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商家起訴消費者名譽侵權

商家起訴消費者名譽侵權

發布時間:2021-01-18 11:32:38

『壹』 請教關於名譽權糾紛案的相關問題

一、民法中對侵害其名譽權是如何規定的?:
1、關於相關的法律依據:不只是「民法」,具體規定散見於《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通則》適用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名譽侵權的司法解釋等。
(1)《民法通則》第101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60條:「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10、11條。

2、關於名譽侵權的界定:
(1)名譽侵權的概念:名譽權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以其名譽受利益為內容的權利。【名譽權】以【名譽】和【尊嚴】為客體,名譽指:社會對某一公民、法人的思想品德、信譽才乾等方面的評價;尊嚴指:公民個人依據社會所給予的評價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個人品質等方面的自我評價。
損害公民、法人名譽和尊嚴的違法行為,就屬於侵害名譽權。
(2)名譽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一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對受害人的名譽進行毀損的惡意; 二是行為人【客觀上】是否有【捏造事實】或【散布虛假事實,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誹謗他人,以及【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損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是受害人是否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四是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3)侵犯名譽權的常見方式:有侮辱和誹謗。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其他方式欺負他人,貶損他人人格的行為,包括:暴力侮辱。如當眾撕破婦女衣服,讓其出醜等。二是口頭侮辱,即用語言嘲笑、辱罵他人,使他人蒙受恥辱,敗壞聲名。如,當眾辱罵某婦女為「*婦」,使該婦女蒙受恥辱,三是書面侮辱,即通過書寫文字、圖形對他人進行侮辱,侵害他人名譽。如,以大字報或者漫畫醜化他人形象等。
誹謗是指行為人捏造、散布虛假的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即捏造虛假事實並予以傳播。誹謗只能以言語的方式進行。言語可以是口頭言語,即口頭將捏造的虛假事實進行散布,敗壞他人名譽;也可以以書面形式進行誹謗,即通過書寫文字散布捏造的、無中生有的虛假事實。
侵害名譽權的另一種主要表現形式是陳述有關他人名譽的事實而損害名譽權。陳述有關他人名譽的事實,可能是真實的事實,也可能是捏造的虛假事實。如果行為人有意以損害他人名譽為目的或者具有損害他人名譽的動機而陳述有關他人名譽的事實,盡管陳述的事實是真實的,仍可能構成侵害名譽權。常見的情形是行為人披露他人的隱私,在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同時,也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行為人因故意或者過失陳述有關他人名譽的事實,該陳述事實與客觀事實有出入,導致他人名譽受損的,也構成侵害名譽權。

二、如果我所公布的資料全部是真實的,是否構成侵害其名譽權?相關依據?:
(1)如果您們只是陳述事實,並沒有藉此機會誹謗、詆毀寶利的動機、也沒有使用侮辱該公司的字眼,就不構成名譽侵權;
(2)但如果您們有以上的情形,可能會構成名譽侵權。比如,在您的博客中我看到的「難道寶利集團的人都作了『良心切除』手術」、「無恥的開發商!」等字眼。
(3)但是,即使是您們有借機對寶利公司誹謗、詆毀的動機和行為,也要以這行為對寶利公司的名譽造成了傷害後果才能構成名譽侵權,而且侵權的責任大小、程度要以侵權行為的程度、影響、造成的後果相對稱。
(4)不管是您們在街頭公布的內容還是媒體報道的內容(好像還沒有媒體介入?),要區分以下情況:一是所述情況基本真實、且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二是所述情況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三是所述情況的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侵害他人名譽權。

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問: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如何認定是否構成侵權?
答: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三、如果我所公布的資料全部是真實的,這種做法是否有不當之處?相關依據?
(1)只要材料全部真實,這種做法並無不當:您們是在與開發商充分協商無果、又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請求幫助和調解也無效之後才在街頭公布事實真相,屬於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當行為。您們還有權向消費者協會申訴、向媒體投訴,這都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依據是:
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六條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②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③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④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⑤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2)但是,做法雖然並無不當,但在實施此行為中應注意用詞,就事說事,不能使用過激言詞,以免有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嫌疑。

四、我應訴此案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如果是我,應訴時我會對對方提交的有侵權動機、侵權事實、對方有損害後果的證據進行質疑,說明您方只是想維護自己為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在屢次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才出此政策,一生積蓄的投入,沒想到得到的不是入住新居的歡喜,卻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人到中年,只想安居,哪個願意在街頭哭訴?屢次協商無果,哪個會不急?您方並沒有在問題出現之初就採用這種辦法,證明您方並無侵犯對方名譽權的主觀故意和過失; 其次,您方的行為影響有限,只是在來寶利公司辦事的人群中得到一定回應,並沒有對寶利公司的名譽造成嚴重侵害;再次,您方只是用圖片和文章陳述事實,並沒有侮辱和誹謗之詞,沒有侵犯對方名譽權的行為。

(2)您方應注意收集己方無侵權動、侵權事實的證據,比如:之前屢次與寶利公司交涉、與政府信訪辦協商的證據,在街頭陳述的文字和圖片中沒有過激言詞的證據等。

(3)提供您所購房屋確實存在質量問題的證據,如建築業內人士(專家更好)的看法、對房屋水泥標號的鑒定書、房屋沒有通過竣工驗收的證明等。

『貳』 如果消費者提出不合理要求,怎樣才能保護商家名譽和利益

最簡單省事的辦法就是讓步跟顧客協商,讓對方消除對商家的影響。但對方屬於刁民的話,你也不用怕,直接發律師函給他要求其消除影響外,另追究其對商家造成的名譽損失,刁民再刁也會怕硬的,只要商家不理虧是不用害怕刁民的。但切記你們的態度一定要積極,不要消極對待。

