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惡意投訴違法嗎

惡意投訴違法嗎

發布時間:2021-01-19 02:34:35

⑴ 別人多次惡意打12345舉報,一直沒有查出問題,舉報人有什麼罪嗎

不違法,但是這塊推薦你跟環保部門溝通,坐實是惡意舉報的話,你們可以商量以後還是這個問題的舉報是否就算惡意舉報不給予理會,這樣也不用整天跑來跑去浪費人力物力,也影響你們正常的工作

⑵ 惡意投訴算犯法嗎

專家呢 專家在哪?
我先答下 算
具體等專家來回答你吧 應該是誹謗罪或別的什麼罪吧

⑶ 舉報他人違法嗎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專是惡意舉屬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⑷ 對惡意舉報、編造違法事實的行為如何處理

答:對惡意舉報、編造違法事實的行為,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據有關規定追究舉報人的責任回;舉報事項造成嚴重答後果、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政策依據(以上問題依據下列文件):
1.《關於統一2008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通知》(2008年3月25日 京社保發〔2008〕22號)
2.《關於調整本市部分社會保險繳費問題的通知》(2008年12月31日 京勞社保發〔2008〕237號)
3.《關於進一步規范繳費工資申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8年12月31日 京勞社保發〔2008〕238號)
4.《關於印發〈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獎勵試行辦法〉的通知》(2008年3月26日 京勞社督發〔2008〕101號)
5.《關於印發〈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案件受理和獎金申請、發放程序〉的通知》(2008年5月21日 京勞社督發〔2008〕109號)

⑸ 如果我惡意舉報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因惡意舉報.如果致被惡意舉報的人.人身精神受重大的損害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比如對方像你所要賠償.拘留等等..

⑹ 惡意舉報,但未造成什麼影響。是否違法

對於違法修建的房屋,公民有權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不存在惡意投訴的回情形。對於違法修建的答房屋,請自行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具體情況,請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條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⑺ 對惡意投訴人進行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

看是什麼投訴了。
如果是向公檢法等司法機關惡意舉報你,那麼構成誣告陷害罪專,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屬
如果是向公安舉報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那麼也構成誣告陷害,但是不構成犯罪,你有證據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可以對其進行治安管理處罰。
如果是向你工作單位假投訴之類,這個是你們單位自己處理的問題了,你對其沒有太大的辦法。
侮辱誹謗都必須對不特定人公開,造成社會負面評價,不公開的話,不構成侮辱誹謗。

⑻ 惡意舉報別人會受處罰嗎

對方不是據實舉報,涉嫌誣告,情節嚴重的情況下,涉嫌犯罪,你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對方構成誣告陷害罪,對方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一方面明確舉報人的義務,要求其如實提供身份證明、實際居住地址、聯系方式,如實陳述舉報情況或是簡單的一些證
據材料。當然,執法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嚴格保密。建議通過法規或規章的形式,對惡意舉報的行為明確處罰方式,例如對被訴單位造成損失的,被訴單位
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向舉報人索賠,行政執法部門可以出庭作證;對利用惡意舉報不正當競爭的,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查處;對利用惡意舉報要挾他人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必須注意的是,對惡意舉報的認定必須慎重,必須明確其主觀故意,對於那些僅僅是道聽途說急於立功或是出於善意但認識錯誤產生誤解的群眾,仍然應當以批評教育為主,不可一概處罰。

⑼ 收件人惡意投訴快遞員並且對快遞員造成財產損失屬於什麼行為

惡意投訴,可能違反多項法律法規

一是可能符合《刑法》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以獲得財物為目的,其行為表現就是以威脅、要挾、恫嚇等手段獲得他人財物,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

二是可能符合《刑法》詐騙罪的構成要件。若投訴人虛構投訴事由,如自行藏匿、損毀快件等,以此欺瞞快遞員或者快遞公司,要求進行賠償的,則可能構成詐騙罪。

三是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該法第二條規定,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若投訴人的行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又不夠刑事處罰,可依據本法給予處罰。

四是可能違反《合同法》中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在快遞合同中,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對等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消費者提出明顯不合理的投訴理由,對經營者進行投訴,則違反了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五是投訴人還可能違反《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涉嫌對快遞公司或快遞員名譽的損害,則違反了該法第二條等關於公民名譽權等規定。
此外,拋開本案的特殊條件,在一般情形中,惡意投訴還可能構成其他違法或犯罪行為:
一是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若行為人通過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進行惡意投訴,其目的是為了損害其他商家的商譽,且給被投訴的商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如致使被投訴的快遞企業無法開展正常的商業活動,則該惡意投訴行為可定性為商業詆毀行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二是可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如果投訴人為市場競爭者,與被投訴者存在競爭關系。以惡意投訴為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的,應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閱讀全文

與惡意投訴違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