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裝修質量糾紛到底需不需要進行鑒定鑒定的風險有哪些
原告於2004年2月購買某小區商品房一套,在2004年6月入住時原告發現樓上住戶即被告正在進行裝修。原告稱發現被告的裝修工人在起居室、餐廳、門廳、廚房、衛生間等樓板上鋪墊水泥沙漿連瓷磚共厚9至10厘米,這一厚度遠遠超過被告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的《裝修管理責任書》中所規定的地面只准做5厘米建材裝修的規定。同時原告自己計算後認為.被告的裝修比原設計規定的樓板裝修每平方米不準超過68公斤荷載多出120至140公斤,隨著時間積累樓板內的鋼筋因荷載超重,拉伸變細或向下彎曲,難免導致地震時抗震裂度降低造成生命危害。基於上述考慮,原告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將違法裝修後的地面拆除,排除妨礙。原告在法院審理時不同意做鑒定,在這種情況下,法庭以原告證據不足駁回起訴。
依法分析
本案中原告的敗訴主要是因為證據不足,這一方面是他不知道要進行鑒定,另外一方面是他對鑒定的經濟風險估計不足。
為什麼要進行鑒定呢?本案中,關於房屋的安全是否受到損害不是原告目測的地面裝修厚度和自己計算的荷載數值能夠說明的,也不是被告自己認為安全就能解釋的,這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用科學的方法、使用專門的儀器、經過嚴格的計算才能得出結論。原告不了解這些,主觀認為被告的裝修給自己造成妨礙而沒有鑒定結論作為依據導致了敗訴的結果。
鑒定會有哪些經濟風險呢?一是鑒定費的承擔,二是由於鑒定造成的經濟損失的承擔。一旦進行鑒定,提出鑒定的當事人要墊付鑒定費用,這個費用由鑒定機關收取,金額不確定。在約定好時間後,當事人各方和審判人員、委託的鑒定人員到現場進行勘驗,然後經過分析作出鑒定結論,這個結論就是案件判決的主要依據。以本案為例,原告提出鑒定,在墊付鑒定費後,質量鑒定中心接受法院委託進行鑒定,通過查閱圖紙和現場勘驗,最終得出鑒定結論如果對原告不利,那麼原告就要承擔鑒定費,如果鑒定結論對被告不利,那麼被告就要承擔鑒定費。同時,由於建築安全鑒定要對房屋地面進行取樣分析,不可避免地會對房屋造成損害,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時是很大的,這一經濟損失的承擔同鑒定費的分擔一樣,也要依照鑒定結果來分擔。原告對進行鑒定會有多大經濟損失估計不足,一時不能下決心鑒定,但是法庭不能以原告的主觀判斷作為依據。
技巧提示
在遇到房地產方面的問題要訴諸法律的時候,不妨先找專家咨詢一下,法律問題找律師,建築問題找建築師,裝修問題找家裝協會,千萬不要自己解決問題,一來自己對專業問題研究不深,理解難免有偏差,二來專家作出的結論才可能作為處理問題的依據。關於是否進行鑒定的問題,我們認為如果雙方不能協商一致而訴諸法律,為了查清事實明確責任,還是應當進行鑒定的。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2. 家庭裝修出現質量糾紛可向哪個部門投訴
有以下途徑:
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並非官方機構,但作為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業協會有帶頭、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建築裝飾協會、衣櫃協會、防水協會……各大建築裝飾行業協會都會有會員單位,很多行業知名的企業也紛紛入會。如果遭遇裝修糾紛的企業恰好是某協會的會員,可以向協會投訴。一些企業會考慮到行業聲譽,也會積極配合。但同樣地,行業協會並不具備強制力,未必能夠徹底解決問題。
工商消委
工商局其旗下的消委會是調解消費糾紛的主要機構。無論消費者遭遇到哪個行業的糾紛,都可以找消委進行投訴、調解,裝修問題也同樣如此。一般來說,消委出面企業的配合度相對更高。但工商局並非裝修的主管部門,只能起到調解作用,但不具備強制力。企業不願意配合的話,也難以將之繩之以法。
媒體監督
媒體監督是消費者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手段。當多方調解無效時,也可以採取向媒體投訴爆料的形式。有些正規的商家擔心不良行為被公布,願意積極配合解決問題。但媒體監督同樣不具備強制力,特別是一些不在乎品牌形象的小公司,也會無視業主的要求,最終導致維權困難。
訴諸法律
當採用各種方法無法維護自身權益時,消費者只能使出終極手段——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裝修公司或商家對侵權行為予以賠償。一旦認定為企業的過錯,法院判決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企業也必須負起責任。
