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行政行為侵權賠償

行政行為侵權賠償

發布時間:2020-12-20 02:35:18

『壹』 行政侵權行為發生後,原告依照國家賠償法進行索賠而進行的訴訟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訴訟

那需要看你所謂的行政侵權是不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導致的,如果是那就是行政法范疇,不是民事侵權。

『貳』 國家對所有的行政侵權行為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必須屬於國家賠償法的范圍。
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內在行容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叄』 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

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是正確專的。
相關規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八條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肆』 哪些行政侵權行為可以起訴

具體行政行為
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只有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行政侵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因此,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外,所有行政行為都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這里的行政行為是指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作出的,與行使國家行政職權有關的,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以及相應的不作為):(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2)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
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4)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5)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6)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7)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5)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8)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伍』 行政訴訟可否先提起行政行為違法後請求國家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章
侵權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
公民專、法人或屬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第六十八條
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
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的賠償費用。
第六十九條
賠償費用,從各級財政列支。各級人民政府可以責令有責任的行政機關支付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陸』 行政侵權之後,哪些事項可以申請賠償

你好,行政侵權賠償的賠償范圍根據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或者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對侵犯人身權進行行政賠償的情形。對人身權的侵犯包括以下幾種行為:第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第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第三、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構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第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第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二)對侵犯財產權進行行政賠償的情形。第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第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第三、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第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除了正面規定國家進行行政賠償的情形外,法律還從反面規定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第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第二、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第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原告的代理律師要對當事人付諸行政侵權賠償訴訟的行為進行認真審查,看其是否在國家行政賠償范圍之內,如果在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范圍內,那麼律師就應該告知當事人有關法律的相關規定,告知當事人不應該進行提起行政侵權賠償訴訟。如果被告的代理律師發現原告訴訟的行為不屬於國家應該承擔行政賠償責任范圍內,那麼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三)賠償范圍應增加精神損害賠償部分。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對於行政侵權案件也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金。在英美法系國家,判例確認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種類逐漸增多,對於不產生物質後果但引起巨大精神痛苦的,也開始給付精神損害賠償金。而大陸法系國家在審判實踐中也逐漸開始判決賠償死者近親屬感情上的損害。目前精神損害行政賠償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發展趨勢。「有損害即有救濟」是現代法治的一項重要原則,通過侵權者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既可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又可以對侵權人起到一定的制裁功能,促使其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因此應當把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國家賠償的范圍內。

『柒』 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有什麼區別

您好,行政賠償與司法賠償的區別:
(1)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不同。在行政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受委託的組織及其公務人員以及事實上的公務員。在司法賠償中,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是履行司法職能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以及軍隊的保衛部門,國家檢察機關,國家審判機關,監獄管理機關及在上述機關的工作人員。
(2)實施侵權行為的時間不同。行政侵權行為發生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而司法侵權行為發生在司法活動中,以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刑事訴訟中違法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監獄管理權以及在民事、行政審判中人民法院採取強制措施、保全措施以及執行措施為構成要件。
(3)追償的條件不同。行政追償的條件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這種標准具有明顯的主觀性。司法追償的條件是:①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②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③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相比較之下,司法追償的范圍要比行政追償的范圍窄。
(4)程序不同。行政賠償程序分為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單獨提出賠償請求的程序實行行政處理前置的原則,行政賠償爭議在行政程序不能解決的,最終可以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而司法賠償沒有單獨提出賠償請求和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劃分,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的決定不服的,要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由其作出最終的決定。可以看出,司法賠償自始至終都是通過非訴訟途徑來解決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捌』 具體行政行為侵權的賠償程序與行政事實行為侵權的賠償程序的比較

具體行政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的行為。內行政事實行為不僅包括容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的行為,還包括與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相關的行為,如暴力的侵權行為。

相關法律知識:
(1)客觀方面的要件不同。具體行政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的行為。行政事實行為不僅包括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的行為,還包括與行使職權和履行職責相關的行為,如暴力的侵權行為。
(2)法律效果要件不同。具體行政行為能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產生影響。行政事實行為是一種非法律行為,無論是否發生相應的法律效果,都不影響行政事實行為的存在。
(3)主觀方面的要件不同。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意志的外在表現。行政事實行為也是行政機關的一種意志,但意志並不是事實行為的構成要件,同時事實行為也沒有具體的形式要求。

『玖』 什麼是行政侵權行為

行政侵權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回的職務行為,將引賠償。答它屬於行政違法,但並非所有行政違法都侵權。
「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最新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
這就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侵權賠償責任。構成行政侵權賠償責任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才能申請行政賠償。
2.必須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若沒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賠償則無從談起。
3.違法的行政行為和損害的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就是說因為行政行為的原因,才造成了損害的事實結果。
4.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確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錯誤)。

閱讀全文

與行政行為侵權賠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
徐州金連春合同糾紛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