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電梯困人投訴問題

電梯困人投訴問題

發布時間:2021-01-19 03:55:14

⑴ 電梯困人時該如何處理

首先想辦法和外界聯系,讓救援人員知道你的被困狀況,可以用轎廂內內的應急救援電話,容如果該電話有故障,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撥打轎廂內標識的應急電話號碼。如果信號不好,你就只能用最後一招,不停的按轎廂內的警鈴,知道有人注意到,和你聯系。聯繫上以後,你要做的就是安心等待救援。這里說一點,千萬不要自行施救,這樣反而會產生很大的意外風險。現在的電梯很安全的,有十幾道安全保護措施,說得不好聽點,困在電梯里除了太久餓死,沒有其他的死法,呵呵。再有,如果你被困時間超過兩個小時,你就可以去質監局或安監局投訴電梯管理者,現在新的法律規定,電梯被困超過2小時就算是一般事故,處理很重的。(死亡3人以內也算是一般事故)

⑵ 電梯困人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電梯是機器設備,總有壞的時候。沒人保證電梯永不會壞,永不關人。
其實措施有很多,但十有八九是做不到的,這個關乎著責任制的問題,中國式管理模式下,永遠都做不到位的。
我身為一名電梯從業人員,建議以下:
商務樓/住宅小區 配有24小時值班的具有電梯上崗證的專業人員,便於及時在困人急需的時候應急放人。如果做不到,就讓電梯公司配人員駐點。(住宅樓可以但商務樓就不需要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電梯保養費的問題又出現了,電梯行業現在普遍維保費用低,工人工資不斷上漲,物價油價房價等等 一系列一環套一環的問題接踵而來。。。。。。。
總之,就是錢的問題!錢 錢 錢。。。去哪兒了????
駐點電梯工:
遇到電梯關人時,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實施救援。徹查故障原因,檢查,檢修。如需更換配件,上報物業,同時上報電梯公司領導。至於配件,物業方告知業委會,讓其動用維修資金,但有不少業委會根本不去重視電梯設備,一拖再拖,理由很簡單,電梯配件貴。。這個問題我不想再說了,對於電梯公司來講,已經很低的維保費都不夠開員工工資了,配件和大修及整改是唯一有點利潤的地方,這點費用也在托,一味的砍價。到最後大多數結果是拖到沒辦法的時候才去換配件。
以上我提到中國式管理,我簡單說明一下,所謂中國式管理就是,在中國,只要不出大事,領導們一般都不會去重視的。這些領導包括了很多掌權者,業委會也是其中之一。想要出錢的事,從來不幹。不起眼的地方可以花很多錢,但特種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報上去,基本上大多數是沒有反應的。真正那天除了大事故的時候,就開始咬文嚼字的踢皮球,互相抵賴。。。。。
哎╮(╯▽╰)╭我不想說了,太多的話想說了,這個社會已經變了。人性的貪婪與墮落,使整個社會在黑暗裡有著看不見的賊手。

⑶ 電梯困人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分別是什麼

1.1常見問題或不合格項

主機承重梁長度不夠,或未過牆壁中心線20mm以上;機房對重側承重梁下方為空心磚支撐座。

1.2存在的風險分析

曳引機承重梁長度不夠,或未過牆壁中心線20mm以上,造成承重牆單肩受力,未能將載荷有效地傳遞到承重牆上(根據GB10060-93電梯安裝驗收規范的4.1.7條:曳引機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牆內,則支承長度應超過牆厚中心20mm,且不應小於75mm);機房對重側承重梁下方為空心磚支撐,可能造成支撐力不夠。上述情況均可能引起承重梁塌陷,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

1.3整改措施或處理意見

1)雖然電梯監檢新檢規的檢驗項目中未包括主機承重梁安裝固定的檢查確認等相關內容,但基於其對電梯使用安全的關鍵影響,監檢過程中如發現承重梁的固定不牢固或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提出並落實整改;2)如屬於隱蔽工程無法現場檢查確認的,施工單位應提供相應的隱蔽工程驗收證明。對於承重梁長度不夠的,應予以更換;機房對重側承重梁下方為空心磚支撐的,應補做承重結構。

2.導軌支架整改措施或處理意見

1)若導軌支架間距大於2.5m,應要求其整改(通常加槽鋼或補做圈樑)或由製造單位提供計算依據。不建議採用穿牆螺栓固定,因為目前絕大部分的牆體均採用空心磚,無法夾緊;2)端部短導軌如果處於制導行程內,其支架數量一般應不少於2個,否則應要求電梯製造單位提供相應設計要求的說明;3)對於導軌支架最上端離井道頂板、最下端離底坑地面的最大距離相關規程未做明確規定,可參照安裝圖紙進行檢查,若安裝圖紙未標明,必要時可要求製造單位提供相關設計要求。頂部導軌長度一般只要滿足進一步制導行程的要求即可。

