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消費經濟糾紛找誰投訴

消費經濟糾紛找誰投訴

發布時間:2021-01-19 15:30:54

A. 消費者發生糾紛後,投訴地應該選哪裡

第一,提高警惕,選擇大型、正規銷售者購車。切莫貪圖便宜輕易相信價格優惠明顯低於市場價的不知名銷售者的廣告,並盡量避開購車的高峰第二,仔細閱讀,明確條款內容,並依約履行。消費者在簽訂機動車買賣合同時,一是要識別抬頭,觀察與對方簽訂的是購車合同還是購車服務合同,如果是購車服務合同,則此時對於消費者而言簽訂合同的另一方只是提供介紹銷售信息的中間人,消費者此時一定要謹慎,或者停止與所謂的銷售方簽訂合同,或者要求銷售方明確告知實際的車輛出賣方並與真正的出賣方簽訂合同。二是要關注備注,不良商家經常在合同的末尾處加註部分條款排除己方的責任或者增加消費者的給付內容,消費者發現加重己方責任的不合理條款時應立即拒絕簽署。三是要明確內容,消費者不要輕信銷售方的口頭承諾,務必將車輛價格、優惠承諾、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寫入合同,且務必表達明確清楚,切勿在合同中留出空白,給銷售方變造的機會。四是要依約履行,合同簽訂後,消費者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付款、提供一應購車手續等義務,並監督合同相對方履行交車、代辦各種稅費、保險等義務。

第三,留存證據,警惕商家欺詐,並及時投訴。消費者在簽訂合同後一定要注意保存購車合同原件、購車發票和車輛合格證,在提車時要仔細檢查車輛、內飾裝潢等配置是否與承諾相符,如發現銷售方存在違約情形,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並留存相關材料,以方便今後訴訟。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如果發現經辦人員發生變化一定要仔細詢問,保留所有與該方簽訂的書面證據,發現可能存在欺騙時及時停止簽訂合同及付款。如果銷售方此時強行要求簽訂合同,並採取威脅等非法暴力手段時,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及時報警處理。

期。

B. 消費被騙了該去哪個部門投訴呢

1、報警。需要說明抄的是,各地的報襲警電話都是110,不會是其他的號碼。報警後,雖說挽回損失的希望不大,但還有萬一的機會。2、長點心。以後別再上這種當。要牢記這句古語:「吃一塹,長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了。特別是像網k絡h刷t單,網a絡a兼a職之類的騙局。3、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警示他人。讓善良的無辜之人不再上當受騙。4、需要強調的是,不要相信網路黑客什麼的會給你找回錢財,全部都是先收你費,然後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騙錢財的,往往是另一個騙局的開始。5、如果是支付寶轉賬,這是即時到賬交易,一旦支付成功,款項就已經進入他人賬戶,無法退回。可以嘗試聯系支付寶的工作人員,反饋被騙情況。把對方支付寶賬戶舉報核實,如果核實情況屬實,支付寶會把對方賬戶進行相應的監管和限權,以免其他人繼續受騙。

C. 經濟糾紛怎樣投訴

我國公安部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別頒布了《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內的通知》、《嚴禁公安容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這些規定就是為了限制警察非法干預經濟活動、民事糾紛。實踐中,雖然防止警察以權謀私等有好處,但很多情況下,經濟犯罪,警察也以經濟糾紛為由不予立案。如果你的糾紛就是屬於民事糾紛,那麼投訴公安機關沒有多大意義,更好的方式是通過法院訴訟解決。如果要投訴,可以撥打本地的12315熱線或者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投訴。

D. 消費者投訴找哪個部門

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企業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回民法院。

所謂消費者投訴答,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抗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為了規范我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程序,及時處理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生的消費者權益爭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2014年2月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並向社會公布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2號),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E. 遇到消費糾紛,連工商局都不能處理的應該找誰

保留證據,然後向復仲裁製機構申請仲裁,如果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你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消費經濟糾紛找誰投訴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閱讀全文

與消費經濟糾紛找誰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