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步驟是什麼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實用新型專利被侵權的情況。那麼,你知道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步驟是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八戒知識產權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步驟是什麼?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步驟是什麼?根據《專利法》規定,對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在實踐中一般通過三個步驟判斷: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2、確定被控侵權產品的相應技術特徵;3、將經過分解後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與被控侵權產品的特徵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實用新型專利被侵權怎麼辦?如果專利權人的權利被別人侵犯了,有兩種途徑來保護自己的權益:1、向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被請求人所在地或侵權行為地的部門)提請調處;2、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要注意專利侵權證據的收集:1、書證:通常是公證書,專利權人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了侵權行為後,通常會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對購買侵權產品的過程及購得的侵權產品進行公證或對侵權現場(如許諾銷售)或對侵權產品的安裝地進行勘查公證,取得公證書,從而證明被告存在侵權行為。在公證取證的過程中,專利權人最好主動向銷售者索取產品宣傳冊、銷售侵權產品人員的名片、購貨發票或收據,以進一步的明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同時專利權人可要求公證機關對前述資料的來源和真實性作出說明,一並記載在公證書中。另外順便提及一下,在選擇公證機關時,也應有所考慮,如在省會城市,可以選擇省公證處,而不要選擇區公證處,一則可能區公證區缺乏經驗,二則可能區公證處出於地方保護或者擔心受到打擊報復,而以各種理由推託。2、物證:專利權人從市場上購得的侵權產品。購得的侵權產品應由公證人員封存,並拍照。在提交給法院之前,原告應確保封條完好無損,否則被告將可能在質證時提出異議,對侵權產品不予認可。關於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步驟是什麼?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2. 外觀專利侵權怎麼判定有哪些判定方法
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那麼當我們碰到外觀專利侵權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外觀專利侵權怎麼判定?有哪些判定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外觀專利侵權怎麼判定?有哪些判定方法?判定方法一:肉眼觀察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藉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判定方法二:直接對比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判定方法三: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對比方法,類似商標近似判斷方法,目前較為認同的做法是將要部作為比較的重點,看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抄襲、模仿了權利人的獨創部分。被控侵權產品構成侵權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被控侵權產品包含外觀設計專利的獨創性部分(即創新點)。二是被控侵權產品從整體上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 。關於外觀專利侵權怎麼判定?有哪些判定方法?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3. 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
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二、專利被侵權如何索賠 在申請獲得了專利權之後版,那麼就是受到法權律保護的。此時如果他人未經同意而擅自使用專利產品的話,就會構成侵權。那麼實踐中該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一、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侵犯專利權行為成立的要件1、存在有效的專利權2、發生了法定的侵害行為3、所發生的侵害行為具有違法性4、侵害行為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廣義)5、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包括明示和默示)6、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7、行為人實施的技術、設計方案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前述七個要件是認定侵犯專利權行為成立的充要條件,缺一不可;專利侵權案件的處理或審理的目的實質上就是對於前述七個要件的滿足與否進行判斷。
4. 如何判斷我的專利是不是被侵權了
判定是否侵犯了知識產權可以看是否主觀意識,是否以經營為目的,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版,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權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商品罪、非法製造或者銷售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
5.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
對於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判定的標準是看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如落入,則構成侵權。判定的方法則是將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進行對比,具體方法如下:
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解釋專利權利要求時,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內容為准,而不是以權利要求書的文字或措辭為准。
2、根據全面覆蓋原則,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徵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對應比較,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則構成侵權。
(5)怎麼判定侵權實用型專利擴展閱讀: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包括以下幾種:
發明人
發明人或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性工作的人,例如試驗員、描圖員、機械加工人員等,均不是發明人或設計人。
其中,發明人是指發明的完成人;設計人是指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的完成人。發明人或設計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單位、集體或課題組。
發明創造是智力勞動的結果。發明創造活動是一種事實行為,不受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因此,無論從事發明創造的人是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只要他完成了發明創造,就應認定為發明人或設計人。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包括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和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兩類。非職務發明創造,是指既不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也沒有主要利用單位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對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對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如果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明人、設計人共同完成的,則完成發明創造的人稱之為共同發明人或共同設計人。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
單位
對於職務發明創造來說,專利權的主體是該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所在單位。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這里所稱的「單位」,包括各種所有制類型和性質的內資企業和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從勞動關繫上講,既包括固定工作單位,也包括臨時工作單位。
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三種情況:
(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在第(3)種情況中,只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構成職務發明創造:第一,該發明創造必須是發明人或設計人從原單位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第二,該發明創造與發明人或設計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聯系。
6. 如何判斷我的專利是不是被侵權了
判定是否侵犯了知識產權可以看是否主觀意識,是否以經營為目的,回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侵答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商品罪、非法製造或者銷售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
7.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專利被侵權怎麼辦
實際中,要確定侵犯了他人的實用新型,實踐中對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要做以下判斷:
1、確定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2、檢查自己的實用新型是否仍在保護期內
3、確定他人是否實施了侵權行為
4、兩者之間比較
就是要將有侵權嫌疑的實用新型方法與專利權利要求進行比較,看看是否在專利保護范圍。
5、搜集有關證據
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之後,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或知識產權管理機關提出解決糾紛的請求。
確定對方侵犯了實用新型的,可以採取下面的維權途徑:
1、雙方協商
一般來說,確定是侵權的,被侵權人可以要求協商,為了避免走訴訟程序,侵權人通常會願意。在雙方協商的時候,被侵權人可以要求賠償實用新型被侵權的損失等。
2、找專利部門
實用新型專利權人可以請求涉嫌侵權生產廠家或銷售商所在地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進行查處,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做出侵權判斷後,一般會要求侵權人責令侵權人停止侵,並且及時銷毀所有侵權產品以及製造侵權產品的設備,避免侵權行為的擴大。
同時,當事人雙方還可以在管理專利工作部門的主持下進行調解,然後達成成賠償協議。協議達成以後,如果侵權人又反悔的,專利權人還可以到法院對侵權人進行起訴。
3、找人民法院
受到侵犯的專利權人可以直接到有權管理的人民法院對涉嫌侵權的廠家或銷售商起訴,由受理法院的知識產權庭進行審理,當然,如果有知識產權法院的,就直接找專業法院。在經過法庭審判,會作出侵權判斷,法院可以勒令侵權人賠償專利權人損失及作出其他相關判決。
當然,在實用新型專利的侵權訴訟中,一般比較專業,如果侵權損失較大的,建議可以找個律師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