌備工作的居委會早早地就蓋好了章,可辦事處卻說:「我們不知道你們符不符合程序。」因此到現在也沒給蓋章。大家感到疑惑:「備案」是什麼性質,是一種權力嗎?還是一道門檻?

這樣的設計,使很多醞釀中的業委會陷入證明「你媽是你媽」的行政刁難中。成立業委會是解開小區沖突死結的唯一途徑,可因為舊物業、開發商的阻撓,一些管理部門屁股又坐在開發商那一邊為業委會設置種種障礙,形成強大的利益阻撓,有著強烈的社區民主欲求卻非常分散的業主,面對這種阻撓時充滿無力感。問題也許出在,此前這個問題上的改革過於遷就物業公司和開發商這個利益集團,縱容著物業公司成立小區民主的障礙,使作為小區主人的業主面對「反客為主」的物業公司時無比弱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9-1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與物業糾紛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