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物權法實施後發生糾紛

物權法實施後發生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13 04:46:02

物權法生效前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在生效後起訴的適用物權法嗎

如果是當下的事情,即使之前發生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糾紛,也可以適用物權法。只是不知道具體案件本身,還是根據具體案件來具體分析。

Ⅱ 房產糾紛發生在物權法實施之前,是適用舊法還是物權法

物權法明確不溯及既往的,一般來說法只適用於生效後發生的行為。我國的法律回主要採用從舊兼從輕答原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溯及既往,但是物權法沒有明確規定,就說明對生效前的行為不適用的。
賣給乙的行為是有效的。那個行為是違法了,法律保護善意第三人,乙如果不知道開放商之前已經銷售過該房屋,那麼乙在當中就是善意第三人,他不知道開發商的行為。 所以開發商和乙之間的交易是受到保護的,甲只能向房開商索取賠償。

Ⅲ 2007年10月1日物權法實施後起訴的抵押擔保案件,適用擔保法還是物權法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物權法》第內202條實際容上是對《擔保法解釋》第12條的修改,《擔保法解釋》第12條在《物權法》實施後就已經廢止。具體使用那一條要看具體情況,《物權法》於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也就是2007年10月1日之前的糾紛適用《擔保法解釋》第12條,之後的適用《物權法》第202條,這就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的體現。

Ⅳ 房產糾紛,物權法之前簽的合同,物權法實施之後對方辦理了房照!法院按物權法處理

你好可以申請再審

Ⅳ 物權法施行前的房屋糾紛,現在審理,適合物權法嗎

我國的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上講,應該依照過去的法律,但是如果過去沒有的話,則可以參照現在的法律審理

Ⅵ 《物權法》實施後小區業主都有哪些權利

包括:

屬於業主個人所有的財產。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

屬於業主共有的財產。物權法對建築區劃內的道路、綠地和物業服務用房的歸屬作了明確規定,考慮到業主共有的財產很多,難以逐項列全,又作了概括規定,「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屬於業主共有。這里的其他公共場所和公用設施,包括電梯、過道、水箱、自行車存車處等。但是,對建築區劃內的會所、人防工程等能否歸業主共有,還有不同意見,需要具體認定。

關於車庫、車位的歸屬。物權法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同時,針對有的開發商將車位、車庫高價出售、出租給小區外的人停放,不少小區佔用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作為車位的情形,物權法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至於物權法頒布實施前車位、車庫的歸屬問題,法律委員會研究認為,按照法的一般原則,法律是不溯及既往的,本法也是一樣。對過去的問題,應當按照當時的規定或者約定處理。

關於業主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的關系。業主大會是業主的自治性組織,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物業服務企業根據業主的共同委託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並接受業主的監督。

關於業主大會的議事規則。物權法規定,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等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和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關於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訴訟地位。這個問題較為復雜。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沒有獨立財產,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都要落在業主身上,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提起訴訟依法要交訴訟費用,一旦敗訴,後果要由全體業主分擔,如果部分業主沒有及時交納有關費用,還涉及法院如何執行等問題。對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提起訴訟的權利暫未作規定。對侵害業主共同權益的糾紛,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起訴訟。

Ⅶ 物權法施行前,房產確權糾紛受訴訟時效保護嗎

確權糾紛不是債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也就無訴訟時效的保護。

1、房屋確權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權。同時,也是房地產權屬登記、權屬變更、轉讓、評估、抵押、中介服務等的產權、產籍的管理的法定依據。

2、法律依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

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7)物權法實施後發生糾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九章 訴訟時效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Ⅷ 發生爭議的物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不溯及來既往,即新頒布的法律源不適用於之前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糾紛),只適用於法律實施之後的法律關系。
物權法沒有規定對其實施之前法律關系的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物權法不適用於其實施之前的法律糾紛。
立法法
第八十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Ⅸ 物權法實施前發生的行為,物權法生效後訴訟的,可否適用物權法

不適用,法理學上有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即適用舊法,不適用新法),主專要是因為:
1、法律是屬行為和裁判的標准,應該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溯及既往性法律破壞了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2、溯及既往型法律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從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
3、新法在保障人權方面比舊法更優的時候,選擇適用用新法。如我國《立法法》第84條就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望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謝謝!

Ⅹ 物權法施行前的房屋糾紛,現在審理是以過去的法律,對嗎

對的 法律上有一個原則叫 「法律不溯及既往」,在法律頒布實施之前產生的糾紛,只內能以之前的法律去作為容審理依據。
參見 法不溯及既往
http://ke..com/view/2861316.htm

閱讀全文

與物權法實施後發生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