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東之間產生糾紛,一方要退股,該如何清算對方侵佔及挪用公款是否違反合作協議該如何追究其責任
路過的,求採納
② 公司歇業後的勞動糾紛怎麼處理
一、公司歇業後責任怎麼承擔,糾紛如何解決
公司歇業無疑是法人終止的一種情形,公司歇業後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應無疑義。因此,負有清算公司之責的主體(以下稱清算主體)如果不盡清算之責,債權人可以起訴該清算主體,人民法院也可以判令清算主體履行清算義務。至於是否可以起訴公司的開辦者、股東,則取決於公司的開辦者、股東是否為清算主體。綜上所述,公司歇業後的訴訟問題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公司歇業後,如公司成立清算組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清算組為訴訟主體,可以起訴應訴。債權人起訴歇業公司的應以清算組為被告。
第二,公司歇業後,被登記主管部門注銷登記,但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負有清算之責的主體為訴訟主體。債權人起訴歇業公司應以清算主體為被告。
第三,公司歇業後未注銷登記,也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公司和清算主體為共同訴訟主體。債權人起訴歇業公司可以公司和清算主體為共同被告。
清算主體,是指依據法律對需要清算的「企業法人」負有清算義務和責任的公民、法人。按照我國《公司法》第191條、第192條及《企業法》和最高法院的答復意見等規定,根據我國企業法人的不同類型,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清算主體可歸納如下:
1、非公司制國有企業法人的清算主體為其上級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
2、非公司制集體企業法人的清算主體為其開辦單位(或投資人);
3、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主體為其全體股東;
4、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主體為其股東大會選定的股東或董事會全體成員;
5、法人型聯營企業的清算主體為其聯營各方;
6、國有獨資公司的清算主休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或部門;
7、其他類型企業法人的清算主體是其開辦人或投資者。
二、清算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一般情況下,企業法人的清算義務人(主體)對企業法人只負有清算義務,對其債務不承擔責任。但在以下情況,清算義務人對解散的企業法人的債權人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民事責任:
1、因清算義務人怠於履行清算義務,造成企業財產流失、貶值,致使債權人的債權不能全部實現的,債權人可以侵權為由,另行起訴要求清算義務人對擴大損失部分承擔賠償責任。
2、因清算義務人怠於履行清算義務,致使解散的企業法人財產流失,無法清算的,清算義務人應在被解散企業法人在注冊資本限額內對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3、清算義務人財產與解散的企業法人財產混同的,對企業的債權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清算義務人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時,承諾對被注銷企業法人未了結的債務承擔責任或負責處理,應對被注銷企業法人未了結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或賠償責任。清算義務人出具虛假文件,證明企業法人的債權債務清理完畢,致使企業法人被注銷,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清算義務人在被注銷企業法人注冊資本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③ 公司工人發生工傷事故,股東有沒有賠償責任
1.由於公司注銷公司作訴訟主體資格已經消滅工傷職工再起訴公司要求其承擔工傷保險待遇遇告主體適格問題駁仲裁或者起訴 2.情況能通起訴公司股東或者清算組員式解決類糾紛 3.公司股東或者清算組員明知發工傷事故且尚未獲足額工傷保險賠償清算未社保險待遇作妥善處理違反勞、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根據《公司》第189條、《公司司解釋二》第23條第款規定公司股東或者清算組員應承擔賠償責任 4.律依據: (1)《公司》 第百八十七條 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財產清單應制定清算案並報股東、股東或者民院確認 公司財產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保險費用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剩餘財產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資比例配股份限公司按照股東持股份比例配 清算期間公司存續展與清算關經營公司財產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配給股東 第百八十三條 公司本第百八十條第()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解散應解散事由現起十五內立清算組始清算限責任公司清算組由股東組股份限公司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確定員組逾期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債權申請民院指定關員組清算組進行清算民院應受理該申請並及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百八十九條 清算組員應忠於職守依履行清算義務清算組員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非收入侵佔公司財產清算組員故意或者重失給公司或者債權造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 (2)《關於適用〈華民共公司〉若干問題解釋(二)》 第二十三條第款 清算組員事清算事務違反律、行政規或者公司章程給公司或者債權造損失公司或者債權主張其承擔賠償責任民院應依予支
④ 公司清算組損害股東利益賠償責任糾紛可以做案由嗎
若股東因為清算損害其他股東權益的,其他股東有權進行訴訟維權的.
縱橫法律網-浙江求是園律師事務所-潘寧律師
⑤ 有限公司股東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如果有稅務罰款或債務糾紛,是否以資本金處理完畢作為清算的底線
清算的底線是公司的全部資產,股東是以出資為限度的.
⑥ 公司注銷後,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者是誰
公司被注銷終止後,其民事責任和訴訟義務承擔者應為其清算責任人。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
1、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
2、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
3、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繫到訴訟的結果。我們在法庭上有時會遇到被告反駁原告稱「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沒有實體權利,你不能當原告」,法院要對當事人主體資格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這就是當事人訴訟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當當事人。
(6)公司清算責任糾紛擴展閱讀:
確認之訴是當事人要求確認民事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訴訟,因此在確認之訴中,就該法律關系有爭執的當事人為適格的原被告。由於確認之訴可以對他人間的法律關系起訴,因此與有無管理權、處分權無關。只要實體法律關系在當事人間不明確且有保護的必要,就可提起確認之訴。
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若能夠通過其他訴訟得到救濟,則不能提起確認之訴。原告要求確認的必須是法律關系,純粹事實不得提起確認之訴。但現代各國為發揮確認之訴解決糾紛與預防糾紛的功能,規定對於法律關系的基礎事實是否存在也可以提起確認之訴。
⑦ 股東之間產生糾紛,一方要退股,該如何清算對方侵佔及挪用公款是否違反合作協議該如何追究其責任
1、《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解散,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經全體合內伙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容業解散事由出現後15日內指定1個或者數個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所以你們可以自行清算,也可以委託他人或單位清算。
2、甲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乙歸還非法侵吞的財產。 但不可以私自處理對方在單位的合法財產,應該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