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填寫村級矛盾糾紛排查表,矛盾糾紛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有填好的范表嗎
請問誰知道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哪兒有 立石鎮矛盾糾紛排查制度二、實行定期排查制度 各村、各部門
2. 家庭親子矛盾糾紛排查情況統計表怎樣填
家庭親子矛盾糾紛排查情況統計表可以寫上名字,寫上日期就可以。
3.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怎麼寫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按會議記要寫就行。
時間,地點,參加會議人員。
然後記錄發言人的主要語句。
最後由參加會議者簽字就可以了。
4.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樣板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要包括會議現場、會前、會上、會議結果以及重要領導講話等內容。樣板文章舉例如下:
」會議現場
xx日上午,xx縣全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月例會示範會議在郊尾鎮召開。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建陽出席會議並作強調講話。
會前,與會全體人員先後參觀了郊尾人民法庭家事修復中心和郊尾鎮調委會善和調解工作室。
會上,xxxxx進作了講話,對大力推進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聯合印發的《xxxxxxx實施方案》文件進行解讀部署。
會議聽取了xxxxxxxxx情況匯報,郊尾司法所所長陳金喜代表鎮調委會總結1-4月份全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並對排查出來的11件矛盾糾紛清單進行交辦。
xxxx在講話中指出,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安定的金鑰匙,要充分認識到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對預防民轉刑案件、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至關重要,因此抓好這項工作是必要的、是必須的。
同時,xxxxx對如何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強調「七個到位」:一是領導要到位;二是隊伍要到位;三是聯動要到位;四是機制要到位;五是督導要到位;六是目標要到位;七是激勵要到位。矛盾糾紛千絲萬縷,有千萬個問題亟待解決,需要千方百計的思考,方能保千家萬戶的安定。「
(4)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報表擴展閱讀:
會議記錄格式模板
1、會議議題:
一、研究×××計劃;
二、研究×××方案;
三、×××……。
2、會議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我支部共有黨員×名,參加會議黨員×名,符合規定要求,可以開會。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有:一是研究×××計劃;二是研究×××方案;三是×××……。下面我們逐個議題進行研究。
3、、研究×××計劃
×××:……。
×××:……。
×××:……。
(如進行表決,表決情況要詳細記錄。)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4、、研究×××方案
×××:……。
×××:……。
×××:……。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
5、散會。:會議主持人審核簽名
5. 如何部署第四季度矛盾排查調處綜合報告
第1篇: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制度
一、每月對轄區進行一次矛盾的排查,掌握不安定因素發展趨向,預防化解不安定因素,防止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
二、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予以梳理調處,必要時協同有關部門進行專項整治。
三、根據糾紛發生時令性、季節性、地域性等特點,制定排查重點和排查計劃、方法。
四、下發排查糾紛統計表。內容包括:糾紛總數、分類、重點戶、重點糾紛、發現的犯罪線索及分屬部門等基本內容。
五、落實排查計劃。要充分利用地點熟、人情熟、情況熟的優勢,在轄區內進行摸底排查;各成員單位及職能部門也應通過日常工作、重點工作中反映或了解到糾紛線索,進行登記,填寫排查登記表。
六、對排查糾紛統計表進行分析,按糾紛性質、類別、輕重緩急等進行分類排隊,排出重點的人、事、單位;採取有力措施,抓早、抓小、抓苗頭,鈍化矛盾,及時調處,防止激化。
七、各單位、部門或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排查活動中,對排出的重點矛盾糾紛和犯罪線索要及時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2篇: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制度
1、不定期排查與集中排查、普遍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實行全覆蓋、全方位、多層次排查,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做到情況早發現、早報告、工作早到位、問題早解決;
2、建立鎮(村)、單位矛盾糾紛排查體系,鎮實行每半月開展一次集中排查。特殊時期每日開展一次集中排查梳理矛盾糾紛工作;
3、重大節假日、敏感時期和糾紛多發期,要及時組織人員集中排查;對重點單位、重點人、重點事,加大排查力度,進行重點排查。及時了解和掌握可能發生的矛盾糾紛隱患;
4、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矛盾糾紛信息網路,發揮基層治保、調解組織、調解信息員作用,及時了解和掌握矛盾糾紛信息動態;
5、對於重大的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要及時受理,多種手段並用,努力解決在初始階段或萌芽狀態;
6、發現重大糾紛隱患(可能發生群體性上訪、群體斗毆現象)應當及時報告主管領導,並在4小時內上報市調處中心,調處中心接到報告後上報市主管領導;
7、各鎮、各部門應於每月底前將所掌握的矛盾糾紛隱患情況上報市調處中心;
8、保持矛盾糾紛報送電話24小時暢通,遇到節假日必須有人值班,並做好值班記錄。
第3篇:矛盾糾紛排查制度
一、堅持經常性排查、集中排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重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重點開展排查。
二、矛盾糾紛排查要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及時發現問題,全面掌握本地區矛盾糾紛的具體情況。在排查中做到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對排查出的問題不誇大、不縮小,尤其對可能引發重大治安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的苗頭高度警惕,如實上報。
三、建立居民小組、中心戶三級排查網路,健全矛盾糾紛信息員,實行分級排查,村民小組、中心戶隨時排查,社區居委會每周排查一次,根據上級部署安排,針對重大節假日和敏感特殊時期及時組織排查。
四、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信息報告和預警制度,對排查出的各類矛盾糾紛,每月底前逐級填報統計表。對排查出的可能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矛盾糾紛要及時上報。
