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侵權案件中被侵權方自行採集的照片及視頻法庭是否認可
專利侵權案件中被侵權方自行採集的照片與視頻法庭是否認可:版
專利侵權案中,權被侵權方提供的相關證據中,需要滿足證據要求,一是關聯性規則,二是客觀性規則,三是合法性規則。具體提供的侵權照片或視頻是否被採信,要依據這三個方面來認定。滿足證據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作為侵權證據來使用。
法庭審理過程中需要經過舉證、質證、認證等環節:
首先由雙方舉證,並經法庭對相關侵權或不侵權證據進行採信;
予以採信的證據需進行庭審質證,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公訴人等進行圍繞相關證據進行充分質證;
質證後經法庭審判人員討論或合議庭決定對相關證據進行認證,並作為裁決的根據。
綜上,專利侵權案件中被侵權方自行採集的照片及視頻法庭是否認可需要看是否有證據能力,並經舉證、質證、認證等,以看是否被採信。
❷ 知識產權侵權解決方式
知識產權侵權的行為,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財回產權或人身權,應答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侵權行為是對智慧財產創造者勞動的踐踏和剝奪,是危害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腐蝕劑。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人士對知識產權的不斷認知,都有意識的盡量不對其他人的知識產權進行侵權。
知識產權侵權一般包括商標侵權、專利侵權、著作權(即版權)侵權
❸ 被起訴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辦
關鍵看符合不符合侵權構成要件了,如果符合的話,一般是對方各項實際損失,並有證據證明,協商或訴訟解決了。
❹ 被人起訴外觀專利侵權,有證據證明他申請專利前就有這款產品了,開始沒有申請專利無效,會被判侵權嗎
這個現在嚴格意義上是屬於侵權的,你可以在法院開庭的時候收集在他專利申請前就有這款產版品的充分權證據,以證明這款專利已經在申請前就被大眾所知,去知識產權局備案申請使該專利無效化,但是比較難,但是可以為你爭取時間,之後就是嘴上官司,和私下調解了,一般企業托不起,會同意私下調解,因為要是真的在原先就有這款專利的話也是真有幾率可以無效的
❺ 申請專利 是要發自己發現對方有沒有侵權嗎
算作侵權的,放在店鋪里使用是為了輔助經營,符合專利法第11條規定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使用內的情形,如果容在家裡使用就不算作侵權。不過專利權是一種私權,只有對方發現並起訴才會被追究侵權責任。
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
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建議:轉至在家使用,或者實現與發明人協商並獲得許可,在被起訴後就不是一點點許可費用能解決的了。
❻ 求外觀專利侵權案例,帶圖的,帶分析的!
您好!我給您講一個關於外觀專利侵權的案例(選自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姜穎女士講述的案例。)
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李先生公司),成立於1996年,主營牛肉麵生意。自2008年開始,陸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幾項餐具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2009年9月,李先生公司偶然發現北京志瑞祥美國加州牛肉麵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志瑞祥公司)也做著牛肉麵生意,並且在經營場所,也使用著和李先生公司專利一樣的餐具。於是李先生公司以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將志瑞祥公司告上了法庭。
由於案件起源就是這些餐具,那麼先分析一下李先生公司為什麼會獲得外觀專利權呢?
