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勞資糾紛產生的原因

勞資糾紛產生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18 04:59:53

1. 引起勞動爭議的原因通常是什麼

」中國勞動關系在線「認為:引起勞動爭議的原因通常是單位或者員工在某種利益上不可以達成一致,認為受到了侵害而產生,例如:拖欠公司、解除員工勞動關系、降薪調崗、員工違紀、員工造成公司損失等。

2. 引起勞動糾紛的原因有哪些,勞動糾紛有哪些類型

(一)勞動爭議糾紛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規定,具體包含以下類型: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7、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
8、勞動者退休後,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9、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因勞動關系是否已經解除或者終止,以及應否支付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產生的爭議。
10、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後,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等移轉手續產生的爭議。
11、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
12、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
13、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引發的爭議。
14、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的。
15、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的。
1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以下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
1、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例如保姆)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僱人之間的糾紛。
7、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的,應當按照勞務關系處理。

3. 勞動爭議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訂立版、履行、變更權、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招收、錄用、調動、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等引發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而產生的爭議。

(5)因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和勞動福利問題引起的爭議。

(6)因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發生的爭議。

(7)因勞動保護而發生的爭議。

(8)因對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而發生的爭議。

(9)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10)因用人單位獎懲與處罰勞動者引發的爭議。

(11)因工齡的計算涉及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爭議。

(12)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4. 引起中國勞資糾紛不斷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引發糾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片面追逐利潤,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導致勞資糾紛乃至勞資沖突的發生。有的企業主以盡可能少的勞動力成本,驅動勞動者盡可能多地創造剩餘價值,以獲取豐厚利潤,甚至減少勞動者正常的社會保障支出,不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設施,惡意拖欠剋扣工人工資,任意延長勞動時間,盡量節省企業支出。
(二)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是其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勞資雙方的社會地位不同。廣大的農民工和外來工,文化層次較低,社會地位不高,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對社會政策制定的影響力很小。二是勞資雙方在企業中的地位不同。非公有制企業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和企業經營管理權,雖然一些企業建立了黨支部、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影響甚小。目前仍有相當數量的中小非公有制企業尚未建立工會、黨支部等組織,企業內尚未建立完善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勞資關系調整機制。此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實行家族制管理,許多重要崗位由企業主的親友擔任,一般勞動者在企業中處於弱勢地位。
(三)勞動關系雙方法律意識淡薄引發勞動爭議。一方面,有的用人單位忽視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一些違反國家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的管理制度,並付諸實施;有的用人單位在訂立勞動合同時條款顯失公平,導致勞動爭議的發生。另一方面,一些勞動者守法意識差,不認真履行合同,擅自離職違約「跳槽」。有的外來員工缺乏長期就業的准備,抱著臨時就業和流動就業的思想,勞動紀律觀念差,在其權益受侵犯時,不能有效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個別人甚至採取過激的行為,引發治安刑事案件。
(四)企業內部勞動糾紛處理的調解機制不完善。由於企業內部的協商調解機制未建立完善起來,勞動糾紛處理和溝通渠道較為不暢。而有些企業內部雖然成立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但由於企業職工對該組織不了解不信任、企業領導不重視、調解員素質不高等原因,企業調委會作用沒能得到發揮,勞資糾紛不能在萌芽狀態得到化解。
勞資糾紛如果得不到及時預防和有效處理,將對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拖欠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工資引發各類刑事案件。從發案環節看,該類犯罪集中發生在建築、裝修、工藝、針織等勞動力密集、管理制度相對落後的私營企業、個體經營戶或承包單位;從案件類型看,主要是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從作案形式看,犯罪一般是在追討未果的情況下,引發紛爭,沖動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具有突發性。 其他如怠工罷工、毀壞勞動設備等行為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如涉及范圍較大則會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環境。對企業主進行人身攻擊、群體性暴力事件、遊行示威、阻礙公共交通等行為會引起一定范圍的社會恐慌或社會波動,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社會秩序,從而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影響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5. 產生勞動爭議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的規定,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情況主要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 勞動爭議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必定有一方不合法。

7. 勞動爭議仲裁製度的意義,勞動爭議仲裁製度的產生

1949年1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為了及時合理地解決當時私營企業中存在的勞資爭議,制定了《關於勞資關系暫行處理辦法》,其中第27條對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仲裁和法院審判的處理程序作了規定。中央勞動部門也專門設立勞動爭議調處司。1950年6月,勞動部發布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據此,各地區由勞動部負責聘請總工會、工商行政部門、工商聯的代表組成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擔負起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工作。同年10月,勞動部又發布了《關於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規定》。該規定處理的勞動爭議包括一切國營、公營、私營、公私合營及合作社經營的企業中因僱傭、解僱、工資、工時、生活待遇、獎罰、勞動保險、勞動保護,以及因執行勞動紀律、工作規則、勞動合同等發生的勞動爭議。1954年勞動部就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學校、衛生等非企業單位的勞動爭議的解決發出指示,上述爭議由單位和上級主管行政部門處理;無法解決時,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處理。這兩項規章和有關規定的貫徹、落實,使我國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初步建立,並在協調勞動關系中取得可喜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1950年至1954年全國31個城市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共處理勞動爭議20多萬件,有力地保證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8. 有關於要求政府解決勞資糾紛的文章之類的

民工集中地 政府派專員 幫助解決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等問題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05:21 重慶晚報

本報訊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今後,外出打工的巫山農民再也不用為這些問題發愁了——日前,巫山縣委書記黃明、代縣長石詩龍親自為他們送去了一名勞務代表,專門負責解決此類問題。

據統計,目前在珠海打工的巫山人有9000多人,今年政府又將組織3000人的打工大軍奔赴外地。由於人生地不熟,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是民工們遇到的最常見的問題,有時甚至因得不到恰當的解決而導致情況惡化。

對此,6月13日巫山縣委、縣政府「一把手」親自將該縣就業中心幹部劉斌送到珠海,出任為民工服務的勞務代表。勞務代表同時還負責了解當地的就業需求情況,以便及時輸出本地農民外出務工。據悉,短短十幾天時間,勞務代表就為巫山農民尋覓到1000個務工崗位。

巫山縣為了更好為在全國各地打工農民服務,近期內還將在巫山民工比較集中的城市派駐勞務代表,據介紹,前往深圳的勞務代表即將起程。

(趙 倩)網路編輯:翁正平

閱讀全文

與勞資糾紛產生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