『叄』 「茶顏悅色」被訴商標侵權獲勝後,反訴「茶顏觀色」不當競爭,你支持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商家進行與一些知名品牌碰瓷的現象。比如說像之前的知名品牌雕牌洗衣粉,有很多不良商家取名叫周住牌。還有立白洗衣粉被很多不良商家取名叫做立自洗衣粉。

不要盲目的去抄襲別人的原創品牌,像這樣的碰瓷現象企業是不會長久的。就算獲得成功也是只能獲得一時間的財富,不可能持續盈利。畢竟消費者們是由於原來的原創品牌造成了誤解,才去這些侵權的商家店面去購買商品。倘若被消費者發現自己所買的產品並不是原創品牌,會對這個抄襲品牌造成一定的名譽上的貶低。所以這些商家們應當規范自己的行為符合和遵守法律法規的規范,共同的維護好良好的市場秩序。

『肆』 自主創業,遭遇不良分子故意摸黑,一記者未經核實擅自發表虛假消息誤導消費者造成合法企業名譽嚴重受損

合理.可以用法律訴訟他們.誰侵犯了你的權利你就起訴誰. 創業之前要多懂些法律.好面對有些突發事件.

『伍』 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內是否侵犯他人名譽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版、受尊重權等各項基本權權利。而企業作為經營者也享有合法的經營權,有按照自身的經營理念來運作日常管理活動和面向社會提供商品、服務的自主權利。

酒店將「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內」以店堂告示的方式告知來此消費的消費者,目的是為所有消費者創造一種文明有序的良好消費環境。該做法在行使經營權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人們作為選擇在該店的消費者,就應尊重該店一貫形成的文化氛圍。

例如穿著雖為短褲、拖鞋,但干凈整潔,不屬衣冠不整之列,酒店不應該將其拒之門外。但酒店的這種行為,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只是違背了「公序良俗」的原則。

酒店根據他們的經營習慣和進入者衣著情況,指出其衣著不符合該店要求,同時請其改時間再來。這種做法在言語、動作上均不構成對人格的侮辱,所以構不成侵權。

『陸』 最近的新聞 要求能用 消費者權益,或知識產權,或生命健康權,或名譽權,隱私權等至少兩項權利解釋 急急

企業應當如何選擇適當的途徑保護自己的商品外觀呢?一般來講,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立體商標與外觀設計專利了。兩者看似都是對商品的外型進行保護,實質上卻有所區別。

首先,兩者的作用不同。立體商標指的是一種「標志」,對顯著性和識別性要求較高,消費者通過立體標志應當能夠輕易識別出商品或服務的來源,以實現企業間的合理競爭;而外觀設計專利是一種「外形」,更多強調設計的美感與應用性,消費者通過產品外形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其次,兩者受保護的范圍與時限不同。立體商標在核定使用的全部商品或類似商品上都可以獲得保護,與該立體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業標志都會被認定為侵權,保護期限為十年,期滿可以續展;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以產品在照片中的設計圖樣為准,保護期限為十年,期滿即進入共有領域。

第三,審查難度與權利穩定性不同。立體商標的審查較為嚴格,權利較為穩定;而外觀設計專利沒有嚴格的實質審查,但由於色彩、形狀或圖案都是專利保護范圍內的要素,且沒有細致的文字說明,因此對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確定及侵權的認定都存在部分問題,權利穩定性要稍差一些。

綜上所述,企業應當根據自身情況,合法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保護途徑,對自己的商品外觀進行周到全面的保護。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企業尊重知識產權,將對他人的學習成果轉化為經驗與意識後創意出新的作品,而不是「一抄了之」。畢竟,在新時期「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只有精彩的「原創」,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立命之本。

『柒』 女子意外看到自己在醫院身體整形視頻,醫院侵權了嗎

我認為是侵權了的,整形醫院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同意,或者是沒有去詢問女子是否可以將自己整形的視頻來作為廣告進行宣傳,所以是侵權的

醫院通過對女子整容視頻的運用侵犯了女子的知情權以及肖像權,甚至嚴重的可以追溯到女子的名譽權

不論是兩種糾紛中的哪一種,都對消費者本身有著一定的損害,或者是精神上面的,或者是身體上面的,所以說都是對消費者權利的一種侵犯,當然,如果在消費者面對這種侵犯時,更應該要堅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讓一些非法機構利用自己的膽怯有機可乘,侵犯自己的權益和利益。

『捌』 消費者對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評價,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你也可以到淘寶上對他進行投訴啊!!現在網路都是實名制的,所以對大家都應該是平等的哦

『玖』 消費者被保安搜身,保安侵犯了消費者的身體權、名譽權還是隱私權身體權、名譽權和隱私權有何關系

1,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權
2,關於你說的關系,我給你舉個例子就明白啦

你的不版想別人知道的事情比如與權眾不同的身世,不可見人的癖好等別別人披露,是侵犯隱私權,保安搜身是侵犯人身權,別人說你壞話,編造謊言貶低你人格,是侵犯名譽權

閱讀全文

與商家起訴消費者名譽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