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糾紛,離婚協議談判,離婚案例
既然是協議離婚,只要雙方同意即可,不需要什麼談判技巧,如果是對方不同意,也就只能訴訟離婚。
Ⅱ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若干問題意見》第19條規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專意見》第十九條規定屬,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隨繼父或繼母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姓名變更權是指自然人變更其姓名的權利。這一權利來自於姓名決定權,也是姓名決定權的應有之義。當事人使用自己決定的姓名參與社會活動,行使權利、承擔義務。因此,這項權利不得任意為之,如想變更,必須依照一定的程序。依照法律規定,變更姓名需要在戶口登記機關辦理姓名變更手續;未成年人需要變更姓名的,由其本人或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在父母離異的情況下,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變更姓名,這項權利則應由子女父母雙方協商行使。如果引起糾紛的,應該責令恢復原姓氏。
Ⅲ 最高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是否有效
1、現行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版體意見》是1993年11月3日,最高權人民法院公布的關於處理離婚案件所涉子女撫養爭議等方面問題的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現行有效,仍可適用相關案件的司法處理原則。
但是,最高法出台的相關司法解釋,一般都會在最後一條左右提出『「本解釋出台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抵觸的,一律以本解釋為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司法實務的需要,新的司法解釋出台,就的司法解釋並未明確規定廢止的情形下,如果新的司法解釋之中有與舊的司法解釋之中相關條款抵觸的,適用於新的司法解釋,因此,也就是說,如果最高法出台婚姻家庭領域的相關司法解釋有與問題所涉司法解釋部分條款抵觸的,應以「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以新法作為處理爭議的法律依據。這一點,當事人要予以注意。
2、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Ⅳ 孩子撫養費案件管轄權
追索撫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內法院管轄。民容事訴訟管轄,我國基本實行的是原告就被告原則,即原告如提起訴訟,要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但對部分特殊情況也規定了被告就原告和當事人可以選擇管轄的規定。選擇管轄是指兩個以上的法院對同一案件都有管轄權時,當事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35條規定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則上追索撫養費的案件管轄地是被告住所地。
Ⅳ 同居關系析產及子女撫養糾紛的案件如何收取訴訟費用
兩種方式,如果財產不多,可以按件收;如果財產較多,會按照財產數額的標的計算;如果有較多財產,就按財產數額的多寡按比列收,最少10%,最高30%.
縱橫法律網-廣東瑞輝律師事務所-謝志民律師
Ⅵ 孩子撫養權法律規定
關於子女撫養權問題,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最新修改的婚姻法也就子女撫養權做了些調整。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於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原則規定是,如果父母離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改變。子女撫養權,主要取決於撫養條件。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這個問題上,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 從上文可知,我國新修改的婚姻法更加強調,子女撫養主要取決於當事人雙方的撫養能力。這也說明,我國法律是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Ⅶ 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是以小孩名義起訴嗎
1.一般的撫養費糾紛案件:即由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這類案件父母雙方是案件的當事人,只能由父母中的一方提起訴訟,而不應該以子女的名義提起訴訟。因為撫養教育子女是每個父母應盡的法律義務,即使雙方離婚後也不例外。由父母雙方來做案件的當事人,正是體現了父母雙方共同撫養教育...子女的這種精神。若以子女的名義起訴,要求另一方給付撫養費,則不能體現這種父母對子女共同的撫養義務。所以應該且只能由父或母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對對方提出訴訟,才符合法律規定。 2.特殊的撫養費糾紛案件:即由未成年子女向父母一方或雙方提出額外的合理的撫養費請求。這類案件由父母雙方協商或法院判決確定的撫養費無法滿足或維持子女正常的生活、學習需要,或因重大疾病等而需要額外支出費用的前提下,此時糾紛的雙方應為子女和父母,因為之前父母雙方關於撫養費的協商或法院的判決,是就撫養子女的費用進行劃分,其效力僅對父母雙方有約束力,均不對子女有約束力。當協商或判決的數額不足時,子女當然有權利要求父母承擔增加的撫養費,故此時應以子女的名義提起訴訟。 通過以上比較,父母雙方在沒有通過協商或者法院判決就子女撫養費落實事宜進行確定的情況下,父或者母一方可以自己名義作為原告主體,向對方提出子女撫養費的請求;如父母雙方已經通過協商或者法院判決就子女撫養費落實事宜進行了確定的情況下;這時,子女作為原告主體,向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提出子女撫養費變更的請求,父母一方是不能作為原告主體資格的。
Ⅷ 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法院是否應當一並對子女撫養權問題作出處理
變更子女撫養關系和離婚後財產糾紛不是一個法律關系,可應合並審理?
在婚姻家庭糾紛中,對於變更子女撫養關系和離婚後財產糾紛雖不是一個法律關系,但該類糾紛屬復合之訴,法院合並審理並無不當。
Ⅸ 離婚案件中子女撫養權問題是如何規定的
撫養權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撫養對孩子成長有利原則,法院確定撫養版權時會綜合考慮權孩子現在的生活狀態、夫妻雙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撫養等因素來判斷。
2歲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給母親撫養,10以上的孩子,要聽取孩子的意見. 若有兩個小孩,原則上是一人撫養一個小孩的
沒有扶養孩子一方應支付撫養費,撫養費一般是未撫養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撫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具體撫養費的確定要根據當地生活水平及孩子可能的實際生活花費來確定。
Ⅹ 關於子女撫養費的民事案件
1. 如果陸某沒有由陸某承擔書費及學費的協議書,我可以向其索要撫養費呢?(本人認為向內陸某是應該的)
既然容在離婚時候你由母親撫養,那麼撫養費就應當是母親出啊!
2. 如果可以向其索要撫養費可以的話,撫養費是由什麼成為依據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給付子女撫育費的數額,一般為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參照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為標准,由父母雙方協議確定。不能達成協議的,由法院依據上述原則判決。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依照雙方約定確定,沒有約定的到子女有能力獨立生活為止。
3. 如果不可以向其索要撫養費可以的話,是否超過18周歲以後的書費學費也可以向其索要?
18歲後,書費和學費當然可以要,進大學的話都是有發票的,高中以前也應當有發票的。
4. 學校或書店提供的收據可以成為證據嗎?是不是一定要發票?
收據應當是可以的,但發票最好。這關鍵看法官的個人態度了。
5. 從長遠角度想,陸某死了以後,我可以繼承他得家產嗎?
可以,繼承法里的子女包括你這種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