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姓名權侵權認定

姓名權侵權認定

發布時間:2021-02-13 04:46:10

㈠ 列舉5個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案例。

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案例。

案例一

2000年至2001年期間,原告徐誠被某市招生辦派往下屬某區招生辦協助進行中專、技校的招生工作。2000年8月,被告李樺以「徐成」的名義,向省招生辦公室寫檢舉信,聲稱考生張劍「在入學考試時,系他人冒名頂替參加」。

並在信中稱「我是市招生辦幹部,現協助某區招生辦進行本年度中專、技校招生工作,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此事予以反映,本著對國家、對學校、對張劍本人負責的精神,懇請省招生辦領導予以查處此事。」省招生辦接信後對此事認真進行了調查核實,並進行了考卷筆跡鑒定。

8月28日,省招生辦復信「徐成」,說明「參加考試系張劍本人所為,無冒名頂替現象」。徐誠接信後,感到莫名其妙,就向市招生辦及有關部門反映此事,要求調查事實真相。

2001年3月,經鑒定:檢舉信是被告李樺書寫。在調查取證及進行鑒定的7個月內,徐誠因精神壓力大,受到一定的精神損害。

案例二

江某為能趕上其男友即林某所在單位的分房,因其未到法定婚齡,不能辦理婚姻登記手續,於是,謊稱其身份證已丟失,以購買進口葯需要居民身份證為借口,向張某借用身份證。

隨後,江某假冒張某之名到其單位開出婚姻登記介紹信,並拿走張某所在地的公共戶口薄,與林某一起去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

江某的假冒行為後被張某發現,張某認為江某的假冒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權,並因此承受了強大的社會壓力和精神打擊,於是要求江某賠償損失5000元並賠禮道歉。

案例三

原告A系某公司的股東、董事,在A未參加董事會的情形下,B董事直接在董事會決議等文件上偽造A的簽名,致使A變成了公司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A認為,B的行為是公司職務行為,因此公司未經其同意而盜用其姓名,侵犯了其姓名權,要求法院確認上述盜用姓名的侵權事實,並要求被告公司撤回相關的工商登記,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案例三

第3562067號「易建聯Yi Jian Lian」商標(即爭議商標)由案外人名樂公司於2003年5月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並於2005年9月被核准注冊,其專用期限至2015年9月,核定使用商品為第25類服裝、柔道服、足球鞋等。

2009年5月,經商標局核准,爭議商標轉讓給易建聯體育用品(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建聯公司)。2006年3月,易建聯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請求撤銷爭議商標。

評審期間,易建聯提交的新浪網網頁列印件等證據載明:易建聯自1999年開始從事籃球訓練,2002年入選廣東隊,同年入選國家青年隊。2002年獲得亞洲青年籃球錦標賽冠軍,2003年獲得全國男籃甲A聯賽亞軍。

網頁列印時間為2006年3月。2009年11月,商評委作出商評字〔2009〕第33584號《關於第3562067號「易建聯Yi Jian Lian」商標爭議裁定書》,認定:易建聯系我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在爭議商標申請注冊之前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社會知名度。

易建聯公司未經易建聯授權,將與其姓名相同的文字申請注冊商標,侵害了易建聯的姓名權,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裁定:爭議商標予以撤銷。易建聯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案例四

幾年前,高先生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期房購銷合同,約定房地產公司保證在高先生入住之日起1年內為其辦理房屋產權手續,如現房實測面積與期房預測面積發生變化時,按實測面積交納相關稅、費。

高先生入住後不久,房地產公司通知他到公司交納辦理房屋產權證所需的契稅、過戶費及印花稅,高先生交納了全部費用,並將私人印章交給房地產公司。因高先生購買的期房實測面積大於預測面積,辦理產權證需按實測面積重新簽訂《北京市內銷商品房買賣契約》。

房地產公司在高先生在場的情況下,填寫了3份內容相同的《北京市內銷商品房買賣契約》,同時在乙方簽字處填寫了高先生的名字,並加蓋了高先生的私人印章。

半年後,房地產公司將房屋的產權證、新合同及高先生的私人印章交給高先生,並向他講明新合同是為了辦房產證而簽訂的,雙方仍沿用舊的期房購銷合同。

後高先生起訴至通州法院,稱簽訂新合同他不知道,此合同中減少了許多對他有利的條款。房地產公司為自身便利,冒用他的姓名侵犯了他的利益,要求房地產公司承認錯誤、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00元。

訴訟過程中,房地產公司辯稱,我公司為高先生的利益使用其姓名,且我公司與高先生實際履行的仍是舊合同,沒有給高先生造成經濟和精神損失,不構成侵犯他的姓名權。

案例五

2005年6月份,被告王某、李某准備登記結婚,因李某全家搬遷,戶籍丟失,無法辦理結婚登記。王某隨找到自己妹夫姨家(即原告方某家)親戚,稱未婚妻戶籍登記丟失,無法辦理結婚登記,想用方某的戶口薄和身份證附李某的照片去辦理結婚登記。

當時方某在外務工,只有父母在家,其父母想只是借用女兒的戶口簿和身份證,不會有什麼問題,就同意把女兒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借給王某使用。2005年6月24日,王某、李某登記結婚,結婚證上是方某的名字。

後方某務工回家得知此事,找到王某、李某兩人要求用他們自己真實姓名登記結婚。2005年9月5日,王某、李某到登記機關辦理了離婚,又於2005年9月8日以雙方真實姓名重新登記結婚。方某戶籍薄上留下了「離異」字樣,引起了男友對其有「婚史」的誤解,無奈之下訴至法院。