對於外觀設計專利而言,並不要求具有多麼高深的技術,或是解決多麼大的技術難題,只要對工業產品做出的富有美感的新穎設計就可以。但是這種工業設計必須要不同於之前已經存在的設計,這種不同不僅僅指不相同,而是不同之處要有足夠的區分度,使得我們乍一看就能將兩者區別開來。
李先生的餐具,明顯不同於我們日常接觸的餐具,他們或是設計了獨特的部位,或是獨特的設計形狀,不僅使它們與日常餐具區分開來,也豐富了我們的視野和生活,應該得到法律的鼓勵與保護。
而對比李先生公司和志瑞祥公司的餐具,從對比中發現,無論形狀,還是大小,無論款式還是顏色,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都區別不大,幾乎是完全一樣。雖然局部細微有差別,但不會影響盤子的整理的視覺效果,對於消費者而言說,不會僅僅是乍一看就能區分兩者的不同。
志瑞祥公司在接到訴狀之後表示,自己所使用的餐具並不是自己仿造生產的,也不是刻意定製與之相似的餐具,而是在福建的某供銷商處購買的,並拿出了一份《購銷合同》的復印件,以證明自己是通過合法渠道購買而來。 同時進一步提出,即使兩家餐具構成近似,自己也是無心之失,所謂不知者無罪,不應該賠償經濟損失和承擔侵權責任。 同時進一步提出,即使兩家餐具構成近似,自己也是無心之失,不應該賠償經濟損失和侵權責任。
我國專利制度對被告是否知道原告專利,採取的是推斷原則,換言之,只要侵權產品進入了專利保護范圍,就推定被告是知道或應該知道原告的,實際上是不是知道在所不問,這就是專利制度的特殊之處。專利申請一旦提出之後,就被要求向社會公開,廣而告知,任何人都有可能或有渠道知道包括專利方案,設計圖片等專利的具體情況。專利權人只有公開技術,才能換來法律上10年或者20年的專有保護。專利許可權一過,大家就可以自由使用。但對專利信息的公開不是無償奉獻,所以任何人都有責任避免對他人專利造成損害,否則就會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不知者無罪不能適用於這項專利制度。
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了,「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既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產品。」 換言之,外觀設計專利並不禁止他人使用外觀設計專利,是允許使用的。
而志瑞祥公司的情況,是用於生產經營,雖然非屬製造和進口,但事實上,志瑞祥公司以加盟費的名義將餐具打包在硬體設備費用中,連同其他硬體設備提供給加盟商,視為銷售餐具的行為;而在當年製作的網站背景上,展示了各種餐具襯托下的菜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加盟,並從中收取加盟費,所以網頁展示的行為構成了許諾銷售。
但即便是這樣,志瑞祥公司也不並一定要賠償李先生公司的經濟損失。因為根據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製作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志瑞祥公司認為,提供的《購銷合同》復印件,可以證明自己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而來,自己不需要承擔經濟賠償。如果追究責任,也是追究福建的供銷商的責任。
法官審理認為:該《購銷合同》存在三大致命傷。
第一,缺乏原件,能被法院認可的證據必須滿足真實性的要求,所以所有提供的書面證據材料必須都是原件,而復印件是容易修改和偽造的,法院自然難以憑復印件認定其真實性;
第二、時間錯位,也就是簽訂購銷合同時,公司甚至都還沒有成立,那麼合同上怎麼能出現公司的公章呢?
第三、履行無據,合同目的在於履行,商業化活動中能夠證明合同得到履行的證據就是往來發票和收據,然而志瑞祥公司同樣沒有提交合同得到履行的證明憑證。
法院判定:
綜合考慮上述三大因素,法院沒有支持志瑞祥公司對餐具具有合法來源的主張,認定志瑞祥公司的行為構成對李先生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的侵犯,判決志瑞祥公司停止侵權行為,並在綜合考慮餐具的實際價值,志瑞祥公司持續銷售侵權餐具的時間,由此可能給李先生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等因素以後,判決志瑞祥公司賠償李先生公司經濟損失22000元。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請採納!
❼ 外觀設計專利如何判斷是否侵權
你好,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由產品類別和產品上採用的外觀設計共同確定,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的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就落入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相同或相近的種類,是靠產品的用途來判斷的,如陶瓷碗和玻璃碗屬於相同種類,而陶瓷碗和碗用貼紙,則屬於不同種類。
就你所描述的,判斷同行是生產跟你相同種類的產品,這時就要看對方的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對方是形狀不變,只改變圖案,那麼就要判斷該圖案對產品整體的視覺影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於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徵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徵,應當不予考慮。
下列情形,通常對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影響:
(一) 產品正常使用時容易被直接觀察到的部位相對於其他部位;
(二) 授權外觀設計區別於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徵相對於授權外觀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徵。
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近似。
因為外觀設計的侵權判定對於具體產品的特徵比對和整體效果判定要求較高,因此這里沒看到你的外觀專利圖片與他人的產品圖片,所以這里沒法直接給出是否侵權的判定。
以上解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❽ 外觀專利侵權
存在訴訟主體錯誤,直接去應訴,自辯就行了。辯護理由:你只是代回理商,且沒有相答關廠家就代理產品有可能存在侵權的風險告知,且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就被法院通知停止銷售(網站產品銷售屬於第三方平台統計,可以作為收益的證明),你不是專利的侵權人,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應該是生產廠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❾ 外觀專利怎麼樣才能不算侵權
據《專利法》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製造、使用、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製造、進口專利葯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修正)》:http://www.sipo.gov.cn/zcfg/flfg/zl/fl/201509/t20150902_116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