一般情況下,電梯製造單位通過對導軌的各種受力計算,確定導軌的材料規格以及導軌支架的安裝間距;並在其提供的安裝圖紙上標注有導軌支架間距、最上端離井道頂部、最下端離底坑地面的支架位置。

大噸位的貨梯,安全鉗若是瞬時式的,沖擊系數較大,轎廂產生的壓彎力也較大。由於其面積大,開門寬度大,常用叉車進行裝卸,作用於轎廂地坎的力產生偏載等對導軌產生較大影響,因而其導軌支架間距設計較小,此時也應參照安裝圖紙進行檢查。

3.底坑下方空間的問題

3.1常見問題或不合格項 底坑下方有人到達的空間,對重緩沖器下方無實心柱支撐(對重未裝設安全鉗)。

3.2存在的風險分析 可能造成對重下行速度失控時,撞擊緩沖器,超過正常情況下底坑地面的承載力,導致底坑的底面坍塌,傷及底坑下方的人員及設備。

3.3整改措施或處理意見 1)首次進場監檢時,應做好相關的井道勘察。如發現底坑下方有人到達的空間,應及時與甲方溝通,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2)如現場條件許可,將對重下方有人到達的空間砌牆進行永久封閉;若地下室有多層,各層的相應空間位置均應封閉;3)若無法封閉,應將對重緩沖器安裝於一直延伸到堅固地面上的實心樁墩;或對重上裝設安全鉗(對重導軌不得為空心導軌)。

4.電氣布線、接地的問題

4.1常見問題或不合格項 1)主電源為臨時線且未固定,缺接地總進線;2)電線未沿牆鋪設及穿入線盒或線管;3)線管、配電箱蓋板接地未跨接,限速器、夾繩器、轎廂、層門等無接地。

4.2存在的風險分析1)主電源若為臨時線,主要存在兩個風險:一個是臨時線連接一般是施工電源,供電不可靠;二是臨時線線芯截面不規范及未穿管或沿電纜豎井敷設,容易被破壞造成停電,造成電梯困人事故的發生;接地總進線缺少或無效,接地保護則根本無法實現;2)電線未沿牆敷設及穿入線盒或線管,則容易受外力拉扯擠壓或小動物如老鼠破壞,給電梯正常運行帶來不良影響;3)限速器、夾繩器等電氣設備和PE 線如沒有可靠連接,當電氣設備外殼帶電時,人員有觸電的危險。另外,電氣設備接地支線相互連接後再與接地干線連接可能會導致的後果是:①前端接地支線因故斷線或被拆除時,後端電氣設備就失去接地保護;②最遠端接地干線電阻較大,可能無法產生足夠大的故障電流使電氣保護裝置動作,會危及人身安全。

4.3整改措施或處理意見 1)採用臨時電源供電時,其線徑必須夠粗(至少保證110%額載上行無問題),同時,其總接地線(PE線)必須有且有效,否則不能進行運行試驗及出監檢報告;2)根據GB 50310-2002第4.10.4條規定,機房和井道內應按產品要求配線。軟線和無護套電纜應在導管、線槽或能確保起出等效防護作用的裝置中使用。護套電纜和橡套軟電纜可明敷於井道或機房內使用,但不得明敷於地面;3)所有電氣設備外殼的接地支線應分別直接接至接地干線接線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後再接地。

5.五方通話、轎廂應急照明的問題

5.1常見問題或不合格項 五方通話未完成,或外部電話機未裝在值班點,或只有兩方通話,轎內應急照明不亮或應急照明、對講裝置在斷電時不起作用。

5.2存在的風險分析 電梯由於故障或斷電導致困人時,如緊急報警裝置無效,被困乘客無法與救援服務場所取得聯系,無法及時獲得救援,可能導致窒息、墜落等意外情況發生。

5.3整改措施或處理意見 1)為保證救援服務場所能夠有效地應答轎廂乘客緊急呼救,要求轎廂內要設置對講系統,單設警鈴是不符合要求的;當行程大於30m時,為方便救援人員與轎廂人員保持通訊聯系,轎廂和機房之間也要設置對講系統;2)檢規內是沒有「五方通話」說法的,檢驗時應注意。井道內緊急解困是GB7588第5.10要求的,「如果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員存在被困危險,而又無法通過轎廂或井道逃脫,應在存在該危險處設置報警裝置。」而檢規是沒作具體要求的;3)救援服務場所如果是臨時的,除了檢查與轎廂可以正常通話外,使用單位還應出具承諾函,承諾該臨時救援服務場所24小時都有安排值班人員值班。

⑷ 電梯困人物業如何賠償,對於這次電梯困人 元芳

首先,電梯出現困人屬於正常現象,一旦電梯自己檢測到有故障,就會停下來,保內證電梯容內乘客安全。
乘客被困電梯,應第一時間通過手機或者轎廂內緊急通話裝置向外面求救。監控室接到求救電話應在第一時間聯系電梯維保人員,電梯維保人員在接到困人電話後應在半小時內(市區)趕到現場,到現場後應先確定被困人員位置,並對被困人員進行安撫,隨後再將人從轎廂內解救出來。
不知道你這次被困有沒有控照這些程序被解救出來