3. 上海裝修公司的裝修質量問題怎麼維權
消費者協會,或者裝飾協會投訴啊。
4. 裝修出現質量問題怎麼辦去哪裡投訴-上海裝潢網
一般都是裝修公司裝修質量有問題,而且你錢款已經幾乎付清了,他肯定會回拖著不處理或不答好好處理。你手上已經有當初簽定的裝修合同,如果裡面日期、項目和項目質量雙方都有較明確的約定的話,你可以起訴,以裝修公司不實際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不全面、違反合同約定這些理由起訴都可以。
只要你手上有合同,而合同里也確實對他們應該做到做好的事有明確的約定,起訴他們是沒問題的。你可以先找他們交涉,告訴他們如果不盡快解決問題,你就不付尾款並且會提出起訴,還會投訴到工商局和消協。如果他們經交涉,很快的給你解決問題了,那可以繼續協商,如果交涉無果,他們還是拖延不好好修,那就起訴和投訴,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5. 因裝修質量引起的糾紛,該追究誰的法律責任
一、正確識別問題的性質。
事情的發生,是屬於對方的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還是第三者因素。在這里,主觀因素是指這種問題的出現,由對方主觀導致。客觀因素是指由於天氣、災難、戰爭等客觀因素引起的。第三者因素是指問題的發生由甲乙方以外的第三者所導致。
1)主觀因素主觀因素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主動的偷工減料行為。 2)主動使用偽劣產品。
2)客觀因素客觀因素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防備不足導致的意外。2)不可抗力的天災。3)房屋本身缺陷造成的意外。3)新技術的嘗試應用。
3)第三者因素
第三者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第三方供貨商導致的偽劣產品。2)第三者造成的工程損害。
二、問題解決的辦法。
1)順利的解決情況。在責任清楚的情況下,雙方又能對問題的解決方案達到共識時,那麼雙方應盡量忘懷此事,繼續合作的進程。切莫被過去發生的不愉快事宜影響雙方在日後的合作。不管是對於甲方還是乙方而言,這都是大忌。
2)妥協的解決情況。在雙方對責任爭議不下的情況下,可協商各自讓步,盡量把把問題簡化在大家能共同接受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在工程中是經常發生的,猶其是對責任認定不清楚的情況下。例如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鋪出來的磚不平,業主方抱怨施工方施工不合格,而施工方則埋怨業主方買的磚質量太差。
3)仲裁的解決情況。雙方對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那麼最佳的方法就是通過技術部門來進行鑒定。不管是那一方都好,如果認為自己沒有錯,那麼最佳的辦法就是找質檢部門來做一個技術鑒定。從而做為仲裁。但技術部門往往只能起鑒定的作用,並不能有效解決爭端。
4)法律的解決情況。雙方最終都不歡而散的情況下,那隻有通過法院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最無奈的解決方法,因為雙方都得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而且絕大部分的結果都是決裂的。所以,這一招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當然,我們得承認這是最有決定效力的行為,因為任何人都得遵守法院的裁決。
三、裝修糾紛的預防
裝修糾紛,首先涉及到一個丑話說在前面的問題。所以在雙方合作開始前,就應對相關的問題在合同中作出明確的規定,避免日前的爭議。
1)對材料質量的規定。現在的裝修材料,有很多是由業主買的,也有很多是裝修公司包的。那麼,雙方都應對材料導致的結果作出責任規定。這一點是非常頭痛的,因為材料的質量往往對施工的質量起決定性因素。例如油漆,假的往往會導致施工的失敗。很多業主都對主材很關心,但對輔料不太關心,這是錯誤的。輔料在一些工程項別中對著很關鍵的因素。我想這種半包的方式遲早會被全包所取替,要麼業主負責所有的主材和輔料,或者裝修公司全包。因為這樣最容易避免問題的出現。
2)施工工藝的規定。雙方要避免日後的爭議,就得對施工工藝作出大概的規定。當然,現在的裝飾材料日新夜異,工藝也是一樣,所以很難對工藝作出限制,但可以對一定的步驟作出規定,例如刷油漆得刷多少遍等。在這裡面需要提醒的是,類似的指標不是越高越好的,例如油漆太多遍不一定好。
