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火災民事賠償糾紛

火災民事賠償糾紛

發布時間:2021-02-12 22:18:52

『壹』 關於火災賠償的法律問題

1、租賃方租賃給你不合格的房屋,導致你受到損失,可以要求賠償,應根據民法、合同法專、城市屬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等找依據。

2、請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火災原因認定書》、《火災損失核定表》,作為打官司的憑據。

3、個人建議,如果損失不是很大,盡量協商解決。

『貳』 法律咨詢民事著火賠償案,應該要了解什麼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

火災事故民事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屬於侵權民事責任。所謂侵權民事責任,是指因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它包括兩個基本概念:一是火災民事侵權行為;二是火災民事侵權責任。

(一)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行為

民事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的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害行為。火災事故侵權是一種由「火災」特殊原因引起的侵權,是指行為人由於過失或過錯釀成火災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二)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責任

火災民事侵權責任所要解決的,主要是對受害人權利受到侵害時賠償救濟的問題,而不是像刑法和行政法一樣對行為人的人身或者財產進行制裁。侵權責任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並採用「不告不理原則」,且賠償問題可以與當事人協商;而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維護的是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除少數自訴案件以外,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應主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且責任的承擔也不可能由受害人決定,行為人與受害人不能私下和解。

二、火災事故與民事侵權責任

(一)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

在過去的法律制度中,人們更重視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忽略了民事手段在這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就只在64條和68條中分別規定「過失引起火災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和「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該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義務,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時,我國《刑法》第114
條、115 條規定了失火罪的刑事責任。

(二)以侵權責任法處理火災事故責任的必要性

侵權責任法確認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是侵權行為,因而使其有可能承擔侵權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認為,任何造成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都是侵權行為,都應當承擔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責任形式的侵權責任。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引起火災,會造成公民和法人的損害,包括人身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害。這都是侵害民事權利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要求,構成侵權行為,其後果是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三、火災事故中的侵權責任追究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歸責,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後,應依何種根據使其負責,此種根據體現了法律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應以行為人的過錯還是應以已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或以公平考慮等作為價值判斷標准而使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歸責原則,就是確定侵權行為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准則。歸責原則在侵權責任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確定一種侵權行為的責任構成要件時,首先必須確定這種侵權行為應當適用什麼樣的歸責原則。

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體系,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這就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其中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用證明的方法證明過錯的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一種是用推定方式認定過錯的過錯推定原則。一般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通過懲戒有過錯行為的人來指導人們的正確行為,以預防侵權行為的發生。民事侵權責任,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或者無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侵權責任的歸屬,增加受害人獲得賠償的可能性,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制裁,以減輕社會危險因素,預防侵權行為的發生。

(二)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 、須有失火或者放火行為的違法性。

2 、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的客觀事實。

3 、違法的失火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4 、主觀過錯的要件。

(三)抗辯事由

火災事故責任的抗辯事由,就是指火災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行為人提出的,以免除侵權責任或者減輕侵權責任,而對抗受害人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定事由。

三、火災事故中的民事賠償

因為火災原因的多樣性,所以在實際賠償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賠償原則,以實現民事賠償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火災民事賠償的原則

l 、全額賠償原則。

2 、考慮責任者的賠償能力原則。

3 、財產賠償原則。

4 、其他賠償原則。

(二)火災損害民事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火災事故發生後,有關當事人之間隨之形成火災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火災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即為火災損害賠償主體。

(三)火災事故民事賠償的范圍

1 、人身損害賠償

火災事故中的人身損害主要包括對生命權、健康權的損害,對此,應當按照人身損害賠償一般范圍,確定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2 、物質損害賠償

這里的物質損害指財產損失,分直接財產損失和間接財產損失。火災直接財產損失是指被燒毀、燒損、煙熏和滅火中破拆、水漬以及因火災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損失。每起火災直接財產損失應包括房屋、構築物、設備和其它財產的損失。

3 、精神損害賠償

在火災這種極度恐怖的環境中引起的應激心理和生理反應會導致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瞬間下降,若這種應激狀態持續下去,處於火災中的人對環境的判斷力和分析力會持續下降,更甚者會喪失理智,從而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火災造成的絕不僅僅是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對於遇難者的家庭、災難生還者、災難現場的救援人員,乃至全社會,都會造成看不見的心理損傷。

