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離婚糾紛調解相關文獻

離婚糾紛調解相關文獻

發布時間:2021-02-10 11:28:44

㈠ 推薦關於「民事糾紛之行政調解——治安案件調解」的參考文獻

解答如下:
需要參考文獻,你可以到中國知網上面去找,很多文獻的。

㈡ 離婚人民調解典型案例形成書面材料怎麼寫

人民調解典型案例

李某和孔某是多年的老鄰居,李某住路南,孔某住路北,兩家隔路相望幾十年,矛盾卻從一棵梧桐樹而起。原來20年前,他們居住的大通站後義下村住戶很少,孔某就在自家房屋的前面種下一棵梧桐樹,後來隨著住戶越來越多,就在孔某家房屋和樹之間形成了一條路,而這時,李某在路南建起了自家房屋,蓋院牆時,把孔某種的梧桐樹圍在了牆內,梧桐樹越長越大,根須長到了李某家房屋內,造成了房屋地面、牆面開裂,對李某一家的居住安全形成了威脅,而孔某又不願伐樹,稱李某是故意把樹蓋在院內搶佔了其家的地點,為此兩家爭議不休,紛爭不斷,調解主任聽說後,就想把矛盾解決,於是首先造訪了孔某家,她和孔某拉了一陣家常後,就把話頭扯到兩家的矛盾上,想不到孔某一提到這事,就沒好氣的說:「是我先種的樹,他後蓋的院牆,蓋院牆時也沒打我招呼,就把樹圍進去了,我這棵樹長了十幾年了,夏天能遮蔭,我最喜歡在樹下乘涼了,想砍我的樹,門都沒有。」調解主任又到李某家,李某說:「我家有三個孩子,房子太小,十幾年前加蓋了房子,由於地點小,沒辦法,就把這棵樹圍在了院子里,樹小的時候,沒覺得怎樣,樹長大了,竟然使我家的房屋牆面、地面開裂,所以就想找老孔看能不能把這棵樹伐了,結果老孔不同意,就這樣僵持到現在。」於是調解主任又到孔某家,仔細地向孔某敘述了李某家的房屋現狀,如不採取措施,就會對人造成傷害,孰輕孰重,請你仔細掂量一下。然後調解主任看到孔某臉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就趕緊趁熱打鐵的說:「不如這樣吧,老孔,你這棵樹也種了十幾年了,值點錢,把它賣給老李,由他作主,就算是他對你這棵樹作了補償,行嗎?」孔某聽調解主任這么一說也覺得在理,其實孔某的原意也就是希望得到金錢上的補償,而李某家並不願意出錢,調解主任也了解到了焦點在這里,於是調解主任又來了李某家,把孔某的意思婉轉地表達出來。誰知李某聽了後很不耐煩,說:「為什麼我要出錢買,他的樹把我的房子都撐開裂了,我還要找他給我修房子呢。」調解主任趕緊說:「老李,你別急,你想想是老孔先種了樹,你後蓋的院牆,他並沒有錯,我們今天主要是解決問題,老孔這棵梧桐樹十幾年了,一花一草都有感情何況還是一棵大樹,你把他的樹蓋到了你家院子里,實際上你佔了他的地點,現在你出錢來買這棵樹,也合情合理。」老李聽到這,臉色有所緩和,於是調解主任耐心細致地敘說了遠親不如近鄰等人之常情的道理,最後終於達成了協議,老李交給老孔500元錢,作為補償,兩家就此握手言歡,多年的矛盾就此化解。
點評:本案中,調解主任在解決糾紛時,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來進行調解。
調解主任通過對李某、孔某的談話,了解到主要矛盾的所在,並找到了矛盾的焦點是錢,孔某想要得到金錢上的補償,而李某認為自己是受害方不願出錢。調解主任從問題的焦點出發結合情理進行調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㈢ 離婚糾紛案件為什麼必須經過法庭調解

《婚姻法》第3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據此,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即使起訴前已經婚姻登記機關、街道組織調解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仍應進行調解。在進行調解時,審判人員必須根據查明的事實,依法對雙方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宣傳法律、政策和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對有過錯的一方進行批評,對無過錯的一方進行疏導。調解開始後,應首先做好調和工作。感情尚未破裂,但雙方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及時判決不準離婚;雙方感情確己破裂,沒有和好可能的,則應做好調解離婚的工作,當事人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及時判決准予離婚。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並不是指當事人非接受調解不可。對離婚當事人進行調解,也必須堅持自願和合法的原則。一方面,必須雙方當事人自願接受調解,而不能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另一方面,所達成的協議內容必須是經說服教育並由當事人民主協商的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

