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代理商侵權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56條第3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版商品,能證明該商權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很清楚,你需要向法庭證明,你的產品的合法的來源,包括進貨憑證、票據、合同等等,並及時向法庭申請追加那個給你供貨的單位作為被告。只要你能證明你和供貨單位之間存在合法的手續,不存在串通的可能性,法庭就不會判你承擔責任的。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專業性比較強,案件程序性規定比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錯過程序而不明不白的敗訴。你也不可能從網上了解到更多的解決方案,因為別人不掌握你的證據材料。所以,建議你立即咨詢專業的律師為你提供解釋,必要時,律師迅速介入,為你維護最大的合法權益,也幫你處理很多善後措施。
順便說一句,那個國外總部自然會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業律師代理本案,他們開庭前一定做過詳細周密的調查,也不排除他們已經委託了公證部門公證過購買過你的產品。因此,不要把對手想的太過簡單。
㈡ 關於代理侵權的問題。。
一般獨家代理的話,要簽給有資質的企業,他都沒有營業執照,你們這個內獨家代理的合同可以要求法容院確認無效,確認無效的話,你們要返還當初他交的代理費,你們當然也構不成侵權。
當然,如果他以欺騙的形式獲得獨家代理,比如偽造營業執照的話,合同可以撤銷,你們也不構成侵權,代理費也可以不退還
如果你們當初簽訂合同時已經知道他沒有營業資格,並且約定他取得資格後由他代理,在此期間你們不銷售的話,你們就侵權了,但是一般這樣約定的很少,他2年都沒有營業資格不能銷售,實際上給你們造成損失了。這個還是要看你們具體合同的情況,反正這個官司有的打,你們也是有道理的
㈢ 產品的地區獨家代理權被侵權,怎麼辦
可以通過當地的工商部門
和
315協會
不過這問題不是很好解決啊
最好能知道他的拿貨渠道
你也可以在廣告方面多多提高你的總代形象在輿論上給他壓力
㈣ 關於產品獨家代理是否侵權的問題
具體是什麼產品,有些產品是不能拒絕提供的,比如計程車的服務,內
產品的買賣合同是容雙方合議的結果,達不成買賣合約,就可以不賣。另外,沒有代理權的話,投標書中應該把這寫清楚,這樣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尷尬了。另外,A公司不會不賣該產品的,否則他拿代理權有什麼意義,可以讓能買到的人提供該產品給你公司。
㈤ 有人在淘寶上賣我代理的產品,算不算侵權啊
看看你們當初簽訂的合同是如何約定的。如果約定不可以有其他人通過店面、網上,在你所代理的市銷售這款產品,就可以找你的代理商談了。
㈥ 被起訴實用新型專利侵權,但產品是代理某個公司的,要怎麼處理
問題一抄:A公司只是代理B公司襲的產品,C公司可以告A公司侵權嗎?可以,銷售侵權產品也是侵權。問題二:B公司生產的產品,在2009年就已經生產並在工程上使用了,C公司告B公司侵權,B公司能通過「先用權」,反告C公司的專利無效嗎?這個需要分析分析該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是怎麼寫的,如果確實有改進,並且該改進不是公知技術,可能只能部分被無效。判斷是否侵權也是一樣,要以現有技術提起抗辯,必須證明你所用的技術全都是已經公開的技術。或者在專利申請前進就已經在生產、銷售、使用了。
㈦ 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廠家產品侵權,經銷商也是要服法律責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是非注冊商標產品,則構成混淆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范疇,應按《反不正當競爭法》承擔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標識為注冊商標,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該《商標法》承擔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7)我代理的產品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金華查處6起偽造阿克蘇產地蘋果銷售案
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市局稽查支隊的統一部署,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商標權利人在轄區4個冷庫內查處6起偽造產地的蘋果銷售案。
據調查,2017年12月期間,徐某等6名水果經銷商。分別在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收購當地產的蘋果,裝進印有「阿克蘇糖心蘋果」和「產地:新疆阿克蘇」等字樣的紙箱,運往金華,存放在不同冷庫,以待春節前旺季銷售。
至案發時,當事人共購進此類蘋果9100餘箱,計5萬余公斤,案值30萬元,經商標權利人鑒定均為假冒「阿克蘇糖心蘋果」。
金東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於「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相關條款,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㈧ 我是一家代理商,現在有一廠家告我銷售的一款產品和他們的一樣,說我侵權,我不懂,望懂法律朋友指點一下
不用害怕。
首先保留好你的各種收據,證明你是合法代理,合專法進貨,合法銷售的。即使你賣的真屬的是侵權產品,從法律角度上來說,也是可以免於賠償的。一般都是由製造商賠償。
因為廠家在面對侵權產品時,有時找不到製造侵權產品的廠家,只能通過銷售商維權,你若不小心代理的是侵權產品,你指出你的侵權商家,讓維權廠家找到侵權商家,可以免於賠償。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㈨ 我在淘寶發布侵權商品了!我賣的是破解版軟體!被官方代理公司投訴了!有多嚴重!我犯法了嗎會不會來抓我
這種行為是犯法的,淘寶會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你的店鋪監管,如果你通過賣破解版軟體所得數額巨大的,將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淘寶規則》第六十六條規定:
出售假冒商品,是指用戶發生以下行為:
(一)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特別嚴重的,每次扣四十八分;
(二)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嚴重的,每次扣二十四分;
(三)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每次扣十二分;
(四)賣家涉嫌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每件扣兩分(三日內不超過十二分);情節嚴重的,每次扣二十四分。
為了防止對公眾造成不利影響,保護消費者權益,對涉嫌違反上述情形的賣家,淘寶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店鋪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以下規定:
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
以刊登收費廣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收取費用的情形,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以營利為目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是指沒有得到著作權人授權或者偽造、塗改著作權人授權許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權許可范圍的情形。
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應當視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復制發行」。
(9)我代理的產品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
劉某、蘇某與黃某均是90後大學畢業生,2011年至2012年期間,三人先後開了六家網店銷售盜版工程預算軟體,獲利共計26萬余元。近日,臨武縣人民法院審理了該起銷售侵權復製品罪案件,一審判處三人七個月至一年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作為90後的大學畢業生,劉某、蘇某與黃某三人大學畢業後因求職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就動了開網店銷售盜版軟體賺錢的主意。
2011年初,黃某與蘇某商議注冊一個淘寶店鋪,在該店鋪上銷售盜版工程預算軟體,蘇某負責網店經營,黃某負責提供貨源及組織發貨給買家。黃某通過網路以每套70元至75元不等的價格向位於深圳的上線購入盜版工程預算軟體,網店銷售所得利潤按比例分成。
後來,黃某將其同學劉某找來,又另外注冊一家網店,同樣銷售盜版軟體。2012年6月間,為了方便網店經營,三人將網店整合統一運營,由蘇某、劉某負責三個網店的日常管理,黃某負責尋找貨源、組織發貨,所得利潤按4:3:3的比例分配。按照這種方式,三人銷售盜版軟體共計6700餘套,獲利共計26萬余元。
本案中,劉某、蘇某與黃某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侵權的計算機軟體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三人的行為已構成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其行為理應得到相應的懲罰。
㈩ 親,我在閑魚賣自己代理的產品但是被商家投訴了我侵權,我不知道怎樣
根據《侵權責任法》和《專利法》,如果涉嫌侵權必須依法消除相關侵權行為和視情況專作出侵權賠償,如果屬確實發生侵權行為,建議主動找對方和解,盡量避免范圍擴大,導致承擔更大的賠償責任;如果未發生侵權行為,則應依法應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