⑸ 電梯困人時間過長業主要求賠償該怎麼辦

如果電梯事故對人員造成了人身和財產損害,根據傷情,責任單位需支付醫療費等賠償。而如果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目前沒有可申請精神賠償或者其他賠償的這種說法。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18條規定電梯轎廂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的,屬於一般事故,可對付有責任的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六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事故:

(一)特種設備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二)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有毒介質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萬人以下轉移的;

(三)電梯轎廂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的。

(5)電梯困人投訴問題擴展閱讀:

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

1、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安全監察。

2、對學校、幼兒園以及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實施重點安全監察。

3、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根據舉報或者取得的涉嫌違法證據,對涉嫌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向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其他有關人員調查、了解與涉嫌從事違反本條例的生產、使用、檢驗檢測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復制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有關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有證據表明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或者有其他嚴重事故隱患、能耗嚴重超標的特種設備,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依照本條例規定實施許可、核准、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嚴格依照本條例規定條件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對有關事項進行審查;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不得許可、核准、登記。

5、在申請辦理許可、核准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現申請人未經許可從事特種設備相應活動或者偽造許可、核准證書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許可、核准,並在1年內不再受理其新的許可、核准申請。

6、未依法取得許可、核准、登記的單位擅自從事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或者檢驗檢測活動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7、違反本條例規定,被依法撤銷許可的,自撤銷許可之日起3年內,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受理其新的許可申請。

8、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辦理本條例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事項時,其受理、審查、許可、核準的程序必須公開,並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許可、核准或者不予許可、核準的決定;不予許可、核準的,應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9、地方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不得對已經依照本條例規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許可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重復進行許可,也不得要求對依照本條例規定在其他地方檢驗檢測合格的特種設備,重復進行檢驗檢測。

10、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安全監察人員(以下簡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應當熟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並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取得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證書。

1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法。

⑹ 電梯故障造成的困人,物業應該怎樣處理投訴

電梯屬於機械,機械故障在所難免,困人因及時通知物業來解救,國家規定維修人員兩小時內到達屬於正常情況,但是放人工作用戶或物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應半小時內完成

⑺ 小區電梯困人如何投訴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物業公司在電梯管理中,具有以下職責。:
受託人必須完善安全管理機構及制度具體職責: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按規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制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並有演練記錄(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36條、34條、69條3款)。不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後果: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7條,「未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未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的」,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3條,「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違反本法規定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時,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緊急情況下要求有關單位採取緊急處置措施的,應當隨後補發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
受委託人要建立設備檔案具體職責:包括建立齊全的設備出廠、安裝等技術資料;有效期內的設備定期檢查報告、檢驗證書;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有效的維保合同、維保資質及人員資質材料;經安全管理人員簽字確認的維保記錄(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35條、40條3款、15條、39條1款)。不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後果: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3條,「未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或者安全技術檔案不符合規定要求,或者未依法設置使用登記標志、定期檢驗標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4條,「使用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受託人要建立管理人員檔案具體職責:抽查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證件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記錄(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14條、13條2款)。不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後果: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6條,「未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未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受託人要定期檢查具體職責:定期檢查電梯的安全裝置,包括報警裝置是否靈敏可靠、呼層、樓層顯示信號系統功能是否正確有效、門防夾保護裝置是否有效、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入口處急停開關是否有效;現場監督合同維保單位的維保人員持證上崗和維保質量;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受託人必須提前一個月申請定期檢驗。(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40條,41條,42條)。不履行義務所要承擔的後果: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第83條,「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或者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⑻ 國家規定電梯困人電梯維修人員多少時間到達現場

國家規定電梯困人30分鍾內必須到達現場。

以青島市為例:

根據《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電梯維護保養技術規范,保證維護保養電梯的安全性能,並遵守制定維護保養方案、應急救援預案,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保證接到故障通知後及時予以排除;

至少每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維護保養並做好記錄,電梯發生故障的應當詳細記錄;按照委託事項對電梯進行自行檢查,並向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出具自行檢查記錄或者報告;接到電梯困人或者影響安全運行報告後,應當派人及時抵達處置;在城市建成區的,抵達時間不超過30分鍾,其他區域不超過1小時。

(8)電梯困人投訴問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第二十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

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二十三條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⑼ 電梯困人如何投訴

這種情況可以先和物業協商一下,溝通一下,看他們怎麼解決啊?

⑽ 電梯困人應注意那幾個問題

第一點!來要背靠電梯蹲下,不源要試圖扒開電梯門!第二點如果電梯門有半開的縫隙千萬不要試圖鑽出去!以防門突然運行被夾住!第三點電梯內有應急電話,有手機立即撥打應急電話,如果應急電話無人接聽可以撥打119救援電話即可!

閱讀全文

與電梯困人投訴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