㈣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為什麼必須進行調解

《婚姻法》第3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據此,調解是審理離婚版案件的必權經程序。即使起訴前已經婚姻登記機關、街道組織調解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仍應進行調解。在進行調解時,審判人員必須根據查明的事實,依法對雙方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宣傳法律、政策和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對有過錯的一方進行批評,對無過錯的一方進行疏導。調解開始後,應首先做好調和工作。感情尚未破裂,但雙方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及時判決不準離婚;雙方感情確己破裂,沒有和好可能的,則應做好調解離婚的工作,當事人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應及時判決准予離婚。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並不是指當事人非接受調解不可。對離婚當事人進行調解,也必須堅持自願和合法的原則。一方面,必須雙方當事人自願接受調解,而不能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另一方面,所達成的協議內容必須是經說服教育並由當事人民主協商的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

㈤ 離婚糾紛的離婚調解和離婚協議

離婚糾紛的離婚調解與離婚協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離婚調解,指以協助當事專人正確處理離婚糾屬紛為宗旨而進行的調解,就調解的內容而言,可分為調和和調離,在實務中,一般都以調和為側重點,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的原則,不得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

根據《婚姻法》第31條,《婚姻登記條例》第11條第3款規定,離婚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而達成的協議或者意見。

㈥ 關於離婚調解書

調解書上不一定簽字,是簽收。因為之前在法院都做過筆錄,筆錄都簽內字了。對於容調解書,需要簽收,雙方簽收後就生效了。

(1)法院的離婚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就已經生效,調解書生效後與法院的離婚判決書有同等效力:也就是說,當你們雙方都簽收後,從法律意義上說,你們已經離婚、不再是夫妻。
(2)有了離婚調解書,就不用再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證、也不能再要求法院判決。
(3)但離婚調解書不是離婚判決書:判決書在送達後雙方在上訴期內不上訴時生效;但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都簽收後即生效,如果一方不簽字即不同意調解,調解無效,法院應作出判決。

