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之債和合同之債的區別

侵權之債和合同之債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12-27 06:27:36

1. 侵權之債能否轉讓

侵權行為之債,是指行為人不法侵害他人財產權利或人身權利而使他人遭受損害時,行為人依法應對受害人承擔責任,構成侵權行為之責。
依據法律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否則,不能轉讓。
下面是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十九條 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八十條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四條 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2. 合同之債和侵權之債的區別不包括

侵權之債是基於侵權行為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如:你打傷別人回,侵犯他人的健康答權,你必須賠償其醫療費等各種損失,這種債就是侵權之債。

侵權之債多是法定之債。

合同之債是基於合同或約定產出的債權債務關系。如:你和他人簽訂買賣合同,買賣雙方均負有相對的債,一方是交付標的物之債,另一方是支付價款之債。又如:在單務贈與合同中,贈與人單方負有交付贈與物的合同之債。

合同之債多是約定之債。(也有法定之債)

3. 如何把握侵權之債向合同之債的轉化

違約和侵權的競合,要看具體情況,看看怎麼樣更有利於為當事人爭取合法權益,可以參照我的案例。
小貼士:遇到法律問題,一定要請專業律師解決,以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和避免經濟損失。

4. 侵權之債可以轉化為合同之債。合同之債可以轉化為侵權之債嗎試舉例作答~

合同之債是不能轉來化自為侵權之債的。因為按照我國的主流觀念,合同是債權,是相對權,而侵權是對絕對權的侵犯,如所有權、人身權,我國大陸這點與台灣不同,王澤鑒在其著作中論述過類似問題。合同之債的違反是違約責任的追究,不能用侵權的救濟方式來解決。

5. 偷工減料屬於什麼形式的債,合同之債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

如果偷工減料交付的產品不符合合同的約定,那麼構成違約,是合同之債。
如果偷工內減料生產的容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傷害,那麼構成侵權,是侵權之債。
偷工減料與無因管理、不當得利都沒與關系。
合同、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都是民法上債發生的原因,你先要判斷偷工減料那個事件是合同關系還是侵權關系,結論就明了了~

6. 侵權之債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哪些條件下能構成侵權之債

一、侵權之債

是指行為人不法侵害他人財產權利或人身權利而使他人遭受損害時,行專為人依法應對受害人屬承擔責任,構成侵權行為之責。

二、構成要件

第一:行為的違法性。

第二: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第三: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第四:行為人有過錯。

三、侵權之債和合同之債的區別:

1)兩者產生的原因不同。侵權行為之債因行為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的違法行為而產生。合同之債因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合法行為而產生;

(2)兩者內容不同。侵權行為之債的內容表現為:一方有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另一方有給予賠償的義務,是單務之債。合同之債的內容為當事人雙方約定的權利和義務,一般為雙方之債;

(3)兩者適用的法律規范不同。侵權行為之債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具有法律保護的性質和作用。合同之債適用合同法律規范,這類規范主要起促進和保證的作用



7. 合同之債和侵權之債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被告遲遲拖欠租金,訴至法院。被告辯稱原告已經強行扣押被告的鏟車出租給第三人收取租金,以等價抵消被告所欠房屋租金,以為這樣就兩不相欠。在處理這類案件中被告的辯解理由成立與否,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被告的辯解理由依法成立,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債務抵消,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被告的辯解理由不能成立。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的行為系合同之債,而原告扣押被告鏟車的行為屬侵權之債。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存在法律上的競合,性質不同,不能相互抵消。
筆者同意後一種觀點。
抵消是指雙方互負債務,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去履行,而使其債務與對方債務在對等額度內相互消滅。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抵消分為法定抵消和約定抵消。
《合同法》第一百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因此,約定抵消是指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的債權債務的抵消,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但不得損害他人及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由此可見,法定抵消的構成要件為:1、雙方所負債務種類相同;2、須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3、雙方債務均到履行期,但債務後到期的一方放棄其期限利益的,應允許其主張抵消;4、須雙方抵消的債權、債務均是合法的。因此,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系基於合同關系所形成的合同之債,而原告強行將被告的鏟車開走進行謀利的行為屬侵權之債。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雖都是債權的表現形式,但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合同之債是基於當事人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侵權之債是因非法行為所引起,與被侵權人的意思表示無關。由於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同,因而此類被告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雖然被告不能將拖欠原告的租金與原告扣押自己鏟車所產生的收益相互抵消,但若原告扣押被告鏟車給他人謀利的事實確實存在,被告可另行提起侵權之訴而不能與本案並案審理。

8. 合同之債和侵權之債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侵權之債是基於侵權行為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如:你打傷別人,侵犯他專人的健康權屬,你必須賠償其醫療費等各種損失,這種債就是侵權之債。

侵權之債多是法定之債。

合同之債是基於合同或約定產出的債權債務關系。如:你和他人簽訂買賣合同,買賣雙方均負有相對的債,一方是交付標的物之債,另一方是支付價款之債。又如:在單務贈與合同中,贈與人單方負有交付贈與物的合同之債。

合同之債多是約定之債。(也有法定之債)

9. 侵權之債與合同之債能否相互抵消

被告遲遲拖欠租金,訴至法院。被告辯稱原告已經強行扣押被告的鏟車出租給第三人收取租金,以等價抵消被告所欠房屋租金,以為這樣就兩不相欠。在處理這類案件中被告的辯解理由成立與否,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被告的辯解理由依法成立,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債務抵消,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被告的辯解理由不能成立。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的行為系合同之債,而原告扣押被告鏟車的行為屬侵權之債。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存在法律上的競合,性質不同,不能相互抵消。
筆者同意後一種觀點。
抵消是指雙方互負債務,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去履行,而使其債務與對方債務在對等額度內相互消滅。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抵消分為法定抵消和約定抵消。
《合同法》第一百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因此,約定抵消是指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的債權債務的抵消,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但不得損害他人及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由此可見,法定抵消的構成要件為:1、雙方所負債務種類相同;2、須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3、雙方債務均到履行期,但債務後到期的一方放棄其期限利益的,應允許其主張抵消;4、須雙方抵消的債權、債務均是合法的。因此,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系基於合同關系所形成的合同之債,而原告強行將被告的鏟車開走進行謀利的行為屬侵權之債。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雖都是債權的表現形式,但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合同之債是基於當事人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侵權之債是因非法行為所引起,與被侵權人的意思表示無關。由於合同之債與侵權之債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同,因而此類被告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雖然被告不能將拖欠原告的租金與原告扣押自己鏟車所產生的收益相互抵消,但若原告扣押被告鏟車給他人謀利的事實確實存在,被告可另行提起侵權之訴而不能與本案並案審理。

10. 比較侵權之債與合同之債的異同

是論文就大了
一個是法定之債,一個是約定之債……

閱讀全文

與侵權之債和合同之債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