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那些金融貸款公司,打什麼電話投訴
當地的市長熱線最有效
無論什麼投訴,撥12345都基本上有一個明確回復
當然滿意不滿意另外再說
但是速度和態度是真心不錯 的!
另外當地銀監也可以,不過一般人都不知道銀監的!
110太繁瑣,工商估計也麻煩~~
② 我要投訴上汽通用金融公司應該找那個部門
您好,金融消費是一種特殊的消費,金融公司只能由主管部門也就是銀監會監管,出現問題只能向銀監會投訴,不能向現在的消費者協會投訴。
③ 金融投資公司舉報該找哪個執法部門
要看您投資的是什麼。。保險是保監會,銀行是銀監會。。股票 證券什麼的是證監會,所以要看您投資的是什麼
④ 互聯網金融出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
如果是企業問題,建議最好找內部負責人溝通
如果是企業投訴,直接找工商部門或者12356電話投訴!
⑤ 投訴銀行應找哪個部門
一、怎麼投訴銀行
在正常情況下,若要投訴銀行的產品或服務,應先行與該銀行聯絡,這樣做可使銀行有機會及早解決投訴事項。各家商業銀行都有接受客戶投訴的渠道和處理流程,以便對客戶投訴展開全面及時的調查,並使投訴獲得完滿解決。銀行也應向客戶說明投訴的程序。
若對銀行處理投訴的方法感到不滿意,或銀行並未在收到投訴後約定時間內給予最後回復,您可向銀監會尋求協助。向銀監會投訴應以書面形式進行,並詳述投訴事件及性質、投訴人姓名及聯絡方法。一般來說,口述形式或匿名投訴銀監會都不便受理。
如果能通過銀行的投訴途徑解決問題,那就最好了。因為銀行內部也會對投訴處理有考核
二、找哪個部門投訴
1、首先還是找銀行投訴
銀監局稱,正常情況下,消費者若要投訴銀行的業務或服務,應先與該銀行聯絡 ,這樣做可使銀行有機會及早解決投訴事項。
據悉,市內各家商業銀行都有接受消費者投訴的渠道和處理流程,以便對消費者投訴展開全面及時調查 ,並使投訴獲得完滿解決。
2、銀行業也有消費者投訴熱線
銀監局稱,消費者如不想直接找銀行,也可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者投訴熱線(調解中心) 投訴,由其協調處理其與銀行的糾紛。
消費者還可以寫信 給調解中心或到調解中心現場反映問題。
銀監局表示,如消費者對銀行處理糾紛的結果不滿意,可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 ,也可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者投訴熱線(調解中心)申請調解 。調解中心設置「接訴」窗口,由專職人員負責對糾紛事項分類處理,適合調解的啟動人民調解程序進行調解。
3、遇銀行違法可向銀監局舉報
銀監局表示,消費者若要舉報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業務和服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請以書面形式向銀監局信訪。一般來說,銀監局對口述形式或匿名舉報不便受理。
銀監局指出,對舉報銀行業金融機構違法違規的信訪事項,銀監局將開展針對性調查,如舉報事項屬實,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⑥ 投訴銀行應該找哪個單位
1、投訴銀行,可以找該銀行總部,可以直接打該銀行總部的客服電話投訴。反復投訴銀行,也可以找銀行的主管行政部門地方銀監局和全國銀監會,書面投訴,電話投訴銀行。可以通過網路渠道,找這些單位的微博,官網等投訴。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或銀監會;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英文縮寫:CBRC)成立於2003年4月25日,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3、銀行監管是金融監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架構的安排既要與金融業的總體發展和監管安排相適應,又要與市場約束、銀行內部管理相協調,事實上是一個權衡監管成本和效益安排的結果。銀監會的設立向外界顯示了政府以加強監管建設為引領,提升行業發展水平的改革意圖。
4、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主要職責為:制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的規章制度和辦法;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⑦ 金融高利貸公司國家什麼部門可以舉報投訴
公安局,工商局
⑧ 向什麼部門投訴金融(期權股)欺詐
對於金融欺詐,也來就是經濟犯罪案件,源可以親自去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進行報案。
如果是網路詐騙,可以到當地公安機關網監部門報案,或者通過簡訊、微信、信函、互聯網等形式向公安機關報案。
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打110咨詢。
⑨ 我想檢舉非法集資的公司,向那個部門呢
檢舉非法集資的公司向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進行舉報。
可以採取三種途徑舉報:
1、直接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或者報案。
2、向各行業主監管部門舉報,例如涉及銀行業的可以向銀監局反映,涉及證券行業的可以向證監局反映,涉及保險的可以向保監局反映,涉及融資性擔保公司和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可以向省金融辦或省工商局反映等。
3、向「防控經濟違法犯罪宣傳平台」舉報。
(9)哪個部門投訴金融公司擴展閱讀:
非法集資(根據《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根據《關於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銀發[1999]289號)的相關規定,「非法集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通過發行有價證券、會員卡或債務憑證等形式吸收資金。
比較常見的是: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委託投資、委託理財進行非法集資。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2)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高息集資。
最新的變化是:通過出售其份額並承諾售後返租、售後回購、定期返利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3)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最近的變化: 利用地下錢庄進行集資活動。
(4)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常見的是: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加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5)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集資;
(6)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7)利用果園或庄園開發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例如,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8)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9)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0)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網路-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