㈦ 離婚調解的案例分析

人民法院的離婚調解即人民法院對已受理的離婚案件,依法律程序進行的調解工作。調解既可以在庭前也可以在庭審中進行。
這里,先從一起離婚案件談起:該案是一起極普通的離婚案件,原告叫武風,被告叫丁全。開庭審理中,原告稱被告有吃喝嫖賭的壞習氣,家庭出現第三者,男方曾有暴力行為。被告方同意離婚,自願撫養孩子。但聲稱家裡欠有四萬多元外債,要求原告應當承擔一半,而家裡的財產,因為「都是我掙來的,應該全歸我所有」。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雙方爭執激烈,互不相讓。
原告提出,被告常年做生意,有許多錢,但卻沒有任何證據,被告聲稱沒有存款反有4萬元的債務。由於離婚案件中所有爭議事實幾乎都發生在二人之間,很難舉證。而比較高明的虛假證據,甚至會被法庭認定為有效證據。從此案來看,要原告提供證明被告經濟狀況的證據幾乎是不可能,按證據規則之規定,提供不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應承擔不利後果。在現實中確實存在一個舉證能力強弱的問題。
家庭財產的多少以及孩子由哪方撫養對其成長更為有利?上述問題的利弊平衡,誰能作到最公平呢?有句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法官,應當明白:家務事大都很難去明辨是非。夫妻之間的利益平衡最好的評判者是他們自己。當然,象上述離婚案件,如果由承辦法官去判決,也並非難事。但是,從公平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尊重雙方合意即使用調解方式要比法官的判決更為公平。
既然著重調解原則在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此重要,那麼應當如何進行調解?應採取何方式?這也是貫徹著重調解原則的一個重要問題。
如上述案例中,雙方當事人「敵對」情緒很大,法官即使向雙方講明道理,但雙方也不願意向對方「低頭」,這種情況之下,雙方又如何能溝通?又啟能調解?
這里就有一個法官居間協調的問題。在老百姓中發生糾紛之時,雙方往往會請來第三方從中撮合,中間人會單獨到雙方家中去做工作,避免雙方之間的爭吵,使雙方合意,從而息紛。法官調解與之不同的是法官是執法者,身份上有所不同,單從使雙方達成合意的目的來看,是有其相同之處的。因此,就有必要討論一下我們稱之為「背靠背」調解的問題。
「背靠背」調解一直以來被視為違反程序的行為,因法官與當事人是單獨接觸,與一方當事人單獨交談,會給法官枉法帶來機會;再者,它不能使雙方在一起充分協商,不能體現調解的本質精神。
這種分析有一定的偏頗:在開庭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已把事實陳述完畢,不可能再行更改,法庭辯論也已完畢,雙方該向法庭陳述的理由也已陳述清楚,調解中,也會向雙方當事人講明有關法律的規定,在雙方僵持之下,由法官與其單獨交談未嘗不可。再者,雙方在「敵視」狀態下是無法溝通的,達成「雙贏」的協議就更無從談起了。
應當指出的是,從理論上、邏輯上非常嚴謹的東西往往與實踐是相背離的,而從實踐到理論之間差異會小的多。事實上,「背靠背」調解,只是一個調解方法問題。如上例案件,筆者在調解過程中,就採用了「背靠背」的調解方式,在單獨與被告交談中,被告表示「其實家裡這些財產我都可以給她,她願意要什麼就要給她什麼吧,如果她還想要錢我也可以給她一些。」;單獨與原告談話時,原告說「只要家庭財產給我一部分,他掙的錢,願意給就給,不給就算了。」此時,雙方就找到了利益平衡點。可想而知,如果強行判決,其效果就會差很多。
在實際審判工作中,許多法官一直採用著「背靠背」調解方式,他們認為這是極為有效的一種調解方式,即體現了公平、公正又體現出了當事人自我權利處分原則,同時又省時省力。在調解筆錄或開庭筆錄中沒有單獨談話記錄。法官們如此操作,正是因為其操作性非常強,效果也比較理想。
離婚調解中,子女監護權是一項重要內容。除考慮當事人雙方的實際情況外,依法規定在孩子滿10周歲後,要爭求孩子的意見。10周歲以下的孩子有無必要聽取其個人意見呢?筆者認為,應依實際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
如上述案例中,孩子一直隨同原告生活,被告想要孩子。二次開庭時孩子趴在原告懷里痛哭,並表示不願與父親共同生活。後經詢問,孩子說,被告經常打罵她。幾個月前的一個晚上,因受到被告厲聲呵斥,她自己走了十多里地到原告住處。故堅決不願與被告共同生活。被告聽罷遂不再堅持要求監護權。
由於物質的極大豐富和優生優育等綜合原因,孩子越來越聰明,這是不爭的事實。未滿10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在必要時,應當徵求孩子意見,並將其意見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此外,離婚調解還可採用以下方法:一是把相關法律及道理向雙方當事人講解透徹,讓雙方當事人自己去衡量利弊,從而促使雙方達成協議;二可採取一些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必要時讓親屬或單位人員到場,參加調解。
此外,在當庭調解或調解前的法庭調查階段,要讓當事人把想說的話說出來,要讓當事人有一種「釋放感」。有時,當事人往往不是在爭什麼,而是想把心裡話都說出來,特別是想向法官吐訴,得到法官的充分理解,讓法官知道自己是有理的。一些法官為了追求「效率」,往往會打斷當事人,以致當事人認為「法官不讓說話,向著另一方」,這種方式並不足齲只有讓當事人把心裡話說出來,他們的心態才能平和,才有利於調解,而且法官也能充分了解案情。
在法官調解離婚案件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原告第一次起訴離婚時,法官們第一想法就是不願判離,他們從善意的心態出發,想給雙方一個「緩沖期」,即在原告同意的情況下,先由原告撤回起訴。在再次起訴前的半年內,雙方還可以再努力磨合。如仍不能和好,一般就已感情破裂為由,調解或判決離婚。
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在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同意離婚,但就財產等問題不能達成協議 ,而法官亦認為財產問題很難查清,依據現有證據不好下判或感覺不公正,在與原告談話時,原告認為離婚時機還不成熟,故提出撤訴請求,法官予以准許。
上述兩種做法是正確的。雖然感情破裂是法律規定的離婚標准,但這一規定實際上是十分抽象、難以把握。法官采勸緩沖」冷處理不失為一種辦法。實踐證明,一些原告在撤回起訴後,雙方均未再次起訴。因財產爭議而撤回起訴的,隨時間的推移,雙方均靜下心來,冷靜平衡、思考,有許多當事人在協商好後,一起來到法院,辦理離婚手續。而在6個月後再次起訴離婚的,雙方的心態也較之從前平和很多,有利於較好地解決問題。因此,筆者認為「緩沖式」的解決方式是可取的。