3)施工結果的規定。現在有很多城市都對裝修立法,包括驗收標准。這其中有一些是強制性標准,有一些是推薦性標准,對於推薦性標准,如果沒有列入合同,則是不起效力的。強制性標准可列也可以不列入合同。當然,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的是,有一些城市所列入的施工驗收標准有問題,甚至是錯誤的或者過時的。
4)施工保修的規定。這一點是最要害點,不管前面的說得多詳細,如果沒有對保修作出規定,都是一樣空話。現在國家的強制性保修是二年,其中防水等項目是五年。在保修期內,質量問題由施工負責。當然,如果遇上不是全包的形式,對於質量的爭議就會有問題,例如防水工程,這涉及到一個材料優劣而導致的老化問題。
5)施工工期的規定。雙方應對工期作出明確的規定,包括了違反工期的懲罰。這一條是解決工程拖延的最佳方式。
四、極端情況的避免
在裝修糾紛中,往往都會順帶著很多極端的形式。包括威脅、暴力。雙方在協商相關的裝修問題時,應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以理相據,以事論事,不宜過分對刺激對方。一旦出現類似的問題,應求助於**機關。
裝修是一樣煩人的工作,有著錯綜復雜的因素。所以,大家都需要抱著一種平常心來看待裝修中出現的問題,盡量協商解決。
有以下途徑:
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並非官方機構,但作為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業協會有帶頭、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建築裝飾協會、衣櫃協會、防水協會……各大建築裝飾行業協會都會有會員單位,很多行業知名的企業也紛紛入會。如果遭遇裝修糾紛的企業恰好是某協會的會員,可以向協會投訴。一些企業會考慮到行業聲譽,也會積極配合。但同樣地,行業協會並不具備強制力,未必能夠徹底解決問題。
工商消委
工商局其旗下的消委會是調解消費糾紛的主要機構。無論消費者遭遇到哪個行業的糾紛,都可以找消委進行投訴、調解,裝修問題也同樣如此。一般來說,消委出面企業的配合度相對更高。但工商局並非裝修的主管部門,只能起到調解作用,但不具備強制力。企業不願意配合的話,也難以將之繩之以法。
媒體監督
媒體監督是消費者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手段。當多方調解無效時,也可以採取向媒體投訴爆料的形式。有些正規的商家擔心不良行為被公布,願意積極配合解決問題。但媒體監督同樣不具備強制力,特別是一些不在乎品牌形象的小公司,也會無視業主的要求,最終導致維權困難。
訴諸法律
當採用各種方法無法維護自身權益時,消費者只能使出終極手段——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裝修公司或商家對侵權行為予以賠償。一旦認定為企業的過錯,法院判決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企業也必須負起責任。
6. 請問上海市裝修問題投訴找那個部門
315.質量投訴永遠的號碼啊。。。
正常315在接到電話後,會不管,多打幾次,315就會發傳真或打電話給相關公司,讓他們盡快處理,否則就不允許做媒體宣傳。
7. 上海房屋裝修設計中出現問題的話我們怎麼維權呢
生活中,因房屋裝修出現質量問題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時候遇到這種版情況,裝修業主與權裝修公司都能夠協商解決,裝修公司也會願意為業主承擔保修責任。
但是有的人會問,如果裝修公司不願意承擔保修責任或者不願意賠償因裝修質量給業主造成的損失,業主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嗎。在這里,我告訴大家,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而裝修質量問題發生的糾紛屬於裝修合同糾紛,裝修合同中業主與裝修公司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因此因該合同發生的糾紛,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但是大家應當注意在提起訴訟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起訴狀中明確原被告的雙方的身份信息、有明確的訴訟請求、以及明確的事實理由等。
8. 裝修質量糾紛可否向12315投訴
當然可以來,這本源來就是12315投訴的重點之一。
12315申訴舉報中心,受理涉及裝飾裝修材料及家裝公司的消費投訴是一個重點。其中,地板、瓷磚、理石、板材、門窗、潔具等商品質量差、個別裝修公司存在違約行為等為投訴熱點。目前,消費者針對裝飾裝修材料市場投訴主要圍繞四大問題,分別為商品質量有問題、商家服務不達標、裝修公司等有合同違約行為、商家銷售假冒偽劣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