四、完善火災民事賠償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

由於火災事故涉及面廣,有很強的專業性,僅是消防建築方面的技術規范就達上萬條,法官不一定熟悉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故筆者提出可以建立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來彌補這一缺陷。美國司法實踐在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就引入了認定損害事實和造成損失的數額以及承擔的賠償責任的專家證人制度。這個制度是一個很科學、很先進的做法,對於正確認定侵權案件(包括違約案件的損害賠償和其他損害賠償案件)的責任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值得我國的司法實踐借鑒。

(二)推行火災保險制度

新《消防法》第33條規定:「國家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這是首次將商業保險寫入消防法規,為保險行業與消防部門建立良性互動機制提供了可能。在救濟火災事故損害的制度中,保險制度是最好的分擔責任的制度。

『叄』 火災損失賠償的管轄法院

大律師網相關律師根據公安部制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賠償標准按照實際損失進行賠償,這個沒有特出規定,如果有保險公司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根據 如果有造成人員死亡的,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來賠償,相關依據如下:
第十七條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
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
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
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這是法定的最低標准,另外根據協商,侵權人也可私下約定其他數額,只要達成一致意見即可。

『肆』 農村田園意外發生火災民事糾紛賠償

田園發生火災定有原因。先報警查出縱火者,追其理賠及法律責任。若是小孩玩火造成則向小孩的監護人理賠。有保險手續也可向保險公司索賠。

『伍』 火災賠償要什麼證據

關鍵證據有二個:火災的起因,這是要求侵權人賠償的法律依據; 受損害的事實及相關的損害金額,即具體賠償的數額的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條鏈接:《火災事故調查規定》

1、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自接到火災報警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情況復雜、疑難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火災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檢驗、鑒定時間不計入調查期限

2、第二十七條

受損單位和個人應當於火災撲滅之日起七日內向火災發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如實申報火災直接財產損失,並附有效證明材料。

3、第二十八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根據受損單位和個人的申報、依法設立的價格鑒證機構出具的火災直接財產損失鑒定意見以及調查核實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對火災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進行如實統計。

4、第三十條

對起火原因已經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部位、起火點和起火原因;對起火原因無法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點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證據能夠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5、第三十二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製作火災事故認定書,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內送達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申請復核的權利。無法送達的,可以在作出火災事故認定之日起七日內公告送達。公告期為二十日,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陸』 火災事故賠償及如何起訴

直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發生火災後,首先應該由消防部門回認定火災原因和責答任,然後再根據責任要求賠償損失。
對於賠償金額,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通過委託物價部門進行估價的方式確定。
對於賠償的方式,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柒』 租戶和房東因火災引起的民事糾紛

消防員肯定有權利進入火場去調查,他們也有義務出示。責任認定書。這件事兒上法庭肯定會你的迎面兒非常大。你最好找一個律師讓律師出面直接給消防隊發一封律師函就可以了。你出面他們是不會搭理你的。

『捌』 關於火災財產賠償糾紛的法律問題

1、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災事故發生後,通常專由消防部門出具屬火災事故認定書。目前消防部門的認定書套用統一的格式文本,對起火原因的描述多採用排除法,缺乏對起火直接原因的認定和傾向性意見,給法院查明事實帶來困難。如一認定書載明起火原因為「排除電氣故障、遺留火種、外來火種引起火災的可能,未發現放火引發火災的證據,無法排除物品自燃引發火災的可能」,原告據此認為火災系被告管理不善而引發,被告則認為火災系原告的貨物自燃引起。
2、火災事故責任認定部門缺位。
與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故責任作出直接認定不同,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主要描述起火地點、受損物資、人員傷亡情況等,但不明確認定事故責任主體,亦不劃分事故責任比例,導致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法院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調查判定火災事故的責任歸屬和比例。
3、火災事故鑒定程序啟動難。
實踐中,雙方當事人通常會對火災成因、火災損失金額等存有爭議,並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但由於目前缺乏相關法律規定和獨立的鑒定機構,司法鑒定程序往往難以啟動,導致當事人的權利較難獲得救濟。

『玖』 火災 賠償 糾紛

朋友,他忽悠你來的呀,自耕地不能種葡萄樹和葯材書這些經濟植物?我還是第一次聽這么荒謬的事情。如果對方請的律師真的拿這個進行抗辯,那你的勝訴率是99.99.。%。

如果對方不賠償,那你就去法院告吧,告他失火罪且附民事賠償。如果你不懂的話,最好還是請個律師代理。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火災民事賠償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