㈧ 求離婚調解書不需簽收即生效的法律依據

針對你的情況,給你提供相應的法律意見:一、簽訂了離婚協議不代表該離婚協議就生效。即使協議中有約定「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後生效」也不能認定該協議就自簽訂後生效。理由是:離婚協議的效力不應等同與一般民事上的合同、協議,它具有特殊性。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顯然,婚姻關系包括涉及婚姻的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的處理應適用《婚姻法》、《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而不應適用合同法的有關精神。離婚協議應屬於不生效的協議或效力待定的協議,當條件成就時協議即生效,反之即不生效</SPAN></SPAN> </SPAN>。</SPAN></p>二、調解書是要當事人雙方簽字才能生效的。《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95、當事人一方拒絕簽收調解書的,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所以說,未簽收調解書前調解協議是不生效的。而且在簽收下調解書之前你是可以對調解協議進行反悔的。這點法律依據就是你所想要的。三、調解離婚的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的可以不製作調解書的情形。第九十條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如果調解離婚的話,應當製作調解書,沒收到調解書的更談不上結案了。我能提供的幫助就是這些,建議你詳細情況咨詢經辦法官,他會給你相應的答復的。最後祝你好運!

㈨ 離婚案件法官成功調解的因素有哪些

一、離婚案件中調解的意義:

審理離婚案件的結果,首先,直接關繫到當事人雙方的權益;其次,涉及雙方子女的合法權益的保護以及子女的健康成長問題;第三,直接影響雙方父母、親人的生活。如父母贍養侍候等問題;第四,夫妻共同債權債務問題等。而正確運用調解手段,使離婚案件得以妥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於提高和好率。

2、有利於避免矛盾激化,順利達成離婚協議。

3、有利於把子女身心創傷降到最低。

4、有利於案件的執行。

二、離婚案件的調解方法

離婚案件的調解啟動後,選擇調解方法是法官進行調解工作的重要步驟,選擇正確的調解方法對調解效果則有重要的影響。調解工作方法多種多樣,要達到和平處理離婚案件的調解方法確不能生搬硬套,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葯。一般離婚案件的調解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做好「三方面思想工作」。三方面思想工作指的是對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對當事人父母及親友的疏導勸解工作、對基層組織和群眾的思想工作。

(二)摸清當事人的訴訟心理。離婚案件中,當事人的心理決定調解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僅對雙方方當事人的心理,而且對當事人代理人的心理都要摸准,才能有的放矢。從實踐中來看,當事人一般會有以下幾種心理:一是疑惑心理;二是自私心理;三是盲目心理,盲目地將是非判斷的希望寄託於律師、寄託於法官。;四是抗拒心理;五是絕望心理。

(三)創造輕松的調解環境。

(四)學會傾聽,適時細致分析,幫助當事人理清思路。傾聽過程中,要適時以真摯的態度幫助當事人分析糾紛,理清糾紛發生的來龍去脈,明了自身的言行舉止有哪些不當之處,調整好心態。防止當事人將宣洩演變成無休止的控訴。傾聽中法官細致入微的講解和分析常常能夠避免一些無意義的爭執,並收到良好效果。

(五)抓住矛盾關鍵,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藉助他人促成調解。在離婚案件調解過程中,確定在雙方心目中都具有較高威望或者對雙方都有重大影響的關鍵人物,如村支書、長輩等,借其力,促成案件的調解,以解決紛爭。如果當事人有代理人,還要充分發揮代理人的作用。因為代理關系是基於信任產生的,而代理人往往是律師或其他具有相對較高知識水平的親戚朋友,相對較為冷靜和懂法,所以可以先做通代理人的思想工作,再由代理人代為疏通當事人思想。

閱讀全文

與離婚糾紛調解相關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