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舉報私搭亂建應該撥打什麼電話
舉報私搭亂行為可以撥打12319或者所在地的城管(有的是96310)受理電話,進行投回訴或舉報。
私搭亂建的標答准: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查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查處:
1、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2、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3、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1)地基糾紛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私搭亂建違反的法律規定:《城鄉規劃法》
第六十四條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1、尚可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2、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Ⅱ 農村土地確權糾紛舉報電話是什麼
打當地縣或者市政府電話吧,也可以向法院起訴。
農村土地確權糾紛處理原則:
1、承包面積小於實際面積:當出現承包面積小於實際面積的時候要以實際情況為准,從歷史和農民意願上給予充分的尊重,對農民承包地的四鄰和實際測得的面積,要據實確權登記給承包戶,有超出的面積也不能強制收回。
2、已被佔用拿到補償的原則扣減:承包地被徵收,已經得到了相應的補償之後,在確權登記的時候,都要從承包地的面積中減去,進行變更登記。
(2)地基糾紛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農村土地確權原則
土地確權必須確定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應體現土地確權的精神實質,為正確界定土地權屬指明方向,並在整個土地確權中始終起指導作用。
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
有利於生產和生活,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原則;
政策和法律並用原則;
分階段、區別不同情況處理原則;
權利設定一般法定原則。
證據依據
土地詳查形成的土地權屬協議書、認定書、人民政府下達的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
城鎮地籍調查資料;
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用地的批准文件;
土地出讓合同;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資料;
人民政府頒發的房產證明;
新中國成立之後雙方簽訂的土地、山林等權屬或界線的協議;
危改、安居計劃的聯建房合同和公證書;
法院判決:使用土地的事實情況,是佔有還是侵佔,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長期的還是暫時的等。
基本方法
①集體所有土地一般為內部使用。
②重復徵用或劃撥,以後者為准。
③界線與面積不吻合的,以界線為准。在土地確權時,要處理好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與行政管轄權的關系、與特殊區域內部門管理權的關系、土地權屬與規劃區的關系。土地權屬確認的基本方法是調查、申報登記、核發證書,因此,確權主要是通過權屬調查和申請土地登記、核發證書實現的。
土地確權專用儀器
1、手持GPS面積測量儀;
2、測距望遠鏡;
3、RTK;
4、全站儀。
Ⅲ 農村宅基地使用糾紛.應該怎麼舉報投訴
有宅基地證的話,可以直接按民事侵權起訴到法院;沒有宅基地證的話,需要專先經過政屬府行政裁決。《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Ⅳ 土地被侵佔打什麼電話
撥打12336。
1233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開通的違法舉報電話號碼,意在對社會各界對違法用地情況、違反土地資源管理的情況進行舉報監督。
2009年6月25日,國土資源部、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兩級正式開通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8月底,市、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全部開通12336。2009年年底,國土資源部違法線索統一處理平台建立,初步實現了對12336舉報電話、舉報信件、舉報電子郵件、領導批辦、下級上報、媒體反映以及其他方面七個渠道線索的整合。
設立全國統一的舉報電話,暢通了國土資源領域違法違規舉報渠道,使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能夠及時掌握違法動態、研判監管形勢。一年多來,12336已成為及時發現國土資源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重大違法案件的有效途徑,成為及時了解國土資源管理中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重要渠道。
(4)地基糾紛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非法侵佔集體土地使用權違反的法律、法規條款:
1、《土地管理法》第2條
第三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2、《土地管理法》第43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3、《土地管理法》第44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4、《土地管理法》第53條
「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准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5、《土地管理法》第55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參考資料:網路-12336
Ⅳ 因地基發生糾紛不知道找哪個部門
您好,若屬個人之間土地糾紛,則直接由鄉政府調解處理。若屬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土地糾紛,則由縣級政府處理。
Ⅵ 關於土地的糾紛應該是打國土局電話還是地稅的電話
土地糾紛應先找國土局解決。如解決不了,可去法院通過法律程序解決!
Ⅶ 農村宅基地糾紛打什麼電話投訴
農村宅基地糾紛無來直接的電話投訴,可源採取如下的解決辦法:
1、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可以先找當地村委或者鄉鎮國土所工作人員進行調解。
2、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3、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7)地基糾紛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宅基地糾紛的處理原則:
實踐中,因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在民事糾紛中比較常見。對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應按下列原則妥善處理:
原則1、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
原則2、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
原則3、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
原則4、尊重歷史、面對現實,有利於生產、生活的原則。
原則5、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
Ⅷ 宅基地糾紛該找哪個部門
先找村委會、由村委會調解,不行的話找當地鄉鎮土管部門解決,再不行到法院起訴~
Ⅸ 工地糾紛一般打什麼電話解決
經濟糾紛可以搜集證據起訴解決,打電話一般解決不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