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一人賠償追償

侵權一人賠償追償

發布時間:2021-02-12 07:58:28

『壹』 共同侵權如原告對其中一人撤訴其他侵權人如何承擔責任

共同侵權人對被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被侵權人對其中一人撤訴的,不影響其他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因為被侵權人有權要求部分或者全部侵權人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被侵權人有選擇起訴部分或者全部侵權人的權利。
法院一般會判決剩餘被起訴的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撤訴只是程序上的處理,撤訴後並不意味著被撤訴的侵權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其他侵權人承擔了全部責任,在共同侵權人的內部就產生了追償問題,已承擔超出自己責任部分的侵權人有權要求其他侵權人承擔自己多承擔的部分。
例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傷人,造成丁3萬元醫療費損失,丁起訴甲和乙,法院判甲和乙承擔3萬元的連帶責任,經法院強制執行,甲賠償丁3萬元。因甲、乙、丙三方難以確定各自的責任大小,因此在三人內部應平均承擔責任。這時,甲就有權要求乙和丙各返還1萬元給甲。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貳』 侵權連帶責任人之一承擔責任後,如何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現實問題

呂某和施某是兩名社會人員,一次去酒吧玩,與客人張某發生了摩擦,雙方還動起手來,在廝打過程中,張某被兩人打傷。之後張某將兩人告上法院,要求兩人連帶賠償損失5萬元,法院也判決兩人對賠償承擔連帶責任。由於呂某家境富裕,先行支付了5萬元。之後呂某向施某提出承擔部分費用,但施某認為呂某已經支付了賠償,且呂某也動手打人,自己不需要再給呂某錢。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這是法律對於連帶責任人被連帶後如何行使追償權的規定,連帶責任人對外承擔了賠償責任後,需要在內部確定各自的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賠償數額應當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在一個或者數個連帶責任人清償了全部賠償數額後,支付了賠償費用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在這則案例中,呂某和施某是連帶責任人,施某的責任並不因為呂某已經支付了相應的賠償而免除,其應該根據自身責任的大小來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叄』 企業對工傷賠償後能否向直接侵權人追償

孫非職工在工作時間受到第三人造成的傷害,用人單位在賠償受害職工工傷保險待遇後,可否向第三人進行追償,在司法實踐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處理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是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中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交納工傷保險金,發生工傷後,勞動者既可以選擇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又可以選擇直接向侵權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用人單位並不享有追償權。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即用人單位沒有追償權。評析意見如下: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構成工傷的,勞動者基於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享有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這種請求權是基於行政法律關系所享有的;同時勞動者因第三人的違法侵權行為對造成侵權之第三人產生法定的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即基於民事法律關系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二者雖然基於同一事實,但均能獨立存在,當一個請求權消滅時並不必然導致另一請求權的消滅,且現今的法律規定也未排斥這兩個請求權的同時存在。因此受害人有可能得到雙份賠償。理由是:
一、請求權法律關系不同。工傷保險賠付與侵權損害賠償基於的請求權基礎不同,第三人的侵權賠償是普通民事賠償,工傷保險待遇是從侵權法中發展並分離出來的一種新的法律規范,工傷待遇與第三人侵權賠償在法律上並不相悖,二者性質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二、賠償義務主體不同。工傷事故發生後,用人單位不論是否有過錯均應給付工傷待遇。當第三人侵權導致了工傷事故,用人單位和第三人此時是兩個獨立的主體,不能以用人單位已支付工傷賠償來免除第三人的部分侵權責任,也不能以第三人的侵權賠償來抵消用人單位的工傷賠款,二者是沒有關系的,唯一的聯系就是受害勞動主體一致。但在勞動者受到的這種傷害中,勞動者既是工傷事故中的受傷職工,又是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故有權同時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和人身侵權賠償;用人單位和侵權人基於不同的法律關系均應當依法承擔各自所負賠償責任,即使該勞動者已從其中一方先行獲得賠償,亦不能免除或者減輕另一方的賠償責任,同時也體現了人的生命和健康無價的觀點。
三、程序上難以操作。目前法律上並沒有明確規定受害人只能得到一份賠償,按照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的規定,受害人應對主張工傷賠償還是侵權賠償進行選擇,實際上這個規定限制了受害人的權利,沒有相關法律依據支撐。另外如果規定兩種不同性質的賠償互為補充,賦予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侵權人的代位求償權或者追償權,不僅法律依據不明確,在實際上操作也中存在諸多問題,如:用人單位追償時第三人主張在侵權行為中受害人有過錯,應當減輕自己的責任,是否應通知受害人參加訴訟以及參加訴訟後受害人的訴訟地位確定等,對這些問題法律也沒有相關規定,司法實踐中也難以操作。
作者單位:瀘縣人民法院

『肆』 第三人侵權致害,用人單位賠償後可否向第三人追償

《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版付工傷醫療權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參照此規定,如果:1、勞動者或家屬已向侵權人主張過權利,但侵權人未賠償;2、此後用人單位賠償勞動者或其家屬,勞動者或家屬將追償權轉讓給用人單位。
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用人單位可向侵權人追償。

『伍』 侵權人如何行使追償權

1、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回承擔賠答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2、追償時,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起訴到法院解決。

3、連帶責任侵權人追償的訴訟時效是2年。

『陸』 請問在共同人身損害案件中,其中一人已經賠償了30萬元,現在還可以向其他侵權人求償嗎

法院判決書中有說明嗎,要看是不是連帶責任,或者責任共同侵權人之間的責任大小。一般可以與其他侵權人商量及求償。

『柒』 侵權損失賠償後可否代位追償

代位追償權產生來原因主要有三種:源 1、侵權行為。由第三者的故意或過失致使保險標的遭受損失。 2、合同責任。第三者違約造成保險標的損失。 3、不當得利。由第三者的不當得利產生的民事責任引起的代位追償。,因此 可以代為哦

『捌』 職務行為侵權,單位賠償後是否有權向職工追償

職務行為侵權,如果職工有過錯的,則單位賠償後有權向職工追償。

『玖』 交通事故中,被保險人不主張侵權人賠償,保險人還有代位追償權嗎

第一,保險人的代位追償權是基於被保險人將其追償權轉讓而形成的,如果被保險人未轉讓版權益,保險人是不具權備追償權的
第二,依據保險法及保險合同,如存在追償問題,被保險人在權益轉讓後,應當配合保險公司追償。被保險人單方面放棄對侵權人索賠的,則追償權益轉讓不成立,保險公司有權向被保險人主張權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某意外傷害險,被保險人被第三人侵權導致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明確約定了追償權。第三人不肯賠付,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索賠。這時候,保險公司應當依據保險合同賠付給被保險人,但獲得了向第三人的追償權。如果被保險人獲得賠償金後,協助保險公司追償,那麼即便第三人無力賠付,保險公司都不得向被保險人追索權益。但如果被保險人拿到保險賠償金後,放棄對第三人的索賠,導致保險公司無法追償的,那麼保險公司可以起訴被保險人,追回保險賠償金。

『拾』 雇員對第三人侵權時,是和僱主承擔連帶責任呢還是僱主一人承擔責任能不能像雇員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版造成他人損權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但在侵權責任法中並未明確規定僱主是否可向雇員追償,根據《民法通則》和《民通意見》一般規定,可以認為:

雇員在故意的情況下,僱主在對被侵權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雇員追償。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僱主不得向雇員追償。

閱讀全文

與侵權一人賠償追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