㈡ 怎麼才算侵犯姓名權

姓名侵權應該是已經有了這個名字後的重名。比如;王德亮。王德亮是1990年1月版1日22點59分前出生的權,並在當地上的戶口,已經在戶口博上某居地戶籍登記記錄了或已經在公安局備案的戶籍就是上了戶口。那麼在1990年1月2日0點後出生的也同樣叫王德亮,後者出生的時間在前者後面的也叫了此名,那麼後者的就屬於姓名侵權了。在我們中國或是任何的國家都有重名的現象,只是很少有因起了重名而引起了法律的糾紛,但不是絕對沒有姓名侵權的案例。一般在我們國家出生的人都會盡量的避免起重名的。因為一旦姓名起重了,那就回影響兩個人的命運的,重名不是前者影響了後者就是後者影響了前者。最好不重名,注;我說的這些都是迷信或就社會的說法,您最好不信,也希望您盡量在起名時躲開重名這種現象的發生!但名字起重了一旦打起官司來後者一定的敗訴的!

㈢ 侵犯姓名權的侵權表現

表現形式: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版經他人同意權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刑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17法一22號

㈣ 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侵害了受害人的姓名權一方面,行為人的行為總是具有其特定的侵害對象,只有在行為人的行為是針對受害人而非他人時,受害人才能提出請求。在實踐中,由於經常發生二個以上的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的情況,因此若設某人取某個姓名以故意製造混亂或假冒、盜用某個姓名,必須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指向原告。另一方面,行為人的行為是指向受害人的姓名權而非其他權利。如加害人以侮辱性稱呼喊他人,加害人構成對他人名譽權而非姓名權的侵犯。

行為人實施了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①干涉他人行使權利。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干涉他人決定姓名,如強迫他人命何名或不準他人命何名。但未成年人監護人如在為未成年人命名上發生爭執,則不應視為侵犯姓名權。如未成年人成年後,自己重新決定自己的姓名,他人加以干涉的,可構成侵犯姓名權。二是干涉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既包括強迫他人不使用真名,不準他人使用真名,也包括在可以不使用真名的情況下強迫本人使用真名或其他名字。三是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名字,這是指對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行為加以干涉。

②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或者實施有害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例如,自稱為某名人的弟子,自稱受某人推薦等。盜用他人姓名,往往出於為抬高自己的身價、聲譽的動機,或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盜用他人的姓名者,並不是妄稱自己為某人,而只是以他人的名義行事,這是盜用和冒用的重要區別。

③冒用他人姓名。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如謊稱自己為某人,以他人的名義刊登徵婚廣告等。這里還包括利用與他人同姓名的條件冒充他人實施行為,以及利用與他人姓名容易相混的條件冒充他人,也應包括非直接利用他人姓名,而冒充其身份的行為。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往往也侵害名譽權。例如,假冒他人實施不法行為。此時發生侵害姓名權與侵害名譽權的重合。受害人可任意擇其一個請求權行使之。

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作為侵權行為,應以行為人具有過錯為要件。盜用和假冒他人姓名,無論行為人的主觀動機和目的如何,在過錯形式上都是故意的,而不存在過失問題,如果某人因過失而使其所取的姓名與他人相同,或因過失致使其誤將他人姓名寫錯,不應視為侵害姓名權。不過,有關故意或過失問題應由被告反證證明。對於原告來說,他只需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推定被告有過錯。此外,行為人若能證明其具有正當理由使用他人姓名(如為了公共利益),或使用他人姓名是為了保護被使用姓名人以及他人的利益,不應認為行為人具有過錯,因此也不構成侵害姓名權。

㈤ 在司法案例中,關於名人姓名權侵權法院是如何認定的

今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具有重要的創新價值,並且能夠鮮明地體現尊重人格尊嚴和保護人格權的人文主義立場。

㈥ 什麼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三種表現

一、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表現: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二、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三、姓名權屬於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於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
四、姓名權的法律特徵: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享有姓名權的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五、法律法規依據:
《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民通意見》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㈦ 民法 姓名權 侵權行為的構成條件

一般有這兩種:
1) 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以該人的名義進行民回事活動或答者從事不利於姓名權人、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2) 冒用他人姓名:這是指冒名頂替‌,‌亦即行為人完全以姓名人的身份從事活動‌。冒用他人姓名由於完全以姓名權人的身份進行活動‌,‌故其危害往往甚於盜用他人姓名‌。
辨別他人是否侵犯了姓名權,主要看是否具備構成侵權的4個要件:第一、需要有侵害的事實存在。即由於他人侵權而造成被侵權人財產上或人身上的損失或損害;第二、侵權行為違法。第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四、違法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或是故意或是因過失而造成他人損害。此例張秀的行為已經明顯侵犯了張玉秀的姓名權,應對其承擔侵權責任.

㈧ 姓名權的侵權表現有哪些

您好抄,一般侵犯姓名權有以下侵權表現: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法律法規:《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㈨ 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每個人都享有姓名權,而且姓名權不容他人侵犯,侵犯姓名權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承擔侵權責任需要了解其構成要件,否則是不用承擔責任的。所以,小編在下文解答一下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於權利主體、不利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後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後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並無實質差別,但是由於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後果的存在。
二、侵犯姓名權的表現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屬於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於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侵犯姓名權必須有損害的結果,且存在因果關系,這樣才能認定為侵犯姓名權。當事人發現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權,一定要及時採取法律手段維權。若需要法律幫助,小編建議登錄網站找專業律師服務,這是很有幫助的。
延伸閱讀:
侵害姓名權的形式具體有哪些
干涉姓名權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使用姓名權的限制有哪些

閱讀全文

與姓名權侵權認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