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小區里發生的民事糾紛,小區物業有責任嗎
如物業管理合同沒有類似保安應對小區內的不法侵害予以阻止排除等約定。物業公司就不用擔責。維護社會治安主要是警察的義務。
當然從道德層面講,保安做得不對。
B. 物業負責管理小區內的鄰里糾紛嗎
物業只能簡單協調,協調不了只能走司法程序
C. 居民小區物業糾紛
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辦法
為貫徹落實《物業管理條例》規范物業管理活動,保持物業管理在企業和業主、使用人的合法權益,創造一個清新、整潔、文明有序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特製定本辦法。
一、物業管理企業
1、本辦法中的物業管理,是指物業管理企業受業主、使用人的委託,依據物業管理委託合同,對物業的房屋建築及其配套設施、設備、綠化、衛生、治安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和整治,並向業主和使用人提供綜合性的有償服務。
2、從事物業管理的企業應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業人員應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3、物業管理企業接受委託應與業主、使用人簽訂物業服務合同,其內容應包括服務范圍、管理標准、許可權、期限、費用收支監督檢查和違約責任等,並報送區物業主管部門備案。
4、物業管理企業應設立固定的服務場所,專線電話,專職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確保及時為業主服務。
5、物業企業應按等級收費,並由物價部門統一定價,設「公示板」公開收費標准,便於業主和使用人監督。
6、日常維護與緊急事件處理。(1)物業管理企業應對房屋主體,水電設施,排水設施,消防設備共用部位和供用設備進行日常養護和維修,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居住安全。(2)對上水管線發生跑漏、下水管線發生堵、冒等突發事件及時處理,確保業主和使用人財產不受損失。
(3)對二次供水水箱,應一個季度或在重大節日前徹底清洗一次,日常派專人看管,確保水質安全使用。
7、小區綠化。小區綠化要與周圍建築風格渾然一體,既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功效進行適宜的綠化和小品布置,重點美化部分應放在小區出入口等引人注目的地方。物業管理企業要採取多種形式,向廣大業主或使用人特別是兒童進行宣傳教育,使人人都來關心愛護綠化,並制定相應的綠化管理規定。
8、小區衛生管理。清潔衛生的工作應做到「五定」即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任務、定標准。每天清掃一遍,全日保潔,質量應達到「六不」、「六凈」。既:不見積水、不見積土、不見雜物,不漏收堆、不亂倒垃圾和不見人畜糞便。路面凈、路沿凈、人行道凈、雨水口凈、樹坑牆根凈、果皮箱凈。
9、小區治安。物業管理企業應與當地公安部門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接受指導,爭取配合,做好小區治安管理工作。
10、小區消防、消防管理在物業管理中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消防意識,警鍾長鳴,常抓不懈,因此消防工作應提高到管理的重要日程。
11、車輛管理。小區內的機動車,摩托車,自行車應在指定位置存放,由物業管理企業統一管理。
D. 小區糾紛該找誰各位業主需注意!
在小區發生糾紛時
到底誰才是責任方
物業
業主
還是開發商
還在傻傻分不清?
別急!今天一文講清楚
01
告錯了!
房屋漏水要找
物業
若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違反有關物業合同的約定,或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就小區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發生爭議的,其爭議解決對象為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
此類糾紛最常見的
就是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對象一般為
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人
01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即當事人就達成的物業服務企業向業主提供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服務的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糾紛。
02
什麼是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服務合同是物業服務人在物業服務區域內,為業主提供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養護、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業主支付物業費的合同。
02
物業服務內容通常包括?
實踐中,物業服務的內容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約定,通常指一棟住宅樓中業主、物業使用人共用房屋的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梁、板、柱、屋頂等,此外還有樓梯間、通道、專用房間、外牆面、屋面防水、樓內自行車存車庫等。
概括來說就是安全保衛,公告設施、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小區環境衛生保潔,公共區域綠化,防水工程等。
02
又告錯了!
樓上吵鬧要找
業主
當業主之間因相鄰用水、排水,通行,土地、建築物利用,通風,採光、日照,污染侵害,損害防免等情況發生爭議的,其糾紛解決對象應為作出相應損害行為的業主。
此類糾紛主要
基於業主之間的相鄰關系
所產生的相鄰權糾紛
01
什麼是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指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用益物權人或佔有人之間在行使該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用水、排水、通行、通風和採光等行為而相互間給予便利或接受限制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02
業主之間有什麼義務?
根據法律規定,各業主之間負有互相給予對方相應生活便利或為方便對方而接受一定限制的義務。
相鄰關系要求各業主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他人,不能因此作出損害其他業主利益的行為。
03
還是告錯了!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要找
開發商
涉及房屋質量或房屋買賣合同所約定的事項違約的,應當與合同相對方(一般為開發商)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類糾紛最為常見的
是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即當事人之間因
訂立、履行、變更、終止
商品房買賣合同
發生的權利義務糾紛
01
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約定哪些責任?
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買受人與出賣人(一般為開發商)會就房屋的坐落、位置、交付標准等作出約定,且合同應當載明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價格、交付日期、質量要求、物業管理方式及雙方的違約責任。
02
有無相關法律規定?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
第三十一條
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購買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質量監督單位申請重新核驗。
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買人有權退房;給購買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是不是還有點迷糊?
一句口訣來分清!
公用部分物業管
家裡私用自己管
買賣合同開發商管
你清楚了嗎?
趕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來源:晉中法院
發布:中國經貿融媒體中心
責編:小 敏
E. 小區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糾紛,業主去哪裡能維權
(一)行政途徑
投訴。對於有關小區規劃、房產證的辦理、房屋質量等出現的問題,業主可以向當地政府的建設行政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質量監督部門反映。對於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第十條,業主可以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二)法律途徑
1、對當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2、對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提起民事上的違約或侵權之訴。違約中的「約」指購房的買賣合同、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
侵權中的「權」包括公民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權利、業主享受優質的物業管理服務以及居住環境的權利、公民的消費權益等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出現這類糾紛時業主可以將糾紛訴至法院或直接向當地人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以解決糾紛。
3、提交仲裁機關仲裁。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雙方發生糾紛後,根據我國《仲裁法》第4條的規定,依照物業管理公司中的仲裁條款或者糾紛發生後自願訂立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請有管理權的仲裁機構即物業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進行裁決以解決糾紛。
(三)其他途徑
1、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協商解決。《物業管理條例》中已經對業主、業主委員會及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可以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和物業管理合同的規定,自願平等地進行磋商,進而解決管理糾紛。
2、由第三人調解。這是指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將糾紛提交給第三人,由第三人來主持雙方進行協商,促成雙方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一般調解可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比如可以由物業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3、更換物業公司。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讓業主滿意,則業主可以更換物業公司。
按照我國目前的購房程序看,購房人要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同時在使用統一印發使用的格式房產買賣合同時,會有買方同意其購置的房屋由賣方或買方的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的條款。因此,購房者須受到開發商為其選聘的物業管理公司所簽訂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約束,並接受其物業管理服務。因此在實踐中,許多物業管理公司通常以此為由,主張業主無權更換物業管理公司。
《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中明確規定廣大業主有權選聘、解聘物業服務企業。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共同決定,但是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因此,作為小區的真正主人,廣大業主有權重新選擇物業管理公司為其提供物業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