五、健全排查調解機制,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要按照糾紛性質、大小和調解許可權進行分類梳理,對需要上級協調解決的重大矛盾糾紛,要詳細填寫《重大矛盾糾紛隱患排查情況登記表》,同時隨附請求說明,載明糾紛當事人情況、發生原因,矛盾焦點等基本情況。
六、對居民小組、中心戶報送的需要村調委會協調解決的矛盾糾紛,社區調委會必須研究確定調解方案、調解領導、工作人員,及時組織調解,切實達到矛盾糾紛排查出來,有效化解的目的。
第4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制度
一、聯席會議制度
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矛盾糾紛調解方案,分析當前矛盾糾紛形勢。
二、排查制度
堅持執行每半月排查一次社會矛盾糾紛,重要時期,實行每日排查和「零報告」制度,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突出問題,及時組織開展集中排查和研判,提出工作建議,制定調處方案。
三、分流制度
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對群眾要求調處的社會矛盾糾紛,實行統一登記受理,然後根據矛盾糾紛的性質、類別,按照「屬地管理」、「分級管理、歸口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流指派到有關部門和單位。對中心分流指派的矛盾糾紛,有關部門或單位按照分流指派的任務和要求,強化調處責任,落實調處措施,確保調處效果,並及時反饋調處結果。
四、移送制度和歸口管理制度
調處服務中心對所有受理的社會矛盾糾紛,實行一個窗口對外,按照「統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依法辦理、限期處理』』的原則,視情況分流或直接組織調處:
1、涉及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管理等矛盾糾紛,由民政辦會同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2、涉及保險、勞動爭議、工傷等矛盾糾紛,由勞動保障所會同黨政辦、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3、農村經濟政策、經營和財務管理、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糾紛,由農經站會同國土資源所、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4、有關土地法律、法規和政策,土地的徵用和劃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土地有償轉讓,農村宅基地的使用,以及反映濫占濫用耕地等矛盾糾紛,由國土資源所、司法所會同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5、城鎮建設規劃、城鎮管理以及拆遷補償和安置等矛盾糾紛,由城鎮建設辦會同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6、消費者權益,商品質量糾紛,經濟合同糾紛,市場監督和管理等矛盾糾紛,由經濟管理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負責調處。
7、計劃生育方面的矛盾糾紛,由計生辦和有關部門、相關村負責調處。
8、涉及企業產權改制、安全生產等矛盾糾紛,由派出所和有關部門、相關村負責調查。涉及上訪的矛盾糾紛,由信訪辦牽頭、有關部門負責調處。
9、涉及治安方面的矛盾糾紛,由綜治辦會同派出所、司法所、當事人所在村負責調處。
10、其他民事矛盾糾紛由司法所和村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站調處。
11、上述單位對所屬矛盾糾紛必須進行面對面的調解工作,確實調處不了的,由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抽調人員協調調處。
12、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由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直接調處。
五、聯動聯調制度
1、涉及到多個部門或跨村的矛盾糾紛,由調處服務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聯合調處,相關單位應按照中心要求,抽調人員按時參加聯合調處工作。
2、對中心指派分流的矛盾糾紛,相關單位及時指派領導和具體負責人按時間要求進行調處,不得拒絕推諉。
3、矛盾糾紛調處實行領導包案負責制,各級領導對中心指派負責的矛盾糾紛應當負責指導、督促或親自參加調處工作。
4、中心調處矛盾糾紛時需要有關部門配合支持的,有關部門要積極參與,不得拒絕。
5、矛盾糾紛確因部門決策不當或行政行為不當引起的,相關部門要立即糾正,防止矛盾糾紛激化。
6、中心實行矛盾糾紛調結報告制度。
全局性的重大矛盾糾紛,由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召開聯席會議進行協調,集中力量進行調處。從而形成分工負責與聯合調處相結合、屬地管理和集中調處相結合的「大調解」格局,做到信息聯通、力量聯動、糾紛聯排、矛盾聯調。
六、督查回訪制度
1、定期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
2、對分流指派給有關單位的矛盾糾紛進行跟蹤了解,提出調處意見。
3、走訪當事人,了解調解協議履行情況,聽取群眾對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4、對未調結的矛盾糾紛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以上的繼續調處和控制工作。
5、定期通報有關單位對中心分流指派案件的調處情況。
4、中心應當根據要求及時認真填寫月報表、半年報表和全年報表,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縣綜治辦。各類統計報表應按時間、年限分類裝訂成冊,建立統計檔案,妥善保管備查。
5、矛盾糾紛調處材料應在調處結束後一周內整理歸檔。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
七、考核制度
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建設情況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服務中心根據實際制定對成員單位及工作人員的考核辦法,對調處工作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對因調處工作不力導致矛盾糾紛上交或激化的單位嚴格按照綜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要求,進行處理。
八、責任制度
以嚴格的責任制來確保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取得實效。建立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解責任制和分級責任制,實行領導定期接待、包案負責制、直接參與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處。執行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報告制度,凡是大疑難矛盾糾紛,應及時向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報告請示。建立責任倒查制度,對因矛盾糾紛調解和排查不力,致使矛盾激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和嚴重後果的單位和個人,嚴格進行責任追究。
6. 矛盾糾紛排查記錄表
矛盾糾紛及不穩定因素信息收集排查表
單位: 年 月 日
序號 主要情況 主要涉及人員 當前版動態 處置措施權 責任人
1
2
3
填表人: 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應的加上表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