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文言文

發明文言文

發布時間:2025-08-22 17:02:48

❶ 文言文翻譯:【出自】:宋·周密《齊東野語·道學》:「其能發明先賢旨意,溯流徂源,論著講介卓然自為一

【原句】
其能發明先賢旨意,溯流徂源,論著講介卓然自為一家者,惟廣漢張氏敬夫、東萊呂氏伯恭、新安朱氏元晦而已。
【譯文】
那些能夠闡發先賢的旨意,追根溯源,論述講解介紹卓越自成一家的(人),只有廣漢人張敬夫、東萊人呂伯恭(呂祖謙)、新安人朱元晦(朱熹)而已。
【注釋】
1、這句話出自宋·周密《齊東野語·道學》。
2、發明:闡述;闡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慎到等)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後漢書·徐防傳》:「臣聞《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宋蘇轍《歐陽文忠公神道碑》:「公於六經長《易》《詩》《春秋》,其所發明,多古人所未見。」明文徵明《明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狀》:「時舉子學《易》多事剽掇,以求合有司,於經義初無發明。」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引用校釋書目提要》:「(劉師培《管子斠補》)多列類書徵引文字之異同,少所發明。」
3、溯流徂源:順支流上溯河源。比喻追根究底。溯:逆流而上;徂:往、到。
4、論著:論議和著述。《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及稍定漢諸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箸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宋曾鞏《與王介甫第三書》:「所雲『讀《禮》,因欲有所論著』,頃嘗為介甫言,亦有此意。」清戴名世《九科大題文序》:「其為學者分別邪正,講求指歸,由俗儒之講章而推而溯之,至於程朱之所論著。」
5、卓然:卓越貌。漢劉向《說苑·建本》:「塵埃之外,卓然獨立,超然絕世,此上聖之所游神也。」晉陶潛《飲酒》詩之八:「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唐杜甫《飲中八仙歌》:「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明李贄《答李見羅先生》:「聰明蓋世,剛健篤生,卓然不為千聖所搖奪。」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六·瑣綴錄》:「吳康齋、陳白沙卓然一代人物,即有所短,亦白璧微瑕。」魯迅《墳·春末閑談》:「可惜理論雖已卓然,而終於沒有發明十全的好方法。」

❷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

所謂文,在天有天文,載天之道。人有人文,載人之道,五常八德,孝悌忠信。文言文不過教人學行,教人法天地。所以古代倉頡祖造字,取諸象而做。如王,三橫乃三才天地人,貫通上下才能稱王。如道,一陰一陽行運也。

❸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中國風俗怪談》,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各位,這個問題你考慮過嗎?今天,就讓小編來給您解開這個謎題。不過咱得先澄清一個事實。文言文,只是古人用來書寫成文字時的一種形式,古人平時說話可不是這么文縐縐的,而是和我們今天的人一樣,該怎麼說還怎麼說。

而且這些方言地域性特強,非本地區的人,或者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般都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文字就成了不同地域間交流的最佳方式。而且這種交流方式必須是短平快的。所以文言文明顯就比白話文更適合了。所以,李敖先生的意思是,中國古人說話有一天然缺陷,那就是方言眾多。而這,才是導致古人愛用文言文交流的原因所在。

閱讀全文

與發明文言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