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院調解離婚明確探視權雙方自行協商,但一方拒不協商怎麼辦
法院調解離婚,明確探視權雙方自行協商,但一方拒絕協商。怎麼辦?那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別的沒有辦法,他是想耗死你。
⑵ 協議離婚後因子女探望權引起糾紛的,該怎麼辦
還是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要是想要通過法院來調解這個事情
將來也許還會引起什麼糾紛
還是跟對方好好談談,孩子是無辜的
⑶ 法院調解我獲得探視權,女方一直不讓見!
如果一方不讓探視子女,可以依法起訴維權。就算是離婚了,不直接撫養孩子一方都有探視孩子的權利,何況只是調解離婚,還沒有下達離婚判決書。
我國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當事人經民政部門協議的探視權行使或經法院調解或判決的探視權行使,父或母任何一方不得設置執行障礙,不得拒絕一方行使權利,任何一方侵犯對方權利,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一旦其權利受到侵犯,對方都有獨立的民事請求權和申請執行權。
當事人如何行使好探視權,應當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要行使好探視權的請求權。這種請求權實際上是一種自然主張權,即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視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
二是對探望的方式和時間要明確。當事人協商或法院判決,都得對探望的方式和時間作出明確的規定。方式一般可選擇「上門探望式」、「帶走逗留式」等。
三是要有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探視權是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當事人的權利,但它的行使必須有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子女的學習成長。不能為了行使探視權,使子女在身心健康、生活、成長、學習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採取探望的時間和方式方面,要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
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探視權委託執行案件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探視權委託執行案件有以下的規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2.第25條更加具體規定為:「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3.第32條規定;「婚姻法第48條關於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此外,如果子女已滿10歲,對是否進行探望已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認識能力,人民法院應當徵求子女的意見,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應當強制執行探望權。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第22條規定:「……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監護權不因婚姻關系解除而消除。」《意見》第21條規定:「夫妻離婚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孩子的監護權……」
⑸ 關於探視權調解
───您好 僅依提來問內容作源答如下──,前言:,版主離婚快三年.離婚協議書上寫的清清楚楚,「女方無條件放棄一切子女權利與義務」,協議書是這樣寫沒有錯.但是要知道探視是基本權利,是無法放棄的.許多狠心的父母.為了自己貪求的享樂.不顧親情,等日子久了清醒後.回頭要來探視子女.其實不管父母多爛.只要提出探視的請求,法院都會准予探視.畢竟人倫親情使然。一.版主肯讓生母探視小兒是對的,接聽電話由兒子自己決定是否與生母見面.有思考到兒子的感受.這種舉動才是偉大的爸爸。二.三月就要調解了,可帶兒子一起前往.小五的兒子相當有主見了,若是兒子表明『不願意與生母互動』那就畫下休止符了,此案子也結束了.兒子的「意願」是關鍵。結論:,一個女人辛苦懷胎10月生下兒子,照理說:兒子與媽媽是比較親.而爸爸忙於工作,當然親情不如媽媽.假如兒子會說出不與媽媽互動這句話,那一切真相大白了.不堪為人母.真可憐。以上說明.若有不解之處.請再提問.謝謝。
⑹ 離婚調解書中必須提探視權嗎
您好!離婚調解書中必須提探視權。夫妻離婚,解除的是夫妻關系,但是父母和回子女的關系並沒有答解除。不管孩子歸誰撫養,另一方都有給付撫養費的義務和探視孩子的權利。如果撫養孩子的一方拒絕另一方探視孩子,那是違法的,所以在法院准予離婚的《民事調解書》里都會寫上與探視權有關的文字。謝謝閱讀!
⑺ 孩子父親起訴我要探望權我可以不去調解嗎
可以!但法院會審理裁定,男方將勝訴,你要給予對方探望權利! 如果不想讓對方探視,你要提供對方探望會對孩子產生不利於學習或成長的證據!這樣,就會免除探望權利!
⑻ 起訴探視權,法院要先調解,請問是調解什麼
調解的意思是法院為你們主持,你們協商,協商好了法院就確認你們的協議,法院出個調解書,案子就結了
⑼ 調解離婚後,請求法院強制執行探視孩子需要什麼手續和條件
新《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登記離婚或判決離婚的,不撫養子女的一方可要求法院依法判決其享有探望權,探望的次數、地點、時間長短等一般由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當事人雙方未就探望權提出主張,而在離婚後發生探望權糾紛的,可以「探望權糾紛」為由,單獨提起「探望權糾紛」訴訟。
若當事人一方不按法律文書中明確規定的有關條款執行探望權,另一方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果因一方探視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就不能強制執行。也就是說,衡量父或母探望行為的根本標准要看是否有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
從某種意義上講,探望的執行也是一種交付行為,即將未成年人安排與探望人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明確規定,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有義務協助權利人行使探望權,據此,作為探望權案件的被執行人是不履行協助義務人,因為有義務協助人不履行協助義務,或者加以阻撓,那麼權利人行使探望權就無從實現。
由於探望權案件的情況比較特殊,涉及人身問題,應以說服教育為主、運用強制措施為輔的原則。執行具有強制性,這是法律賦予執行工作的權力,但是它只能是針對被執行人,或以暴力等手段干涉執行工作正常進行的案外人,這個范圍是法定的,是不能無限擴大的。它只能依據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其他生效的法律文書,並且只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說服教育就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教育對象提高認識,心悅誠服,自覺改正以前的不履行的不良行為,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方法。
探望權的實現應該提倡以強制執行為輔,以做工作協調為主。如果孩子已有了分析和認識事情的能力,在探望權的實現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不同意,就不應該勉強。新《婚姻法》之所以規定探望權,主要目的還是為保護孩子成長、約束父母盡到撫養責任。
在探望權執行中還應明確子女非執行標的物。在強制執行探望權案件過程中,絕不可對子女採取執行措施,要堅決杜絕對子女採取哄騙,甚至採取強制措施的做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六條「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第三十二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採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⑽ 探視權官司 開庭前調解被告不來怎麼辦
被告不參加庭審,法院可以缺席審判。但是,如果法院認為被告必須到庭參加訴訟的案件,法院有權拘傳,也就是強制傳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