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協電話投訴就可以了嗎要本人去嗎
消協電話投訴就可以了,不需要本人去。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有以下內容:
(一) 投訴方及被投訴方基本情況。投訴方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名稱、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提交授權委託書;
(二) 具體的投訴內容。損害事實發生的過程及與經營者交涉的情況;
(三) 具體的證據。消費者有義務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四) 具體的投訴請求;
(五) 投訴的日期。
(1)打消協電話投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一) 沒有明確的被投訴方;
(二) 經營者之間的爭議;
(三) 經營者事前已經向消費者真實地說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況;
(四) 爭議各方已經達成和解(調解)協議並履行,且無新理由和相關依據的;
(五) 消費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證據的;
(六) 法院、有關行政部門、仲裁機構已受理、處理的;
(七) 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應由指定部門處理的;
(八) 不屬於《消法》調整范圍的其他情況。
消費者協會在接到投訴後的七個工作日內按規定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的,出具不予受理的函件。投訴案件受理後,一般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進行調解。案情復雜,情況特殊的,徵得雙方同意可延長至三個月。
⑵ 打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管用么
打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管用的。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當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都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
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2)打消協電話投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⑶ 打消協電話投訴熱線怎麼說情況
打消協電話投訴熱線之後應當按照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專、理由及投訴請求,屬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撥打12315投訴的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3)打消協電話投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⑷ 消費者維權打什麼電話
打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12315
當以下情形發生時可以撥打12315:
1、當內您的權益受到侵害容,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黑窩點」時。
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解決廣大消費者"投訴難"的問題,及時、方便、快捷受理消費者訴求。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也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消費者可通過電腦、手機APP、微信公共號、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24小時便捷高效地進行投訴、舉報。
⑸ 消費者協會投訴有用嗎
有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履行下列職能: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⑹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12315
應符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訴方; (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
(二)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
(四)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消費者協會主要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⑺ 打消協投訴電話有用嗎
打消協投訴電話是有用的,投訴發現商家有違法違規行為,會進行查處。12315」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託「12315」熱線電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調解消費者權益糾紛,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經濟違法行為。
12315的撥打要求為:
1、當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在消費過程中,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製造假冒偽劣商品的「窩點」時;
4、當發現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時;請您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我們將幫助您調解糾紛,如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依法查處。
(7)打消協電話投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⑻ 投訴消費者協會有用嗎
投訴消費者協會是有用的。
消費者協會主要是輿論監督的作用回,消費者協會的12315熱線,要滿足某答些情形才可以受理。
如果無法解決,消費者協會提供解決思路,而且消費者協會電話直接打到市裡邊,然後再分到各個區。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宗旨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8)打消協電話投訴有用嗎擴展閱讀:
中國消費者協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履行下列職能:
⑴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⑵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⑶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⑷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⑸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⑹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